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 2025/4月 第1479期
最近前職安署長鄒子廉升任勞動部主任祕書,不過,他強調政策方向不變,全力保護勞動者,是勞動部和職安署必須承擔的任務。
台灣銀行家雜誌 2025/4月 第184期
李嘉誠家族清空全球碼頭資產,作為香港財團風向指標,其背後意圖引人關注,從中國撤退後,是否會再從香港撤退,瞬間成為市場熱議話題。
今周刊 2025/4月 第1478期
「川普稅」引爆美債崩潰,習近平也面臨外貿急凍的危機,川習兩人硬幹下去,不只老百姓是輸家,也將影響自己的政權與國家的金融安危。
今周刊 2025/4月 第1477期
通訊軟體LINE近期被傳無預警刪除大量用戶帳號,但標準不明、無法補救,引發反彈。不透明的停權機制,不但有損用戶權益,更牴觸相關法規,主管機關應加強監管。
商業周刊 2025/4月 第1952期
要說全球現在最不怕川普關稅重拳的國家,當屬美中貿易戰的頭號犧牲者——中國。中國在事發隔天就率先宣布會以同等稅率報復,將對美國商品也課徵34%關稅。中國為何還敢如此理直氣壯?
今周刊 2025/4月 第1476期
數發部推出「數位憑證皮夾」,擬將自然人憑證、健保卡、駕照等放在手機,以利快速查驗,三月底開放民眾測試。但健保署不領情、民間業者沒誘因參與,數發部真的準備好了嗎?
遠見雜誌 2025/4月 第466期
108課綱今年9月邁入第七屆,檢討聲浪不斷升高,尤其是學習歷程檔案對升學助益不大,還引來「代寫代做」亂象,被大學教授評為「國王的新衣」,成為師生最反感的教改制度之一。
動腦雜誌 2025/3 第587期
烏克蘭實施戒嚴已有3年,6年沒有選舉,與其把烏俄戰爭說成「民主對抗獨裁」,倒不如說是一場烏克蘭人要「脫俄入歐」,對抗俄羅斯人的民族主義戰爭。
先探投資週刊 2025/3月 第2344期
川普透過對等關稅、稅收減免等措施,吸引製造業回到美國設廠,尤其半導體、AI伺服器、傳產製造與生技醫療等高附加價值的產業為主要對象。
天下雜誌 2025/3月 第819期
僅160公里寬的台灣海峽,卻是全球五分之一海運貿易必經航道。美、日、加軍艦紛紛通行,確保這裡仍是國際水域,而非中國內海。捍衛航行自由不是為了意識形態,而是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