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比你想得更難纏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全球延燒,接在中、韓之後,義大利、美國都出現社區感染。
衛福部部長陳時中也鬆口,「(台灣)社區感染是無法避免的。」美國國防部甚至預測,新冠肺炎可能在未來三十天之內,成為全球大流行傳染病。
當戴口罩、量體溫、噴酒精成為全民運動,《天下雜誌》遍訪醫師、專家,為讀者釐清幾個關於疫情的重要爭議。
文—江慧珺 攝影—邱劍英
新冠肺炎疫情進入社區傳播守衛戰,彰化秀傳醫院特別開設防疫特別門診,醫護人員身著隔離裝備待命。
疑問1:既然出現「無症狀患者」,量體溫到底有沒有用?
答:提醒意義大於實際防堵。
世界衛生組織(WHO)日前發布赴中國聯合考察報告。報告顯示,截至二月二十日,五萬五九二四名實驗室確診患者中,其典型症狀以發燒八七.九%佔最大宗,乾咳佔六七.七%、疲倦佔三八.一%,其次依序為咳痰、呼吸急促、肌肉痛或關節痛、喉痛、頭痛、發冷、噁心嘔吐,少數患有鼻塞、腹瀉、咳血與結膜充血。(見表)
台灣輕症者居多,難防人傳人
上述看來,近九成患者有發燒症狀,發燒篩檢策略似可奏效,但彰化秀傳醫院感染科主任劉克森提醒,WHO引用涵蓋許多早期武漢重症患者,但放眼全球多半為輕症患者,不一定完全反映真實比例。WHO報告提到,確診病例約八成為輕症至中度,我國確診輕症比率也相近。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黃立民指出,這代表還有約一成患者幾乎沒症狀,很難被發現。更值得注意的是,無症狀者被採檢出的病毒量跟有症狀者差不多,意味著無症狀者的感染效率不低。
國內目前有三個確診的無症狀案例,包括一家四口自香港轉機到義大利自由行染疫,其中的小兒子為國內首例無症狀患者;北部一位因探望祖父遭感染的十一歲學童,是國內最年輕個案,同樣無症狀。而國內首起院內感染的指標個案——住進北部醫學中心的案三十四,是因低血糖就醫,住院初期幾乎無相關症狀,與其接觸的清潔工、護理師後繼陸續確診。
無症狀者可能成為發燒篩檢的漏網之魚,特別是孩童。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舉例,新加坡一名六個月大嬰兒,其父母陸續確診,寶寶雖無症狀但仍被收治住院,期間僅發燒短短一小時,未用藥就退燒,但經採檢仍確診,且病毒量高。顯示透過量測體溫,不一定能揪出新冠病毒這樣的「奸巧敵人」。
量體溫是否奏效?彰化秀傳醫院感染科主任劉克森認為,無症狀患者若仔細回溯,可能仍能找出蛛絲馬跡,如喉嚨癢、輕咳等,目前國內個案數太少,難判斷是否真為「無症狀」。他坦言,量體溫雖無法全面防堵,但用意在提醒民眾,若有任何不適,都要提高警覺。
疑問2:戴醫用口罩可以預防感染嗎?
答:沒有證據顯示口罩可保護沒生病的人。
新冠肺炎疫情當前,在密閉的辦公室、大眾運輸工具上,幾乎人人戴口罩,但戴口罩是否能防新冠肺炎,答案可能令人意外。據WHO公告「就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對公眾的建議」,說明使用口罩的時機,是「如果您咳嗽或打噴嚏,應戴口罩」,「身體健康的人,不需要戴口罩。」
為什麼?WHO感染預防與控制顧問法蘭西斯(Christine Francis)在官方影片,手持一個外科口罩清楚說明,「因為沒有科學證據,說明口罩可保護沒有生病的人。」
中山醫學大學職安系副教授賴全裕解釋,外科手術口罩(增加防潑水處理的醫用口罩)設計主要是手術時避免佩戴者的飛沫噴出,造成患者傷口感染,並防止病患血液噴濺感染醫護;但在過濾效果方面,欲阻絕帶有病毒或細菌的微粒,效果可能非常有限。為何口罩無法完全保護健康者?
