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輕軌包圍的淡水 將不再是淡水

被輕軌包圍是福還是禍?30年在地學者憂「淡水將不再是淡水」


淡水,是北台灣最早開港的城市之一,有著數百年開發歷史跟眾多人文史蹟,更是熱門觀光據點。旅客搭乘捷運紅線到了終點站淡水,漫步在淡水河畔、眺望八裡的觀音山、逛逛老街跟百年古蹟,就是消磨假日時光的最佳選擇。但是,如果未來有條輕軌橫亙其間,是否會讓「淡水不再是淡水」?


▲新北市捷運局規劃的藍海線二期路網,因將通過車潮、人口、景點密集的淡水老街一帶,引發反彈聲浪。(盧逸峰攝)

隨著淡水外圍的淡海新市鎮人口急遽增加,為增進交通疏運效率,政府推動淡海輕軌興建,目前已完成綠山線及藍海線一期路網,也漸漸培養出居民的搭乘習慣,旅運量蒸蒸日上。但規劃中的藍海線二期路網將通過車潮、人口、景點密集的淡水老街一帶,引起不少居民、商家的反彈。

新北市捷運局2 月時宣佈,經考量地方民意、工程技術、運輸效益等要點,串聯捷運淡水站及漁人碼頭間的淡海輕軌藍海線二期路網,將不進入淡水老街、改採河岸方案來推動,也期盼未來淡海輕軌路網能提供地方居民更便捷的交通方式,減少私人運具的使用。

學者:在河岸美景間蓋一條現代輕軌是「挑戰常識」

然而,市府決策仍讓部分地方人士堅決反對,長期反對輕軌進入老街水岸、住在淡水已有30 年的淡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黃瑞茂就提出質疑,「我們真的需要這條輕軌嗎?」並直言,未來淡水將變成「被軌道包起來」的小鎮。


▲輕軌預計行經淡水河岸步行區,未來步行空間將有部分作為軌道使用。(盧逸峰攝)

黃瑞茂認為,大家來到淡水,就是要「慢下來」享受徜徉水岸的悠閒,欣賞淡水河映襯觀音山的美景,如今要在這經典美景間建一條輕軌,根本是在「挑戰常識」。他也質疑,輕軌預計通過的河岸路廊是填海造陸而成,能不能承受軌道設備跟列車通過都是未知數。

黃瑞茂表示,輕軌是好的載具、軌道運輸也是20 世紀重要的交通手段,但淡水「不是臺北市」,而是一個歷史悠久且街道不大的小鎮、人口也不算多;如果是要增加大眾交通的服務水準,或許優化公車路網、建置公車捷運系統BRT (Bus Rapid Transit)就能解決,何必花大筆預算、大興土木在水岸老街又塞進一個輕軌系統?
根據統計,淡水人口在1991 年時約有8 萬6000 人、但到了2021 年的現在, 已達到18 萬3000 多人,短短30 年間移入了近10 萬人口。黃瑞茂指出,依照目前的規劃,輕軌藍海線、綠山線及臺北捷運的紅樹林、淡水站形成環狀軌道, 但淡水居民的日常往往都是在「圈內」點到點移動,搭環狀軌道反而是繞遠路。

黃瑞茂舉例,一個住在淡海新市鎮的人,如果要到老街買東西,搭公車或自己騎車、開車走中山北路一下就能抵達目的地,若選擇搭捷運的話不但要轉車還得繞一大圈,但淡海新市鎮目前尚無能直達老街的公車路線,市府應針對這些問題先解決,如新闢公車路線來滿足各點間的移動需求,而不是執著於蓋新的輕軌。


▲淡海輕軌藍海線二期路網圖。(新北市捷運局提供)

河岸攤商:疫情已重創買氣,輕軌若動工恐再加劇

新北市捷運局說明,輕軌河岸方案路線起於捷運淡水站後方廣場,沿金色水岸環河道路續行至觀潮廣場,彎入中正路銜接回原路線,沿台2 乙線續行至淡水漁人碼頭,銜接藍海線一期路網。輕軌行經河岸路段時,將與行人共用路權,其中可能的瓶頸路段為淡水渡船頭處,約有30 公尺狹窄路段,捷運局初步評估軌道兩側留設3 公尺及1.5 公尺之空間,符合一般行人通行及避讓條件;且考量列車在該處同時交會機率及時間極低,已研議將營運管制措施納入設計考量。

閱讀完整內容
新新聞1776期

本文摘錄自‎

被輕軌包圍的淡水 將不再是淡水

新新聞

2021/第177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