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故事的人
嚴藝文與徐譽庭,透過自己溫暖獨特的視角,將人生情感與日常經歷,轉化為一幕幕觸動人心的故事。觀眾不僅是她們筆下故事的接收者,也成為情感的共鳴者,一起與劇中人物成長、掙扎與釋放。 PHOTOGRAPH_HEDY CHANG PROJECT MANAGEMENT & TEXT_CHRISTY YANG STYLING_TITI CHEN MAKE UP_HSUAN@KC ARTISTS HAIR_WILLY WEI@KC ARTISTS
▲徐譽庭:羊毛斗蓬(HERMÈS);長褲(私物)。 嚴藝文:開襟外套、同款長褲(BOTH BY MARINA RINALDI)。
嚴藝文,從自己的心出發
從演員開始,如今嚴藝文成為了膾炙人口的台劇編劇與導演,但不變的是她在片場總是嘻嘻哈哈,忙著活絡氣氛,歡欣鼓舞。國中當上學藝股長,嚴藝文第一次著手寫下了校園短劇,更從此發現身為演員的驚奇與驚喜。她是那個性格害羞,害怕別人眼光停佇在身上的膽怯女孩,但站上舞台,腦裡卻只剩下去思考該如何好好變成角色,反倒忘了大家炙熱的視線。「我第一次意識到,原來可以把我自己藏在角色、表演背後,因為不是做自己,所以能夠更盡情,那感覺好奇妙,躲在角色背後反而有種被好好保護的感覺。」 喜歡表演也掙扎 2015年,嚴藝文在第50屆金鐘獎,以公視人生劇展《天使的收音機》拿下迷你劇集節目女主角獎,興高采烈後,過去累積而來的壓抑和壓力卻跟著隨之爆發。有身處大環境的無奈情緒,也有每一次的只能被選擇,一路上包袱不斷疊加,讓她在得獎後的某一天,才真正地去正視與意識自己的內心。 「我從年輕開始,就很常演『媽媽』這個角色,還都是差不多的媽媽,就算想在每一次的表演上試圖帶給觀眾新的東西,還是很容易會被定型,無法打破框架。」不只是扮演角色要付出,身為公眾人物也要付出,從個人價值判斷到政治立場,得拋下很大一部份的自己,「因為妳再也不只是代表著自己」,嚴藝文這麼說。 好評也是包袱 從《俗女養成記》到《影后》,嚴藝文開始從自身經驗去剖析和挖掘,寫下故事。《影后》女演員的掙扎與失能,當然也是源於自己。她意識到一直以來用盡全力喜歡的事,好像只剩下工作和賺錢的功能,面對自己對表演的低潮與倦怠,劇本是她的投射,也是宣洩。《影后》叫好又叫座,但曝光後的頭幾天,嚴藝文卻選擇遠離、關閉社群,即便各界一片好評,她反而覺得不太真實。好評當然會讓自己更有信心,但評論也會讓接下來的作品有更大的包袱,擔心那下一部戲要怎麼拍?要找誰來演?為了想迎合,在每一個環節去考慮這邊收一點、那邊放一點,帶給觀眾他們喜歡的東西。「但創作受到干擾,它就不純粹了,它就不像我身上長出來的東西。」 沒想過要去挑戰些什麼,嚴藝文認為自己只是一直去做很擅長、有共感的事情。即便故事來自於自己的人生經歷,嚴藝文也從來不去想「要傳達什麼訊息」,而是讓觀眾可以對角色有不一樣的投射,或是因此而得到撫慰,每個人都可以從中得到不同的答案,看見屬於自己的影子。 拿掉表演的痕跡 笑說自己曾經是個喜歡做功課的演員,嚴藝文會用角色身份寫自傳、寫日記,只為了能夠「演」得更好,但40歲之後,她只想努力拿掉表演的痕跡。「以前我當演員,經常看到劇本畫著三角形備註『臉上2行淚』或是『倒退3步』。但表演最迷人的地方,就是人的情感和反應,是無法被預測的。當你越了解人生,也越了解表演,會發現其實我們永遠無法預期人的反應會是什麼,每一秒都充滿不確定和各種可能性。你可能在心最痛的時候異常冷靜,哭不出來,也可能在不經意的一瞬間,勾起了悲傷回憶而哭得一塌糊塗,這就是表演最迷人的地方。」 現在的她將演員視為「翻譯者」,能去充分理解角色,並將自己的情緒與角色融為一體,流露兩者的真實情感,實實在在地去翻譯角色想要傳達的訊息,才能成為戲劇與觀眾之間的橋樑。身為導演,她也會因為演員的表演得到啟發而昇華,一起成長。回憶《影后》中,陳庭妮在垃圾場翻找的戲碼,當時她們試了又試,總感覺差那麼一點,但心疼演員的嚴藝文卻不忍心繼續下去,雖然沒有到心目中的滿分,但試了太多次,有個80分也行,不然實在是太折騰演員了。「妮妮很了解我,讀懂我臉上的表情,爽快地說:『沒有就沒有,妳讓我再試一次。』就在那最後一次,她成功了。我開始反思,我怎麼能夠在演員放棄之前就先妥協了?我以為的心疼,可能扼殺了一次演員非常漂亮、精彩的表演,而我卻認為她做不到,這件事情紮紮實實地幫我上了一課。」 勇敢直視黑洞 不論是編劇還是導演,想更好地說故事,就得在創作過程中去牢牢感受每種狀態,學會自覺,也去接受自己的每一種情緒。「學會坦然做自己是一件很無敵的事情,能讓一起工作的團隊、演員能更信任你,我通通打開給你看是什麼樣的人,對方也會信任你,因此打開自己的內心,把自己交給你。」 「當你覺得處在一個很迷惘、很兩難的狀態時,我想百分之90的人都知道答案在哪裡,只是你要不要選擇直視它。我現在能夠比較坦然,是因為我開始直視我的問題。當我感覺不滿足,心中就會有黑洞,沒有辦法被滿足時,你就必須去改變。」可能是簡單的一小步,也可能是巨大的天崩地裂,我們永遠不會知道,但沒有行動,它就永遠停在原地。 對嚴藝文而言,面對自己的問題也勇敢地改變,就能在創作中找到真正的自由。無論是表演還是導演,堅持做自己,才能讓每個創作成為對自我真實的探索與表達。
▲嚴藝文:襯衫(H&M STUDIO COLLECTION);牛仔褲(私物)。徐譽庭:水鑽單寧襯衫、條紋長褲(BOTH BY SAND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