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四大指數持續創高,台股也創下28196.33的驚人高點,主要焦點依舊是AI伺服器及零組件,尤其近期焦點從記憶體連動到被動元件上漲,未來金融及塑化股或有間歇性補漲機會。 文●方亞申 最近美國企業公布財報及股價表現,與前周輝達、OpenAI、甲骨文、超微等形成「投資─需求─再投資」的AI永動機投資股價表現大震盪類似。
美主導金融市場從從容容 部分企業如德州儀器、網飛(Netflix)表現不如預期股價大跌;但企業獲利預估仍有近雙位數成長,四大指數再創歷史新高,記憶體美光、希捷以及韓日的三星、海力士、鎧俠股價依舊創高。未來一周美國重量級科技股如臉書、微軟、谷歌、亞馬遜及蘋果等將公布季報,且十月三十日聯準會開會,是否降息市場拭目以待。 還有十月三十一至十一月一日將在韓國召開APEC會議,川習預期將相會,台灣一定是談判籌碼之一,這一連串變數加上股市從四月以來上漲已超過五個月,的確令市場居高思危,所以指數大幅波動,大致上美股只要四大指數月線不破,在川普高喊關稅有利股市作多下,多頭趨勢不變。 近期不少AI公司大舉相互綑綁投資,臉書、微軟、谷歌、亞馬遜、蘋果公布財報後對後市相互投資進一步看法值得參考,目前很明顯的是鎖定AI基礎建設以及下一代AI晶片,能否延續科技股行情乃重中之重所在。 客觀來說,月底聯準會開會,先前主席已表示將停止從市場縮表,雖說九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反彈至三%,但一般預期將降息一碼,而川普以關稅威脅利誘國內外大廠回美國投資,的確有利美國資金水位提升;這次帶動景氣就是AI投資、運用所刺激,四月以前費半指數一度累計大跌超過二成,如今卻逆轉進而大漲四成,漲幅超過中、港,美國主導金融市場力量還是很強。 目前統計標普PE約達二三倍,距離近十年或更長期間平均值大約在十六至二○倍,高出不少;不過若有利條件,如利率下降、盈餘大幅上調,PE有可能向二五至三○倍甚至更高移動,所以說目前市場還不算太危險。 當然這次道瓊、標普、那指及費半創歷史新高,其中標普漲幅中科技七雄大約占有近四成左右推力貢獻,低總市值的英特爾及超微更是翻倍上漲。全球記憶體三大廠美光、三星、海力士今年以來也分別大漲一六○%、九二%及二○七%。這些個股續航力是否持續,將是焦點。而道瓊創高焦點在於金融股,包括高盛、摩根大通、花旗銀行等今年漲幅皆超過三成。 另一方面,以過去十年來看,那指十一月份上漲機率是一年當中最高,高達六九%,其次是十二月、一月及三月。費半也是十一月上漲機率最高,達八一.二五%,非常類似台股十二月上漲機率。至於標普,十二月以及十一月是一年中上漲機率前兩名,各高達七七.八%及七二.二%,也可以說十月底買進標普指數,至年底前勝率很高!選股自然是以表現最強勢者為主!市場擔心美國科技公司對AI是否真心投資?其實看看台灣出口就知道。
AI伺服器熱度不退 經濟部統計處公布九月外銷訂單金額為七○二.二億美元,年增三○%,不僅創下歷史新高,更是首度站上「七百億美元」,一舉成為「最強Q3」、「最強前三季」,二五全年外銷訂單也有望再刷新高。 據統計處預估,十月外銷訂單落在六八六億至七○六億美元,年增二三.七%至二七.三%,仍有望再站上七百億美元大關,持續在歷史高峰附近。主要接單貨品方面,這次優於預期是受到消費性電子產品及AI熱潮兩大挹注所產生。資通信產品受惠於人工智慧及雲端產業需求強勁,訂單金額為二三四.三億美元,較九月增三七.三%,較去年同月增三三%;電子產品因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等應用持續擴增,訂單金額為二七七.三億美元,較九月增十一.五%,較上年同月增四五.九%;雙雙拿下單月新高。台灣外銷訂單異常亮麗,主要就是拜AI之賜!且出貨中價格較高的GB300正加速提升,所以拉抬外銷訂單金額。 當然法人早就卡位AI伺服器供應鏈,包括CCL的台光電(2383)、台燿(6274)、聯茂(6213);交換器的智邦(2345);散熱的雙鴻(3324)、奇鋐(3017)、富世達(6805);機殼的勤誠(8210);電源供應的台達電(2308)、光寶科(2308)、良維(6290)、貿聯KY(3665);備用電源(BBU)的AES-KY(6781)、順達(3211)、新盛力(4931)等等。而上述供應鏈獲利幾乎都跟上股價上漲而表現亮眼。
