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實七折清庫存、碧桂園陷倒債危機
適度的財務槓桿可讓企業營運更有競爭力,但槓桿也像是兩面刃,無節制的舉債終究會壓垮企業本身,中港房企近年便遇到資不抵債的挑戰。 撰文/謝金河 繼二○一三年逐步撤出中國房地產市場後,今年八月香港首富李嘉誠的長江實業又拋出一記威力強大的震撼彈,其在香港工業區油塘的新建案「親海驛II」共一三二戶,以每英尺一.五萬港幣(換算約十四.八萬人民幣一平方公尺),這等於是打七折大拍賣,房價跌回七年前水準,至十二日已全數完銷。
▲ “這些公司資不抵債,若在正常資本市場老早下市了,發現癌細胞最好能以最快速度快速切除,但他們債務不大能倒,沉重壓力最後落在銀行身上。”
房地產股價節節走低
香港經濟前景罩陰霾 一三年李嘉誠揭開看淡中國房市的序幕,當時很多人認為他傻,在中國房市大好之際,卻毅然退出大家瘋狂搶進的中國市場。後來,中國房市逐漸鬆動,中共官媒卻刊文喊「別讓李嘉誠跑了」。 這次李嘉誠打七折拍賣香港房地產,訊號強烈。過去半個多世紀以來,香港房價之高,一直是亞洲之冠,香港本地財團也都靠著房地產累積可觀身家,不管是在港英時代,或是九七回歸,香港地產大亨多是具有顯赫社經地位的太平紳士,香港的地產股也是香港經濟代表作,香港上市公司的代號,地產公司都排在前面。 在李嘉誠打折賣房之後,我趕緊查一下香港地產集團的股價,股價落差讓我嚇了一大跳,長江實業已從近年最高的七十四.六跌到近日的四十二.五港幣,九龍倉從八十.三五跌到十二.○四港幣,恒隆集團從五十四.九五跌到九.九港幣,最精通房地產的李兆基,他旗下的恒基地產集團從六十五.四跌到十九港幣;希慎興業從四十六.九跌到十六.七二港幣,新世界發展從四十三跌到十五.三六港幣,新鴻基地產從一四六跌到八十三.一港幣。 這些代表香港本地財團的地產商,過去股價叱咤風雲,但這些地產商,從一四年的雨傘革命、一九年反送中,隨著香港股市的下跌,這些曾經風光的香港績優地產公司輕則腰斬,重則跌了七、八成。香港地產業是香港繁華的延伸,這次李嘉誠劈價七成大拍賣,似乎再度預告了香港下一回合的未來。
最具競爭力房企 債可敵國
資不抵債 卻大到不能倒 除了李嘉誠這一顆大震撼彈,另一個是楊國強、楊惠妍父女的碧桂園驚傳付不出八月六日到期的美元債二二五○萬美元,十二日週六深夜更宣布,旗下十一檔境內公司債十四日起暫停交易,消息震驚中港地產界,在香港上市的碧桂園股價十四日早盤一度重挫十五%,累計自今年以來,股價已大幅下跌超過七○%;旗下管理物業的碧桂園服務股價最近五個交易日內重挫逾二三%,這是繼恒大七月中公布財報、顯示兩年虧損金額逾八一○億美元後,中國地產業界最震撼消息。 從二○○○年以來,碧桂園集團一直是中國最有競爭力的房企,碧桂園實力最強的時候到馬來西亞造鎮,堪稱是中國最大地產商,股價最高十九.一六港幣,市值達五二九五.四億港幣,如今價格不到一港幣。旗下的碧桂園服務股價最高達八十五.二港幣,市值一度達二八七三.九億港幣。 楊國強、楊惠妍父女先後登上中國首富排行榜的榜首,如今碧桂園服務股價僅有當時高點一成不到,碧桂園也剩下一港幣左右,碧桂園及碧桂園服務股價跌到一成以下,但碧桂園仍有一.四兆港幣負債、碧桂園服務有三○一.六七億港幣債務,但至十四日,碧桂園市值約只剩下二二三.八七億港幣,碧桂園服務市值則只剩二二六億港幣,這也反映眾多地產公司資不抵債的慘況。理論上,這些付不出利息的建商早該進入債務清理的階段,但這些地產商大到不能倒。 像停牌一年左右的恒大集團, 公布兩年虧損八二一○億人民幣,負債達二.四四兆人民幣。跟碧桂園一樣,這兩家地產公司都到了債可敵國的地步,恒大的債務居然超過阿根廷整個國家的外債,也逼近俄羅斯的整體外債,令人難以想像。 台灣的地產商以興富發負債最大,到今年首季的負債也只有一七四二億,這跟恒大、碧桂園來比,簡直小巫見大巫,這也可以看出中國房地產快速奔馳三十年留下龐大債務的後遺症,正常地產公司從舉債、買地開發,然後創造現金流,維持公司正常運作。但是在中國特殊的政治體制下,有能力的大型建商都到銀行搬錢,槓桿大到難以想像,像停牌一陣子的融創中國,當時董事長孫宏斌頂下王健林的項目,好不風光,後來槓桿太大,營運告急,融創股價從四十九.五六跌到一.○九港幣;回頭看,融創仍背負一兆人民幣債務,而融創股價大跌後,市值只剩下六十一.五七億港幣。 回望中國地產公司,像在香港上市的SOHO中國,在創辦人潘石屹夫婦出走後,股價從七.四跌到一.一三港幣。吳亞軍到美國養病,她的龍湖地產也從五十三.六跌到七.二六港幣,龍湖地產債務仍有五五三六億港幣。最近辦理增資的雅居樂從十七.八四跌到○.九九港幣,它以每股一.一三港幣籌集三.四六億港幣,現在市值剩四十二.三億港幣,但負債仍達一九七六億港幣。
▲中國四大銀行不良放款比率不斷升高,若未來發生金融危機,這些銀行的不良資產恐將成為未爆彈。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