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篩之亂成全球奇景 台灣沒準備好與病毒共存
藥局前每天大排長龍,搶購快篩讓民眾心累。為何會鬧快篩荒?政府今年初就設立採購平台,真正透過平台出貨的數量卻成羅生門;荒謬的國產試劑採購價,廠商無奈說,「國家直接搬機器去做好了。」
文—林以璿、蔡立勳 攝影—邱劍英
四月底以來,北部民眾為了搶購政府配售的實名制快篩試劑,在各地藥局前大排長龍的奇景,已成為外國媒體獵奇的對象。
「台灣民眾樂意排隊,他們會在熱門餐廳、促銷活動、甚至IG熱門打卡點排隊,但是下午三點在台北公館一家藥局,卻出現一長排不斷發牢騷的隊伍……,」五月九日的英國《衛報》寫著。
前副總統、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建仁告訴《衛報》,政府的防疫準備,主要在醫院端,在快篩試劑的準備上,的確不夠充分。
然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卻表示,「我們有準備。」
他指的是今年農曆年前,就籌備設置的快篩試劑採購平台,預計至少可購買八百萬劑,總金額上限為十二億元。
閱讀完整內容
成本價採購,「能拒絕嗎?」
當時,為了因應山雨欲來的Omicron疫情,地方政府均有採購快篩的需求。
指揮中心便依「政府採購法」,委託台銀採購部協助建立快篩試劑共同供應契約平台,由美國亞培、韓國GenBody,以及國內的泰博、寶齡富錦等四家業者負責提供試劑,開放政府各部門、地方政府等在該平台下單採購。
然而,該採購平台並沒有發揮作用。
新北市衛生局發言人高詩琪就說,自三月以來,新北市採取共同供應契約及自行簽約兩種方式採購快篩試劑,共下訂一八○萬劑,至今僅到貨四十萬劑,「其中來自共契的快篩比例非常低。」
主要原因之一在於,「價格很爛,」一位知情人士指出。
共契平台的採購價格,明訂國外廠商的快篩每劑九十五元,國內廠商卻僅有五十九元,多數國內業者覺得這價格幾乎沒有利潤,「他們(國內廠商)等於是被道德勸說才去參加,」知情人士指出,業者也只會用閒置產能來供應,更不可能擴大產能、添購設備。
一位國產快篩大廠主管對於國產、進口不平等的訂價忿忿不平,「品質一樣好,結果國內外快篩的價格數字顛倒(九十五對五十九),國家你直接徵收去做,把機器搬走好了,(廠商)有拒絕的權利嗎?」
然而,隨著四月疫情爆發,共契平台在訂單爆量後停擺,甚至難以供貨。
究竟從共契平台出了多少貨?儘管《天下》四處追問,卻已成了廠商、指揮中心和地方政府都說不清的羅生門。
羅氏到貨兩千萬劑,解套短缺
接下來,隨著疫情升溫,四月初,行政院要緊急徵用國產快篩試劑,找來泰博、寶齡富錦、台塑生醫、安特羅生技,以及凌越生醫,五家取得居家用快篩許可的廠商開會,五天內開了三次會。
總統蔡英文甚至喊出,五月要取得一億劑。但國內業者即使產能全開,一個月也僅能提供一千多萬劑快篩。
指揮中心隨即於四月中旬聯繫亞培台灣分公司、台灣羅氏醫療診斷設備公司等國際大廠。
羅氏向《天下》證實,為了完成實名制任務,他們從韓國代工廠SD Biosensor調貨支援,從四月二十日第一批試劑抵台以來,陸續在五月二日前到貨兩千一百萬劑實名制快篩。
這就是,台灣民眾每天在各藥局領取的七十八份實名制試劑的由來。試劑包裝內,都印有韓國製造的字樣。
也就是說,海外快篩儲量充裕,只要指揮中心有心,短短兩週便可迅速到貨兩千萬劑。五月二十五日前羅氏還會到貨五千萬劑,負責滿足實名制快篩需求。
另一家快篩廠商亞培也在四月三十日有七八○萬劑快篩抵台,未來平均每週進貨八十萬劑,負責提供給各縣市衛生局。
台灣一直是「類共存」
明明大部份國家都比台灣早發生Omicron大流行,為何有了多國前車之鑑,輪到台灣時,還是出現了快篩荒?
陽明交大公共衛生研究所兼任教授張鴻仁表示,快篩之亂其實反映了,民眾和指揮中心從來沒有做好與病毒共存的準備。
他分析,台灣的防疫策略依然趨於清零,一直到四月中旬本土單日確診破千例後,才轉向減災。「台灣是被迫接受與病毒共存,並不是有計劃地與病毒共存。指揮中心確實沒有準備好,自然什麼都缺。」
反觀新加坡,是確定了共存的大方向後,開始積極推動疫苗接種,並制定快篩取代PCR等社區流行時的應變計劃。在一切準備妥當後,於今年三月底放寬防疫措施。
然而,一直到四月中旬,根據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的說法,台灣採取的策略一直是「類共存」,也就是在清零和共存中的中間地帶。
由於過去兩年防疫優異,加上第三劑接種率仍低於新加坡、韓國,台灣在心態上、物資準備上,其實一直沒有做好與病毒共存的準備。
「民眾搶購就是恐慌快篩劑不足,如果指揮中心準備好,就不應該出現今天這個問題,」張鴻仁評論。不過曾擔任衛生署副署長的他表示,能夠明白公家單位的難處,「如果三個月前指揮中心說要買一億劑快篩,一定會被說圖利廠商。」
目前,台灣將逐漸從「類共存」真正轉向與病毒共存。事實上,除了新加坡,包括紐西蘭、澳洲等許多國家,也經歷過被迫與病毒共存的轉換期。但是任何觀念的轉變,對於政府、人民來說,都需要時間調適。
「換檔是困難的,我們正在經歷它,」張鴻仁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