兩家記憶體廠獲利轉強 AI記憶體所需的高頻寬記憶體(HBM)需求一樣火熱,但台灣沒有生產,好到海力士、三星及美光股價大漲,在高獲利吸引下,三大廠產能轉向HBM,原本電子產品所需的記憶體DDR4、DDR5產線被降低生產,但基本需求仍在,所以價格下半年以來價格大漲,南亞科(2408)、華邦電(2344)股價也大漲,連同模組大廠威剛(3260)、創見(2481)等獲利及股價也跳升。其中真正獲利延續力較強的應該是生產DDR大廠南亞科及華邦電,模組廠低價庫存終究有用完時候。市場已傳聞南亞科明年每月EPS有機會接近一元。所以後面將是南亞科獲利上升更快。而操作上宜注意,若是融資大增,就要小心。 AI伺服器持續升級,價格亦同,所以對零組件安全性要求勢必提高,即便漲價,組裝及下游買家應該都可接受,所以才會出現漲價潮,近一周則輪到被動元件,主要是GB300伺服器機櫃需要高規格的散熱、電量傳輸,相對也需要被動及保護元件。 AI伺服器的被動元件用量,更是遠超過傳統伺服器,其中占比最大的MLCC(積層陶瓷電容器),用量從約二千顆成長十倍至二萬顆以上,甚至輝達GB200NVL36的用量來到二三.四萬顆,NVL72更是高達四四.一萬顆。而且除了使用量大增,對規格的要求也更高,產值大幅提升。此外全球對AIPC需求,預估二八年出貨量達二億台,而每台AIPC的MLCC用量,較傳統PC增加八成。 除了MLCC外,為應對瞬間大電流放電需求,AI伺服器也會使用高容量的固態電容,此外對於電感、電阻的需求也同樣是倍數上升。還有各大CSP陸續開發更高等級的ASIC伺服器,甚至輝達下一代VeraRubin預計明年下半年接棒,以及AIPC/AI手機等邊緣AI裝置滲透率逐步提升等等,預期被動產業營運將走出谷底展開復甦。不過低階產品面臨對岸低價競爭,而高階產品又集中在全球少數幾家廠商手上,台灣被動元件業者,能實際打入AI伺服器且營比達到一定份額者其實為數不多。 其中主軸焦點就在龍頭國巨*(2327),就像電源供應主要焦點在台達電(2308)。國巨這幾年經過四次併購,特別一九年併購美國百年被動元件公司基美(Kemet),收購金額高達五百億台幣,成為國際第三大被動元件公司。基美主攻高階工控、汽車、5G等為主,鉭質電容全球市占率第一,MLCC市占率雖然只有二%,但多為高單價產品,平均產品每顆售價比國巨高二○倍。基美加入國巨集團後,國巨不只是晶片電阻市占第一,鉭質電容市占第一,MLCC市占率從十二%提高至十二至十五%,排名世界第三。近期又完成併購日商芝浦,完成溫度感測器拼圖,國巨價值已不同凡響,將是AI被動元件首選個股。 鉭質電容就因CSP廠將其應用在ASIC伺服器,成為供需翻盤的關鍵,導致價格上漲,成為被動元件漲價第一棒;電感則因銀價、銅價狂飆,形成價格上漲有利環境。國巨集團在全球被動元件地位將擠進前三名,自然也享受AI規格升級潮商機,總市值有進一步提升空間。
被動元件股被迫公布獲利 另外,鉭質電解電容及鋁質電解電容等固態電容廠商,高功率電源系統需求推升固態電容出貨,都將受惠GB300伺服器出貨上升。日電貿(3090)則是代理全球最大的鋁質電解電容廠商日本佳美工NipponChemicon的產品,也代理Panasonic以及美國大廠AVX鉭質電容及韓國大廠Samsung與日本大廠Kyocera等知名品牌零組件,預估全年EPS有機會挑戰五元,股價距離歷史高點一○三元不遠,姿態相當高。 此外,不少被動元件族群被迫公布九月獲利,以全球第五大鋁電廠立隆電(2472)自結獲利最為突出,稅後純益一.二四億元,年增五六%,每股稅後純益○.七五元,上半年加計九月獲利已達三.六五元,依此營收持續上升,法人估立隆全年將挑戰七元,可望連續第六年獲利逾半個股本。目前PE約十五倍。 另外,受惠於AI伺服器電源測試與半導體量測設備需求強勁,以台達電、光寶科為客戶的致茂(2360),因為AI資料中心電力系統升級正推動測試設備內容含量提升,包括並聯測試、主動放電迴路與雙向直流電源設計等新功能,預期將推升設備單價。同時,Rubin架構GPU功耗上看二.三千瓦,將推升SLT與Metrology設備升級週期,帶動致茂半導體業務營收放量。此外,BBU與超級電容導入也帶來新的充放電測試需求,法人評估市場目前對致茂PowerTesting業務的成長潛力仍低估,致茂上半年EPS九.六七元,預估全年有機會向二三至二五元推升,PE不到二五倍,可以列為追蹤目標。 至於AI伺服器下游組裝大廠,這次鴻海(2317)率先突破近十餘年來新高,預估今年每股挑戰十五元,明年將更好;有鴻海創高,緯創集團的緯穎(6669)也創新高,預計緯創(3231)以及廣達(2382)也有機會創高。 不少電子元件都因為AI伺服器發展技術拉升而需求湧現,股價輪流上漲。而原先的供應鏈股價拉回同樣可留意,近期包括台光電、金像電(2368)、高技(5439)、智邦、AES-KY、順達等,股價領先回檔至季線附近,正蓄勢另一波攻擊。台光電是四月以來最先上漲的是AI伺服器供應鏈,其次是智邦、金像電、高技等。以台灣外銷訂單持續熱絡,AI伺服器出貨趨勢不變,預計輪漲走勢將不變。當然要注意融資,若是回檔或上漲融資減少,則有利持續上攻;相反的若是反向增加,那麼整理時間將拉長了…
閱讀完整內容本文摘錄自
瘋狗浪行情 高還要更高
先探投資週刊
2025/10月 第2376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