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apter 1 成為你想成為的人
每個人天生都具有基本的「能量之源」1,明智地引導及運用能量之源,就可以開發個人的心智。人類有著按著自己喜歡的方向成長、發展的本能,而且這種潛力沒有任何極限。沒有人能在所有方面都表現得比其他人傑出,因為總會有人在某一方面表現得比他好,這種成長的潛力,存在於人之所以為人的「初始本體」(Original Substance)裡,人的天賦是由全知的造物主所賦予的。
天賦不只是一種才能。才能是相對於其他能力發展得更好的某種能力,但天賦卻是人與造物主性靈的結合。
卓越的人本身永遠比他的一切作為來得更偉大,他們與無限的力量泉源密切相關。我們並不知道人類心智力量的極限何在,甚至不知道它是否有任何極限。
只有人類才有自覺成長(有意識的讓自己成長)的能力,低等動物則沒有,而且人類可自行開發並提升成長的能力。低等動物多半只能被動地透過人類的訓練和培養,而得以在一定程度上發展能力,但人類卻可以自我訓練來提升自己─只有人類才有這種能力,而且這樣的能力是沒有極限的。
成長是人生的目的,正如樹與植物的生命目的也是成長;不過,樹與植物會遵循固定的軌跡、法則而自行成長,人類則可以依照自己的意願成長。樹與植物的發展受限於既定的可能性與特質,人類則可以發展出任何能力,這種無限可能的成長,已經由全世界無數的人們所證實。存在於心靈層面的事,絕對可以身體力行;凡是可以想得到的事,就絕對可以做得到;內心能夠想像的事,就絕對可以實現成真。
人是為了成長而被形塑出來的,所以人必須有所成長。
最重要的是,人必須持續不斷向上提升,才能得到幸福。
欠缺進取的生命讓人無法忍受,停止進步、成長的人不是變得很笨,就是喪失理智。人若成長得愈多、愈和諧、愈全面,就會愈幸福、愈快樂。
雖然每個人擁有的可能性、潛能一樣,但當我們順其自然地發展時,是不可能有人會跟另一個人完全相同或相似的。每個來到世間的人都會沿著某些特定軌跡或法則成長,順著這些軌跡和法則發展,遠比遵循其他方向、方式要來得容易許多。這是一種明智的安排,因為這會帶來無窮無盡的變化,這就好像園丁把所有球莖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在不懂的旁觀者眼裡,它們都長得很像,但等到球莖長大了,就會展現出極大的差異。世間的男男女女就像籃子裡的球莖:有的可能會成為玫瑰,為陰暗的角落增添光彩;有的或許會成為百合,讓每一雙看到它的雙眼感受到愛與純潔;有的也許會成為攀藤,能遮住暗黑岩石的嶙峋稜角;有的可能會長成巨大的橡樹,讓鳥兒在它粗壯的枝幹上築巢和歌唱,讓牛、羊在烈日正午時能在樹蔭下休憩。總之,每個人都有自己存在的價值、都是獨一無二的,也都是完美無缺的。
廣義而言,我們平凡的生命中充滿了許多原本夢想不到的可能性,沒有人是「普通」之人。當國家遭遇重大危機之際,就算是在街角雜貨店撿拾破爛的流浪漢或村裡的酒鬼,一旦他內在的能量之源被喚醒,就可能變成英雄或政治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等待著展現的時機。每個村子都有卓越之人,可能是男性,也可能是女性,大家在遇到困難時會去請教他們,他們擁有公認的卓越智慧與見識;有這一些人存在,當危機出現時,大家的思想將會受到引導而有所轉變,並公認他們是卓越傑出之士。即使是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他們仍會以優秀的方式去處理、執行;若需要承擔重大的要事,他們也可以做得很棒!