口罩防護力關鍵在密合度
鑽研氣膠的台大環境與職業健康科學所教授陳志傑也表示,深呼吸、咳嗽或打噴嚏,都可能產生不同的氣膠微粒,粒徑愈小,在空氣中停留時間愈久。
陳志傑說,當人類打噴嚏時,飛沫粒徑介於五至五百微米,若是上百微米的飛沫會瞬間落在物體表面;但若是五微米的細小飛沫,可能在空氣中懸浮長達半小時,走過路過都可能吸入。
理論上,等級較高的醫用口罩仍可過濾這種超細微的懸浮飛沫。賴全裕指出,外科手術口罩還需檢驗次微米粒子防護效率,以約兩奈米到兩微米之間的粒子檢測,需過濾八成以上粒子才合格。而等級更高的N95口罩,次微米粒子防護效率需達九成五。
然而,這是這是在理想狀況下的結果。
賴全裕解釋,外科手術口罩佩戴密合度較差,粒徑十微米以下飛沫,易從臉頰等隙縫洩漏,阻絕帶病毒飛沫的效果可能有限。因此,他建議,使用外科手術口罩要盡量拉緊,也可貼上透氣膠帶防洩漏。醫護使用N95口罩務必要測試密合度,否則更會從縫隙處洩漏,防護力大打折扣。
疑問3:患者痊癒後,會有嚴重後遺症?
答:老年、重症,用類固醇治療就有可能。
十七年前SARS肆虐,致死率高達一成,部份染煞患者幸運撿回一命,卻留下骨骼壞死、肺纖維化、免疫低下等後遺症。
令人好奇,與SARS相似的新冠病毒,患者治癒後,是否有類似後果?隨新冠肺炎確診與死亡個案增加,愈來愈多證據,顯示這隻病毒對肺部的殺傷力驚人。
中國日前說明新冠肺炎死者解剖結果,患者肺部切面出現黏液性分泌物,肺泡有損傷,呼吸道又有大量黏液阻塞,導致缺氧。
國內新冠肺炎確診患者,也因病導致肺部損傷後遺症。國內首例確診的女台商,目前雖已康復出院,但卻留下肺部纖維化後遺症,且肺功能還沒完全恢復。
國內首起新冠肺炎死亡個案的白牌車司機,最後追出感染源可能為一名浙江台商。
追查此案的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透露,該名浙江台商咳嗽多日卻未發燒,之後雖已無症狀,但仍入院進行完整檢查,結果顯示肺部X光片顯示正常,但電腦斷層掃描(CT)卻顯示異狀,肺功能也變差。
類固醇療法,反而有風險
劉克森分析,各種呼吸道感染症包含流感、肺結核或冠狀病毒,都可能留下後遺症;目前觀察,高齡、多重疾病或使用類固醇與否,都會影響癒後結果。
曾歷經SARS時期的劉克森回憶,當年對SARS一無所知,當遇上敗血症或嚴重肺炎時,大量使用類固醇治療,但事後檢討,反而造成患者骨質疏鬆壞死、免疫力低下,增加感染風險。
或許因此,疾管署公布的「二○一九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感染臨床處置暫行指引」便提及,應避免常規使用皮質類固醇治療,這也是來自SARS的經驗。
疑問4:患者治癒後「復陽」是怎麼回事?
答:少量病毒未必具傳染力。新冠病毒狡詐,近日陸續有患者治癒後又「復陽」(檢測病毒又呈現陽性)的案例。
如國內案四十為鑽石公主號確診患者,在日本治癒後返國,我國採檢卻又呈陽性。無獨有偶,鑽石公主號另一名以色列患者,同樣是返國檢出陽性,還導致同機旅客全數遣返。
中國「復陽」個案同樣頻傳,對此中國日前更修改診療方案,痊癒患者出院後原先進行十四天「自我健康狀況監測」,改為十四天「隔離管理和健康狀況監測」。
「復陽」代表新冠病毒難纏?抑或採檢出問題?吳昌騰依照國內外狀況,歸納出兩大可能原因,一是採檢技術與部位,二是痊癒後尚未產生抗體,病毒又復發。
吳昌騰解釋,以內視鏡抽取支氣管痰液採檢最準確,但成本較高,目前採行咽喉拭子,必須深入鼻咽處採檢二至三圈,若採檢部位不對,很可能檢出是陰性。
再者,患者痊癒後,許多國家採取二度採檢陰性就解除隔離,但是否已有抗體卻無從得知,一旦免疫力下降,就可能復發。
多次採檢,確保無傳染之虞
也有專家認為「復陽」不需太擔心,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高彬指出,目前採取的核酸檢驗法相當敏感,檢驗出核酸片段呈陽性,但未必代表病人體內有活病毒、具傳染力。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則表示,國內外報告顯示,病患採檢可能時陰時陽,台灣住院患者亦同。但台灣採檢相當嚴格,必須三次採樣皆陰性才可解除隔離,即便有少量病毒,檢測呈現弱陽性,但病毒已無法培養,應無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