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老師月刊 2025/11月 第575期
在職場中,你或許覺得自己「不是不努力,只是提不起勁」,卻不明白這正是身心在悄悄示警。真正讓人持續前行的,不只是責任或薪水,而是被理解、被看見,以及持續獲得能量的「連結」。
皇冠雜誌 2025/6月 第856期
章魚超級聰明,但牠們並不害怕嘗試與失敗,懂得不斷變換策略,遇到困難靈活應變,才是真正的強者之道。
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 / 2025/6月 第226期
具備心理安全感的工作環境,可以提升團隊的士氣和績效。但何謂心理安全感,卻往往遭到誤解。本文具體說明6大常見誤解,包括誤以為心理安全感等同於友善、犧牲績效、工作有保障等,並提供相應的解決之道。
全球中央 2025/4月 第196期
霍夫曼說:「人類的工作將會被取代,不過是被會使用AI的其他人類取代。」人們該有的概念是成為使用AI的人,藉AI之助「去學習、去進行、去實現要做的事」。
張老師月刊 2025/4月 第568期
職場是合作與競爭並存的場域,衝突幾乎無可避免,若能以不同的策略應對不同的職場衝突,不僅可以和平落幕,還可能不打不相識,成為戰友。
張老師月刊 2025/4月 第568期
無論年齡與環境,學習皆能改變人生,唯有自律與勇氣,方能突破困境,追尋屬於自己的價值與未來。
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 2025/4月 第224期
如何運用績效評估來激勵員工,這是許多企業頭疼不已的問題。本文從員工視角來探討,他們如何看待敘述型、數字型、混合型的回饋意見,以及這種看法如何影響激勵效果、改進動力;最後提出4項實用的建議。
經理人月刊 2025/3月 第244期
PUA(pick up artist)原本指的是男性為搭訕、控制女性留在身邊,說服她們認為自己一無是處的心理操控手法;職場PUA則延伸其意,演變成在職場上,自己明明受到欺壓,卻被誘導這是「為自己好」。
商業周刊 2025/2月 第1944期
大缺工時代,加薪,將變成企業能否生存的關鍵嗎?
經理人月刊 2025/1月 第242期
歐盟及多國已在政策中明確要求進口產品須符合減碳規範,台灣以「2050年淨零轉型」為目標的政策方向不會改變。「徵收碳費」是2025年最關鍵的碳管制措施,台灣將跟隨國際腳步,邁入「碳有價」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