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普通的鹽酥雞
在台北東區,坐路邊喝白酒吃炸物,相當有意思。這小店食物不馬虎,更有發想自義式料理的創意小品。
初夏夜, 我和好友吃完晚餐,走在台北東區,行經延吉街的巷子時,看見一家明亮的小店,門口有兩張小桌子和高腳椅,那會兒有兩位白領麗人在桌邊喝著白葡萄酒,吃著什麼,這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哦,這是家鹽酥雞小店。」住在附近的好友說:「還賣葡萄酒,開了一陣子,滿夯的。」
那是我認識「初炸小食店」的開始,當時便暗暗決定,一定要來試試看,不是因為它夯,而是能坐在路邊喝白酒吃鹽酥雞等台式炸物,真有意思。隔不久,就去試了,且一試就喜歡。
閱讀完整內容
店面雖小,但收拾得乾淨,自有品味。食材置放於平台式玻璃冷藏櫃中,既衛生又便於顧客審視。店內有灰白牆壁、淡黃燈光和木質吧枱,端上桌的炸物更講究地以和風陶盤盛裝,然而其售價卻是一般,凡此種種,皆顯現店家的用心。單看外觀便可明白,這不是一般的鹽酥雞小店。
然而畢竟是賣「吃」的,食物的水準更重要。就像台灣各地的鹽酥雞攤,除了鹽酥雞外,初炸還有豆乾、魷魚腳、四季豆等多種適合油炸的食品。這些台味都不稀奇,特別的是,店門的黑板上用粉筆寫了店家自製的限量小食,好比「鮪魚酸豆牛肉捲」、「蓮藕當歸鴨餅」,都是僅此一家。
前者令我聯想到北義大利的「鮪魚醬小牛肉」,詢以大廚,正是靈感來源,原來兩位掌廚的女店主都曾在知名義大利餐館工作,是西廚出身。這兩樣「非典型」品項,我每去必點,尤其是牛肉捲,內餡中除了牛肉末和鮪魚碎外還加了酸豆,若隱若現的酸味有中和油膩之效,讓外香酥內熱燙的捲餅,多了一絲清香。
而既是鹽酥雞店,來客自當點一份來嘗,一嘗應會發覺,這可不是一般重鹹重味精的物事。初炸用的是冷藏雞胸肉,自己調味自己醃,炸得鮮嫩多汁,拌上蒜末和洋蔥碎,就是香。蘿蔔糕和芋頭糕也值得一提,亦是店家自製,粉漿用在來米磨成,而非現成糕粉,因無添加修飾澱粉,吃慣坊間貨色的人可能會嫌糕太軟,不夠Q彈,殊不知這才是這兩樣糕粿該有的古早味啊。
要說初炸小食店有什麼「缺點」,那就是離我家太遠,不然,我只要一饞起來就可以立刻奔去,在路邊大啖那不普通的庶民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