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啟人生勝局!早起的魔法效果驚人!

1 早上五點起床,體驗腦力全開的絕佳狀態


早晨是大腦一天最清晰的時段

早上工作效率比晚上好,這個道理早起的人肯定都有深刻體會。

起床後的兩三個小時是大腦的「黃金時段」,大腦科學的書籍都介紹過這個理論,晚上睡覺時大腦會整理白天接收到的訊息,起床後,大腦就會像是整好地的農田般整齊乾淨。

因此,就算閱讀有點難度的書,也能很快理解,或是接二連三想出好點子。因為在大腦火力全開的絕佳狀態下,可以快速又有效率地處理資訊。

了解在晨間活動的威力後,我便開始早起,充分利用早晨的時間專注學習和工作。

早上是大腦的黃金時段


第一次感受到「早起的威力」

現在的我每天早起,很懂得有效利用早晨安排個人活動。

但我的高中生活其實完全相反,我很討厭早起,甚至因為足球隊有晨練而退出了社團。「睡到最後一刻,再出門上學」的念頭,讓我出門總是手忙腳亂,每天都被時間追著跑。

高一時,我的全國模擬測驗成績落在偏差值三○,更是加劇了「反正我就是不行」、「我就是爛」的負面想法。

那樣的我,是在高二時認識了早起帶來的好處。由於與同學吵架,遭到學校停學處分,在家反省那段期間我終於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因為想改變自己而嘗試早起,為高中生活帶來了新契機。

早起讓我的心情變得積極正向,有足夠的時間去思考自己的未來和出路。之後,在準備大學考試時,我更是堅定地執行每天早起念書。

雖然有念書的決心,但是晚上頭腦太昏沉了⋯⋯

開始努力用功後,我的成績逐漸有所起色,在升高三的春天,我決定要考大學。

然而,首先要面臨的挑戰就是我的學業荒廢已久,一點基礎也沒有。高中的參考書讀也讀不懂,必須回頭從國中的參考書開始讀起。為了惡補日本史,我甚至還買了寫給小學生看的歷史書來複習。

在那個時候,以國立大學為目標太不切實際了。勉強比較有機會考上的是,只要考三個科目的三間私立學校。但我的程度之差根本不是從零開始,而是從更糟的負值級別起跑,用一般人準備大考的方式,時間怎麼也不夠用。

而且我從高三開始去上補習班,光是去補習班上課,就已經精疲力盡,連複習都做不到了,更不用說預習。

每一個科目都是從頭開始,難度很高,即使制定了學習計畫,也總是無法依照計畫進行。參考書讀的速度慢,讀了也讀不懂,一個單元的進度我需要花上比別人多好幾倍的時間才有辦法消化理解。

晚上八點坐在書桌前,回過神來已經是半夜。解出來的問題卻只有寥寥幾題,進度非常慘烈。每天晚上我都下定決心:「今天一定要努力!」卻總是不如我願。讀到後面,都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了。

面對現實,盤點自己有多少時間

「這樣下去不行!」危機感重重的我,決定早起試試看,想辦法多擠出一些時間念書。

在那之前,首先我想掌握自己一天大致的既定行程,於是我就在週行事曆上的時間軸開始寫下每個時段要做什麼。

早上到傍晚這段時間要上學,放學後要去補習班。這樣的話,補習班學的東西要在什麼時候複習呢?仔細審視後,這才發現我根本沒有時間複習。新知識學習得再多,不複習的話馬上就會忘記。

想牢記學習到的新知識,關鍵就在於複習。

學習新的東西之後,最好馬上複習,而且要盡可能避免累積到週末才要一次複習。依據艾賓豪斯(Hermann Ebbinghaus)的遺忘曲線理論(forgetting curve),人學習到的新知識,二十分鐘後會忘掉四二%,一天後會遺忘七四%。

要讓學習的新知識內化為自己的東西,關鍵就在於如何縮減複習的空窗時間。假如我想要增加複習的時間,想來想去就只有早上最合適,想通這點後,我開始早起念書。

為了讓早晨時間的運用更有效率

調成早起作息,書越讀越越有勁

訂下目標後,我希望每天早上能讀兩個小時的書,所以設定五點起床。

剛開始的第一天真的很想睡,我強忍著睡意,揉著眼睛,想辦法讓自己坐在書桌前開始念書。但很神奇的是,我一打開教科書,頭腦就清醒了。專注力大增,三十分鐘轉眼間就過去了。

