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防範武漢肺炎,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右二)前往高鐵站視察衞生人員的境管監測情況。達志影像
香港中文大學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指出,武漢肺炎的新病毒屬於冠狀病毒2B分型,其基因排序與SARS病毒的基因有七三%相同,且和兩種從蝙蝠身上找到的病毒是「近親」。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傳染病學講座教授袁國勇表示,有專家網站發放首個武漢肺炎基因圖譜,最接近其基因排序的是浙江舟山蝙蝠類SARS冠狀病毒。無論蝙蝠類SARS、人類SARS、果子狸類SARS,病毒相似度近八成。 中、港已出現囤積口罩現象 武漢肺炎的冠狀病毒是類似蝙蝠類SARS病毒的判斷,在大陸主流媒體被視為「謠言」。二○○三年的SARS記憶是一代人夢魘,所以官方輿論顯然希望淡化未經證實的消息。較有公信力的科普類自媒體《果殼》援引北卡羅來納大學教授巴瑞克(Ralph Baric)的觀點——病毒目前或正處於從動物傳染至人類的早期階段,尚未變異到可以進行有效的人際傳播。 但各種闢謠很難消除民間疑慮。尤其春節將至,有大陸網友認為:「如果這次武漢疫情無法得到控制而迅速傳播,情形一定比○三年更糟糕。」因為病毒很容易透過武漢這一高鐵樞紐城市向大陸各地蔓延,進而繼續變異,甚至在春運中大爆發。人民雖有SARS的記憶會提高警惕,但很容易被一個「冠狀病毒」的名詞所誤導。大陸的防疫體系在去年豬瘟中被證明仍相當薄弱,所以疫情一旦大規模擴散,民眾根本無招架之力。 一月八日,香港政府已將涉及武漢不明病毒肺炎的「嚴重新型傳染性病原體呼吸系統病」列為法定須呈報傳染病,病人一旦經X光確診肺炎,並曾到訪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或曾接觸相關患者,都屬於疑似個案。香港市民對SARS的慘痛記憶歷歷在目,口罩售價即時上漲,銷量增長五至六倍。平時賣五十元港幣的五十個裝口罩,如今在有些藥房叫價已高達四五○○元港幣。 這種囤積口罩的情緒也逐漸開始在大陸發酵,不少微信群裡都在討論上街是否需要佩戴口罩,在京東等電商網購口罩的人數也增長。人們擔心SARS捲土重來,當局想要平息恐慌的最好方式唯有公開資訊。 武漢市政府的處理方式多少汲取了當年SARS的教訓,武漢的客流量現時並未受到影響。但一些武漢網友在微信群組中透露,武漢多家醫院都有相關病患,只是大部分醫院封鎖消息。倘若這是實情,則必然將對診斷隔離及治療的後續工作帶來影響。加上社交媒體遠比當年SARS時代發達,重大突發事件面前的資訊透明也就格外重要。 官方應杜絕「選擇性披露訊息」 未知病毒誠然需要較長時間確認,且疾病的嚴重程度與病毒種類、感染途徑及宿主的免疫狀態都有關係,難以在短時間內迅速釐清。但值得警惕的是,這次武漢肺炎在最初爆出的病例中,有高達四分之一為重症患者,且並不像一般肺炎那樣感染人群集中在免疫力較低的老弱病幼。尤其當第一例死亡病例出現後,疫情的傳播與擴散更需要及時通報,才能控制疫情。 如果說當年SARS能讓中國學到一課,那麼應對武漢肺炎事件的當務之急就是杜絕「選擇性披露消息」,公開再公開,才不至於讓噩夢重演。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