每個人都可以變成這樣的人,你也不例外。能量之源會賦予我們什麼,憑靠我們要求了什麼:若我們只想做無關緊要的小事,它便賦予我們做小事的能力;若我們想成就一番大事業,它便賦予我們做大事所需要的能力。但是你得要注意:做大事必須不拘小節。關於這一點,我們在後續內容將有更進一步討論。
一般來說,人在面對事情、生命的時候會採取兩種心態。一種心態是讓自己像個具有彈性的足球,會在力量加諸其上時產生強大的反彈,但它本身無法創造任何東西─它不會自發性的行動,它的內在並不存在著力量。持有這種心態的人會被情勢和環境所控制,他們的命運是由外在事物所決定的,他們內在的能量之源不曾發揮真正的效用;他們的言行舉止從來就不是出自於真正的內在。另一種心態則是讓自己像豐沛的流泉,他的力量出自於自己的內在;他的內在有一股泉,不斷湧出泉水,讓生命生生不息,渾身散發著力量,影響著周遭的一切,能量之源持續在他的內在發揮作用。他會自動自發的行動,「他在自己有生命。」2
不論男女,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自發性的行動力。所有的生命歷程都是造物主所設計出來的,這樣的設計迫使人們自發性的行動,也迫使人們不受環境的掌控,而是回過頭來支配環境。處於最低階段的人,是機遇和環境的「產物」、是恐懼的奴隸,他的行為受到周遭條件的影響,只能被動地做出反應,無法創造任何東西。然而,即使是處於這樣的最低階段,每個人仍有內在的能量之源足以克服恐懼,只要他能認識到這個道理,並轉而成為自發主動的人,就可以成為眾神之一。
喚醒人們內在的能量之源,是真正的轉變,這是「死而復甦」,就如同死者聽到救世者的聲音而重新活了過來,這就是復活與生命。一旦能量之源被喚醒了,就會成為造物主之子,天上地下一切的權柄都賜給了他。3你擁有所有人都擁有的能力,你擁有的精神或心智力量絕不比別人更少,你可以成為你想成為的人,也可以成就比你自己想像中更偉大的事。
Chapter 2 遺傳與機遇不會阻礙你成長
遺傳不會妨礙你成為卓越之人,不論你的祖先是誰、是做什麼的、有多麼無知或地位多麼卑微,高升之路都將永遠為你而敞開。
一個人心智的程度並不是遺傳而來的,不論我們從雙親繼承的心智能量有多麼微小,永遠都可以有所增長─沒有人天生沒有成長能力。
遺傳確實會造成某些影響,我們生來就擁有潛意識上的心智傾向,例如憂鬱、怯懦或脾氣暴躁,然而,這些都是可以克服的─只要你內在的真實自我被喚醒並如實展現出來,就能夠輕易擺脫這些問題,也就不致妨礙你成長;如果你遺傳到了負面的心智傾向,你也能夠擺脫它,再用適當的心智傾向取而代之。
所謂遺傳的心智特徵,是指父母在孩子的潛意識中所刻印下的深刻思維習慣,但你可以透過培養相反的思維習慣來替換,以積極的習慣取代沮喪的傾向─你絕對可以克服怯懦或壞脾氣。
遺傳對頭骨構造確實有影響,認為透過頭顱形狀可以判斷一個人心理特質的顱相學(phrenology),確實有它一定的道理,但卻不如其擁護者所宣稱的那樣。
這個學說正確的部分是,不同的心智能力位於大腦的不同區塊,該能力的強弱則視那個區域腦細胞的數量而定;在顱骨區占有較大區塊的能力,會比占有較小區塊的能力凸顯,因此,不同的顱骨構造會造就不同的人,像是音樂家、演說家、機械師等等。
然而,以此認定一個人的顱骨構造大致決定了他的人生際遇,這個觀點並不正確!人們已經發現,若是大腦某個小塊區域擁有很多細緻的活性細胞,跟占較大區塊但細胞較普通的區域相比,所展現出來的能力是同樣強大的。人們也發現,只要把能量之源注入大腦任何區塊,有意志、有目標地發展某種能力,腦細胞就會無限增長。
也就是說,不論你的技能、本領或才能有多麼的微小或平凡,都有可能增進─你可以增長特定區域的腦細胞,直到它能如你期望般強而有力地發揮作用。
你確實可以輕鬆運用自己已經發展完備的才能,毫不費力就能自然而然地完成很多事,然而另一方面,只要你能付出必要的努力,絕對可以養成各式各樣的才能。你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成就任何想要達成的事。只要設定好理想的目標,遵循下面提到的方法,一切能量就會轉化成實現目標所需要的能力,更多血液和神經會進入大腦相對應的部位,腦細胞的活力也會大幅的提升。懂得善用心智的人,可以增強自己的大腦,讓它做心智想要達到的目標。
不是大腦造就人,而是人造就大腦。
你的成就不會被遺傳所限制。
你不會因為環境的限制或缺乏機會而被詛咒,淪落至低下的層次。人們擁有的能量之源,足以應付心靈的所有需要。只要心態正確,也有向上的決心,沒有任何困難能夠阻止成長。塑形人類並導引他們成長的能量之源,同樣掌控著社會、經濟和政治等條件;這個力量不會跟自己作對。蘊藏在你內在的力量,也存在於周遭的事物裡,當你開始往前邁進時,這些事物會自行安排對你有利的環境─稍後將說明這點。
人類天性是追求成長的,一切周遭事物都是為了幫助我們成長而存在。只要一個人的心靈覺醒並踏上成長之路,就會發現不只造物主會出面協助,自然界、社會及我們的同伴都會伸出援手支持─只要遵守宇宙法則,萬事萬物都會出來護衛著他成長。
貧窮無法阻礙我們變得卓越,因為我們是可以擺脫貧窮的。
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1年幼的時候在街上唱歌換取麵包;自然學家卡爾‧林奈(Carl Linnaeus)2只有四十元用來自修,他得自己修補鞋子,還得靠朋友接濟才有東西可以裹腹;赫富‧密勒(Hugh Miller)3原來只是石匠的學徒,從礦場開始地質學的研究;喬治‧史蒂芬生(George Stephenson)4是卓越的土木工程師,也是蒸汽火車頭的發明人,曾是煤礦工人,他是在礦坑裡覺醒且開始思考的;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5自幼體弱多病,根本沒有足夠的體力上學;第十六任美國總統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出身亦十分窮苦……
這些例子再再讓我們看到,人們的能量之源如何幫助他們超越逆境、克服困難。
你也擁有能量之源。只要你能夠遵循著某種特定的方式運用它,就能克服遺傳的不利因素,掌控機運和環境,成為一號卓越而有力量的人物…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