早上讀書的效果之高,無須我贅言。讀起參考書,內容的吸收速度快得驚人。即使是遇到稍微困難的問題,也有信心能堅持下去,不會輕易就想放棄。

當時早起是為了增加複習的時間,但在那之後,早上不是只有複習,我也開始讀其他科目的新東西。

比方說,做些現代文和古文的閱讀測驗、英文的長篇閱讀測驗等等,這類必須集中精神解題的題目,這樣的改變讓我的成績有了飛躍式的成長。

我在考劍橋大學研究所時,也是利用晨間這段黃金時光來準備考試的。早晨非常適合來練習寫英文作文和一些比較有難度的測驗。

出社會後,需要集中精神工作時,我也都會選擇在早上做。寫書撰稿同樣是固定在早晨進行。早上的靈感源源不絕,能非常有效地利用時間,而且成果通常令人滿意。

2 「只要肯做,就能成功!」早起會大大提升自信


擺脫「就算我努力也沒有用」的負面思想

早起帶來的好處,不是只有成績變好而已。

早起還為我帶來「自信」。按照自己的計畫,好好運用了晨間時光,讓我產生了自信。

「行動」是自信的重要根源。當人採取行動所得到的結果,符合自己的期望,就會因此產生自信。

過去的我則是完全相反,就算採取行動,也得不到任何成果,結果只是不斷減損自信心。

我從小學開始就不斷換補習班,但這麼久以來成績始終不見起色,總是讓父母失望。

當時的我,打從心裡覺得自己「反正做什麼都沒有用」、「一定不會成功」。

心理學將之稱為「習得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這種心理狀態會讓人有氣無力,彷彿行屍走肉。過去的我就是習得無助的典型例子,一點學習意願也沒有,每天只會惹事生非。

當人覺得「無法掌控自我」,就會失去信心。想擁有自信,必須不斷累積「我能夠掌控自我」的正向經驗。

早起非常有助於培養「掌控自我」的感覺。因為早起必須學會自己管理時間,例如調整就寢時間或是自律地分配休閒時間等等,讓自己不再被時間追著跑,或是整天手忙腳亂,老是過著瞎忙的日子。

採取行動,湧現自信!


當你學會自我管理時間,並且覺得「我有能力掌控自己的一天」時,對於「自我控制」的信心與正向感受就會增加,這類經驗持續累積,久而久之便能孕育出自信。

我原本一點自信也沒有,自信心指數可以說是負分。然而,在我決定要五點起床後,我便從「自我否定」的負面情緒轉變為「只要肯做,就一定能成功」的心態,因而產生積極向上的求學態度。

假如一直覺得自己是萬年吊車尾的程度、反正成績就是這麼爛,自我感覺低落的狀態持續下去,很有可能因為一點小挫折,就放棄念書。

反之,如果「只要肯做,就一定能成功」的正向經驗不斷累積,便能萌生「只要努力念書,說不定有機會考上」的希望,而興起「努力到最後一刻」的鬥志。自信心的養成,能帶來的好處數不清。只要你願意嘗試一下早起,一定可以深刻體會到早起的奇效。

3 幹勁十足,輕而易舉達成目標!


執行時段不同,效果大不同

希望讀書或工作有所成果,就必須明確化「要做什麼」(What)、「要怎麼做」(How)、「為什麼這麼做」(Why),還有「在哪裡做」(Where),而「什麼時候做」(When)也同等重要。

舉我自己的例子來說,晚上念書效果非常有限,我的成績其實沒有因此進步多少。但是當我把念書的時間從「晚上」改成「早上」後,成績突飛猛進,馬上就有十分強烈的成效。

講直白點,假如繼續維持晚上念書的習慣,成績不僅多不了幾分,讀書動力還會不斷下滑,我就是活生生的典型例子。

為什麼呢?

因為回到家吃飽飯後,硬是把疲憊的大腦叫起來工作,強行塞入大量的資訊,大腦就算想吸收也讀不進去。這是正常的生理反應。吃完飯後,身體血糖升高,當血糖升高,人就會容易感到疲倦想睡。而且經過漫長一天的運轉,大腦已經筋疲力盡,很難再打起精神去學習或思考新東西。這個時候再怎麼鞭策自己念書,一點好處也沒有。

當大腦無法依自己意願運作,「不做不行」的心理壓力不斷逼迫自己,會導致「自我效能」(self-efficacy)低落,學習動力大幅下滑。

「自我效能」指的就是「對自我的期待」,一種「我應該做得到」的感覺。當一個人認為他有能力掌控自我時,便能感受到自我效能。因此,自我效能低落,學習動力也會跟著降低,容易陷入惡性循環。

晚上念書缺乏效率


學習動力提升,帶來正向循環

同一件工作,當你在早上執行而非晚上時,你會感受到「原來知識可以吸收得這麼好」、「感覺今天做任何事都會很順利」。假如能以良好的心情展開新的一天,自然也能夠一整天都感覺幹勁十足,可以說是一石二鳥。

過去我協助了很多人達成目標,在那過程中,我了解到一件事──能夠堅持在早上念書的人,成功達成目標的機率遠高於其他人。

早起不但能提升學習動力,還能帶來正向循環。

如何好好利用一天的開始,「早晨」這段時間具有關鍵性的影響力,決定了一天工作效率的高低與品質。假如你有任何想達成的目標或夢想,就設定在早上實行吧。 閱讀完整內容
改變人生的早起習慣養成:【無痛早起,人生無敵】建立高生產力

本文摘錄自‎

改變人生的早起習慣養成:【無痛早起,人生無敵】建立高生產力╳高滿意度

塚本亮

由 大牌出版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