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 OR GO HOME 再見安打魅力與壓力

有機會一棒結束比賽局面,投手丘上終結者並肩隊友強力防堵對手突圍;打擊區上躍躍欲試球棒,瞄準小白球渴望給予守備方致命一擊,投手與打者最極致對決,再見安打具備高張力魅力,同時乘載令人絕望壓力。

撰文/鍾亞芳 攝影/郭穎如


▲林智勝:再見安打王10支、再見全壘打王5支

本季至8月23日為止共產生15支再見安打,有6支發生在延長賽,中信兄弟與樂天桃猿4支並列最多,其中桃猿成晉貢獻兩支,富邦悍將3支、台鋼雄鷹兩支皆由張肇元包辦,統一7-ELEVEN獅目前1場向對手說再見比賽則由林安可打下勝利。生涯擊出最多再見安打是目前效力龍隊林智勝,22年生涯擊出10支再見安打,其中包括5支再見全壘打,同樣是再見全壘打王。

終結比賽得點圈機會 平常心面對不平常局面

在有可能一棒終結比賽狀況,投、打心態大不同,投手雖居主動位置,但一個失投就可能葬送勝利,武裝心態重要性可見一斑,去年救援王、桃猿陳柏豪說道,「心態就是要想辦法贏過打者,終結者角色要有處理危機能力,當對方第一位打者上壘,戰術就會跟著來,要冷靜思考他們會做什麼戰術、該如何應對,都要先預想好,因為狀況來得很快,如果沒照預想走,也要立刻改變策略,難就難在這。最重要是信心,心態不能輸,不管打者再怎麼強,我還是要贏過你。」

至於打者,面對可以一棒終結比賽狀況,則是力求保持平常心,本季目前擊出兩支再見安打成晉表示,心態跟前面幾局沒太大不同,「就是1個打席,只是相對張力,還有投捕配球模式可能會跟前面局數或壘上沒人時不太一樣,但自己心態就是把這次當成1個打席,一樣設定好攻擊策略,打擊時堅持同樣策略,當下把要做的事做好。」他以6月7日比賽為例,延長賽10局下、兩出局、三壘有人局面,打擊前與下一棒林立場邊準備,「只要安打就贏球,沒有安打就下局重來,所以不會一定要怎樣,讓結果自然產生,對決投手心態會比較自在。那次上去打擊前,跟阿立說好像有點緊張,他跟我說沒什麼好緊張的,是不是帥哥就看這次而已,你就輕鬆一點,反正兩出局了,就算沒打回來也只是下一局從頭來。上去就比較篤定、心態比較自在面對那個打席。」

想法相同還有台鋼王博玄,去年菜鳥球季就兩度以再見安打為球隊打下勝利,因為兩次都是在平手局面站上打擊區,「就算出局球隊也不一定會輸,相對來說壓力沒到這麼大,不過畢竟再見安打就是1個得點圈打擊機會,心態多少跟前幾局不太一樣,那個狀態下會帶更多思考、更多想法進去這個打席,針對當下狀況思考如何應對,不管好結果、壞結果都會先想。」

生涯多次擊出再見安打的林智勝則持不同看法,在有再見安打打擊機會,心態一定有所不同,「身體緊張度也會不一樣,但第一就是心態,那個當下我比較容易靜下來,心靜下來擊到球機會比較高,就不容易打到壞球。」

「那個當下最困難的,要是揮棒猶豫,可能結果就不好了,那個當下就算投手投壞球,要就完整做完揮棒動作,這樣才會知道下一球該怎麼打,要揮不揮只會亂了節奏,打擊前要設定好球帶,上去了要打直球就瞄準直球打,如果真的打不到,就是投手厲害。」林智勝說。


▲成晉

球數落後更容易安打?關鍵局面三振退散

以今年15支再見安打來看,其中兩次滿球數、另外兩次好壞球數相同,多達11支再見安打出現在投手球數領先時,探討投手為何在球數有利時落難,成晉認為,投手當下難免緊張,畢竟直接影響勝負,打者即便當下出局也不一定攸關勝敗,「兩次再見安打都是球數落後,其實能做的就是相信自己,設定好攻擊策略並堅持住,高張力狀況能不能做到滿重要,不能輕易動搖,一但動搖節奏就會被投手帶走,就是進了圈套,相對成功機率就不會太高。」

王博玄兩支安打分別在兩好兩壞、兩好3壞擊出,他認為若投手球數領先,打者最不想被三振,「一定會想辦法碰到球,出棒欲望比較高,投手若不注意出現失投球,打者碰到球,打進場內就有可能形成安打,有可能那樣機會下更容易出現再見安打。」他認為,關鍵狀況投手可能也會比較緊張,或許有較高機率出狀況,也有可能拿到兩出局數後比較鬆懈,找不到好球帶。

