川普上任後擬取消電動車補貼與相關稅收優惠,恐將衝擊電動車銷售與基礎建設,為產業發展增添變數。面對聯邦政策轉向所帶來的不確定性,美東多州積極推動補助與獨立計畫,全力促進電動車生態發展。 圖文■駐紐約辦事處 
▲面臨川普可能削減聯邦電動車補助、放寬傳統車規範等政策環境下,美國電動車市場發展充滿不確定性。圖■達志影像
美國電動車市場因川普可能削減聯邦補助政策而面臨不確定性,然而,包括紐約州、麻薩諸塞州、賓夕法尼亞州、北卡羅來納州與喬治亞州在內的多個美東州政府,仍積極推動州級補助計畫及基礎設施投資,形成「聯邦退場、州政府補位」的發展格局。另一方面,全球電動車市場仍呈現穩健成長態勢,隨著美中供應鏈加速脫鉤,美國車廠也正積極尋找能取代中國大陸的長期合作夥伴。在此背景下,臺灣的電池模組、關鍵材料及Tier-1零組件業者,具備成為穩定供應來源的潛力。臺灣企業若能善加運用美東各州的補助政策,並與當地新創電動車公司及OEM廠商建立策略聯盟,有望填補中國大陸供應商所留下的空缺,進而切入並擴大在美國電動車供應鏈中的布局。
川普擬廢除綠能補助 衝擊電動車產業發展 除了主張課徵高額關稅外,川普亦計劃削減拜登政府時期推動的電動車補助與稅收優惠政策。在此政策方向下,眾議院共和黨於2025年5月底通過一項稅收與政策法案,內容涵蓋廢除多項對電動車技術發展具有關鍵影響的補貼措施。若該法案最終獲得參議院通過,並由川普總統簽署成為法律,勢必將削弱美國電動車及電動卡車的銷售與生產動能。 該法案擬廢除拜登政府任內由國會通過的多項電動車扶植措施,包括取消電池製造補貼、終止《降低通膨法案》(IRA)中對單輛電動車最高達7,500美元的稅收抵免,並進一步鼓勵傳統燃油車生產,放寬油耗與碳排放限制。此外,法案亦擬暫停批准全國電動車基礎設施(NEVI)計畫中,於各州高速公路出口處設置快速充電站的進程,並對電動車與電動卡車車主課徵新的年度使用費。根據普林斯頓大學研究指出,若川普提出的《美麗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落實,預計將在2030年前對美國電動車產業造成重大打擊,電動車銷售量可能下滑至少40%。 此外,針對聯邦政府延遲撥付電動車基礎建設資金一事,加州與其他15個州已於2025年5月7日聯合提起訴訟,指控川普政府非法扣留原應撥予各州、用於建設電動車充電設施的數十億美元資金,進一步加劇聯邦與州政府間在綠能政策上的矛盾。

▲川普暫停批准美國各州推動的國家電動車基礎設施(NEVI)計畫,該計畫為在高速公路出口處增設電動車快速充電樁,此舉恐將重創電動車產業發展。圖■達志影像
美東強化供應鏈 州級補助推動電動車布局 即便如此,美東地區的電動車市場在各州政府積極推動下,仍展現強勁成長動能。透過多元補助計畫、基礎設施投資以及針對企業的產業誘因,各州正全力加速促進電動車生態系的發展。 為避開進口關稅、優化成本結構並提升生產效率,各大車廠加速在美國本土設立生產基地。美國東南部地區,尤其是喬治亞州與北卡羅來納州,因具備土地成本低廉、勞動力充足等優勢,已成為汽車製造業設廠的熱門地點。現代汽車集團位於喬治亞州、總投資達76億美元的電動車工廠已於2025年3月正式投產,年產能預計達50萬輛;同時,豐田汽車也在北卡羅來納州斥資140億美元建設車用電池工廠,並於2025年4月開始出貨。 美東各州,特別是由民主黨主導的州政府,正積極推動獨立的州級補助計畫,以應對聯邦政策可能退場的風險,展現出「聯邦退場、州政府補位」的策略性因應態勢。同時,各州也加快推動零排放車輛(ZEV)政策,致力於確保綠能轉型與交通電動化進程不受聯邦層面不確定因素所干擾。 以下介紹紐約州、麻薩諸塞州、賓夕法尼亞州、北卡羅來納州、喬治亞州與維吉尼亞州的電動車補助政策及投資環境概況:
•紐約州(New York) 紐約州在2023年新增上路的電動車數量近7萬9,000輛,這得益於日益完善的公共充電網絡,以及針對家用充電設備安裝所提供的各項激勵措施。其中,州政府推出的「清潔駕駛補助」(Drive Clean Rebate)計畫,針對購買或租賃逾60款新型電動車的消費者,提供最高2,000美元的購車補助,且可與聯邦最高7,500美元的稅收抵免合併使用,大幅降低電動車入手門檻。 此外,「ChargeReadyNY2.0」計畫則聚焦於擴展充電基礎設施,透過補助以降低第二級(Level2)充電樁安裝成本,特別針對多戶住宅和職場等場域提供資金支持,加速推動電動車充電環境的普及與便利。 紐約州州長霍楚(Kathy Hochul)宣布,州政府目標於2030年達成200至300萬輛電動車上路目標,並進一步規劃於2050年突破1,000萬輛。 另一方面,通用汽車(GM)於2025年5月底宣布,將斥資8億8,800萬美元擴建位於紐約布法羅Tonawanda的工廠,以提升引擎產能並生產下一代V8引擎。為吸引此項投資,紐約州亦計劃提供最高1,696萬美元的稅收抵免。