林智勝打擊型態與上述兩位打者不同,擊出再見安打球數也不一樣,在投手球數領先時擊出再見安打多在生涯前期,2010年起6支再見安打有4次出現在滿球數,另外兩次分別為1好1壞、兩好0壞,「覺得投手會比較專心對我,拿出他們最好的東西,有發現我在打的時候跟別人打的時候,不管是配球、尾勁或變化球角度都不太一樣,對我的都比較犀利,可能有成績在那邊,投手或許因為這樣會緊張,這樣心態也是好的,代表很尊重我,不會因我年紀大就投得比較輕鬆。」林智勝指出,投手在滿球數時大多會與打者正面對決,安打包含運氣成分,即便擊球扎實也要有運氣才會形成安打,「對到我時好像就比較不敢,投得比較閃,看我會不會被騙到。」

陳柏豪以投手角度剖析,「這個有點奇妙,投手目標是投好球,當然是因為好球才被打,一定是攻擊本壘板方向,往下也好、往上也好,不太可能是投出讓打者揮不到的球。想要投好球解決打者,可能位置卻太甜、太好,導致被打者擊中,另外也有不少是運氣成分,折到啊、打到棒頭之類的,但只要落地就會變成安打,這也只能認了,已經把想要的做出來,讓打者不好打也打得不舒服,但棒球很多時候就是這樣。」

陳柏豪表示,如此關鍵狀況,相較重砲型打者,安打型選手對投手而言更具威脅性,「因為安打型打者會把球跟得很進來,所以巧妙安打、平飛安打比較多,重砲型那個時候往往想打大支的,但往往出最大力氣時比較容易失打,而且重砲型大多會打出飛球,出局率相對高一點,因為滾地球會有MISS可能性,飛球幾乎都是外野手就定位接球,相對安心點。」

再見安打難在哪?實力、運氣缺一不可

最後進攻半局,平手、得點圈有人打擊機會,要打出再見安打困難的點到底是什麼?成晉認為,打到職棒層級技術不會差太多,「最困難就是心態,資深球員經驗較豐富,看過、經歷過高張力狀況一定比年輕選手更多,會比較了解該如何面對,不管得點圈機會或其他比較緊張狀況,有沒有辦法以平常心面對,這是滿重要課題。」

不只心態需要注意,現在棒球分工明確,尤其投手更為細膩,近年更走向數據化,大大幫助關鍵時刻守住得分大門,林智勝說道,過去投手都是投固定特定局數,「以前都是誰投最後1個就固定都投最後1個,不管對戰數據怎樣,現在會比較對戰數據,假如原本排定第9局投手,面對第8局上場打者成績比較好,可能就會被調到第8局投球,現在走比較數據化,真的有差,贏球機率有比較高。」王博玄則認為,有時打得扎實也會被守備方美技化解,要在關鍵時刻擊出再見安打,「英雄命」最重要也最難掌握,與林智勝「安打需要運氣」一說不謀而合。


▲陳柏豪

終結者美麗與哀愁——陳柏豪

今天上場沒守住,隔天還是要上來丟,雖然一直告訴自己放輕鬆,一個一個來,但那個感受是會停留的,上半季大巨蛋連兩場對味全,狀況沒到很好,保送、雙殺、接著保送又安打,雖然有守住,但會懷疑自己「怎麼會這樣?」當懷疑自己的時候,隔天又要上場,一樣1分差局面、一樣又出現保送,因為想太多投得太小心,後來好不容易抓到兩出局,被打一個強勁滾地球,隊友想接但沒接好,就失敗了,當下很不甘心,又沒辦法改變什麼,因為輸了就是輸了,投手最痛苦的就是這個。很多人會說失敗是通往成功的路,但我不想失敗,投這個位子不能失敗,但不能失敗要怎麼通往成功的路?終結者心態真的要很強烈,我還要多磨、多練。

阿立(林立)跟我講過,終結者面對失敗能力要非常好,負能量不能停留太久,我都告訴自己,今天比賽無論成功或失敗,新的一天就都忘記,這些都是投手該具備能力。

棒球比賽中投手就是主角,其他人都是COVER我,要投出這顆球才可以讓比賽開始,都是由投手決定,相對也需要更大抗壓性面對失敗、面對隨之而來的負面浪潮… 閱讀完整內容
職業棒球2025/9月 第522期

本文摘錄自‎

WIN OR GO HOME 再見安打魅力與壓力

職業棒球

2025/9月 第5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