▲全球電動車銷量預計於2025年突破2,000萬輛,占全球汽車銷量的四分之一,全球電動車市場仍保持強勁成長。圖■達志影像
•麻薩諸塞州(Massachusetts) 麻薩諸塞州透過「MOR-EV」電動車補助計畫,針對電動乘用車、中型與重型卡車提供3,500至6,500美元的購車補助,並進一步擴大適用對象,為購買或租賃電動車的共乘及計程車司機提供額外獎勵。 此外,麻州亦推動「MassEVIP」充電激勵計畫,為雇主與車隊營運商提供充電基礎設施建置的資金支持,擴大私營部門參與能源轉型。州政府同時規劃於2025年前在所屬場址安裝350座電動車充電樁,並進一步於2030年前將總數擴增至500座。
•賓夕法尼亞州(Pennsylvania) 賓州提供多項電動車補助與激勵措施。其中,賓州環境保護局((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 Protection)推出2025年替代燃料汽車(AFV)補貼計畫,購買或租賃符合條件的替代燃料車輛者皆可提出申請,該計畫自2024年9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止,或至資金用完為止。 除提供補助外,賓州政府自2025年4月1日起,根據2024年第85號法案,向電動車車主收取每年200美元的道路使用費(RoadUser Charge),以支持道路與橋梁維護。賓州政府也要求各機構在2025年前將其25%的乘用車替換為電動車,並評估車輛利用率以減少車輛行駛里程,且要求各機構必須每年共同減少3%的能源消耗。賓州將持續透過州內的補助計畫,持續推動電動車普及。
•北卡羅來納州(North Carolina) 北卡前州長羅伊‧庫柏(Roy Cooper)簽署行政命令,目標至2030年北卡註冊零排放汽車總數提升至125萬輛,全州銷售汽車50%為零排放汽車。現任州長喬許‧斯坦(Josh Stein)也公開表示支持強化電動車產業,於2025年5月出席活動時強調,政府應維持電動車稅補助措施,以維持北卡在電動車產業鏈與電池投資的優勢地位。 目前格林維爾公用事業公司(Greenville Utilities)提供最高1,500美元的補助,協助消費者在住宅安裝電動車充電樁;杜克能源(Duke Energy)也提供充電樁抵免計畫。此外BMW、GM、Honda、Hyundai、Mercedes-Benz、Kia與Stellantis合資成立的IONNA公司,選擇北卡作為全球總部,計劃開發高功率電動車充電網絡,預計將創造203個新工作機會,並為州經濟帶來約7億2,400萬美元的貢獻。北卡亦於2022年和2023年獲得CNBC電視臺評選為「美國最佳經商州」第一名。

▲中國大陸持續穩居電動車市場領先地位,2024年電動車銷量占全球汽車銷售近半,圖為中國大陸電動車品牌BYD。圖■達志影像
•喬治亞州(Georgia) 喬治亞州是美國東南部汽車產業中心,鄰近多家主要汽車設備製造商,近年已成為美國高科技產業成長最快速的州,並在電動車領域取得領先地位,吸引電動車與電池產業進駐。喬治亞州環境保護部(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提供符合資格的電動車充電樁稅收抵免,企業可獲得安裝充電站成本10%、或最高達2,500美元的稅收抵免。Georgia Power亦提供補助計畫,電動車車主於自家住宅安裝Level2充電樁可獲得最高150美元的補助。 此外,喬治亞州匯聚世界一流高等學府和科研機構,擁有大量尖端技術。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Tech)是美國第一大工業工程研究專案所在地,也是推動下一代移動智慧城市技術的倡議者和推動者。該院早已開始推行校園電動巴士,目前提供超過40個電動車充電站,供學生、教職員和訪客使用。 現代汽車集團在喬治亞州斥資76億美元建設的電動車與電池製造廠已於2025年3月開工。現代汽車集團執行董事長鄭義宣表示,公司計劃將工廠的年產能從30萬輛提升至50萬輛。現代汽車於2022年秋季破土動工,不到2年時間就已開始生產。這是該州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經濟發展項目,並獲得州和地方政府高達21億美元的稅收減免和其他激勵措施支持。
•維吉尼亞州(Virginia) 維吉尼亞州州長格倫‧楊金(Glenn Youngkin)於2024年宣布,將於2024年底退出加州電動車強制令(California Electric Vehicle Mandate),理由是這些規定不切實際,並可能對當地經濟造成負面影響。他對電動車的政策強調市場自由與消費者選擇,減少對電動車的強制性推動。 儘管州長選擇退出加州電動車強制令,但維州提供補助擴大充電基礎設施。維州能源部(Virginia Department of Energy)提供最高40萬美元的補助,用於農村或服務不足地區建設充電站。雖然2021年通過的電動車返利計畫(EVRebate Program),為購買電動車的消費者提供2,500美元的補助,然而,該計畫目前尚未獲得資金撥款,仍未實施。 而豐田集團持續強化美國在地製造布局,於2025年5月初宣布在美國西維吉尼亞州Bu¬alo工廠追加投資8,800萬美元,以支援TOYOTA與LEXUS品牌在北美市場的全新產品計畫,預計未來2年將陸續推出多達7款新電動車,且美國生產的部分車型還將外銷全球。可見關稅政策已部分達到激勵在美生產的效果…
閱讀完整內容本文摘錄自
川普上任後擬取消電動車補貼與相關稅收優惠,恐將衝擊電動車銷售與基礎建設,為產業發展增添變數…
《經貿透視》雙周刊
2025/8月 第674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