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黃仁勳未來10年大布局

全球第一本黃仁勳授權傳記重磅問世

解密黃仁勳 未來10年大布局



台灣出身的輝達創辦人黃仁勳,以其獨特的領導風格與黑皮衣形象,風靡全球!他憑藉30年的堅持與遠見,將輝達從沒沒無聞的公司,推向全球AI產業巔峰。

近期,「天下文化」出版全球首部黃仁勳授權傳記,作者史帝芬.維特更接受《遠見》獨家專訪,披露黃仁勳創業初期的艱辛、技術突破與獨到的管理哲學,揭示他以「不服輸」的精神,推動輝達改變世界。

黃仁勳年輕時靠著餐廳打工鍛鍊毅力,結合敏銳洞察與堅韌意志創立輝達,突破技術障礙,引領AI邁向高峰。他的領導融合謙遜、完美主義與效率至上,並以無比的熱情激勵團隊。

超摩爾時代來臨,黃仁勳如何布局未來10年?台灣能否搶搭「輝達紅利」,再創新一波經濟榮景?《遠見》帶你深入探索這位AI造局者,解密你不知道的黃仁勳。

企畫/林讓均、陳育晟、魏鑫陽 撰文/陳育晟 責任編輯/劉宗翰 責任美編/李健邦


▲身價達新台幣4兆元的黃仁勳,所到之處都引起騷動。為了保護安全,他也每年斥資7000萬元聘雇保鑣小隊。(蘇義傑 攝)

黃仁勳
出生/1963年(台灣)
職銜/ NVIDIA共同創辦人及執行長;工業技術研究院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學歷/奧勒岡州立大學(學士、榮譽博士)、史丹佛大學(碩士)
配偶/洛麗·米爾斯·黃(Lori Mills Huang)
兒女/1女1子

農曆春節前夕週末,台北寒風料峭,但一家傳統台菜餐廳外頭,卻擠滿媒體和粉絲。

元月18日,輝達(NVIDIA)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宴請國內36位供應鏈伙伴。在他登高一呼下,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鴻海董事長劉揚偉等身價加總近兆元的大老闆皆親自與會。每回返台都有能耐召喚供應鏈大咖、來場「兆元宴」,黃仁勳儼然已是深獲台廠供應鏈擁護的「AI武林盟主」。

「很多台廠願意為黃仁勳賭一把!」騰旭投資長程正樺觀察,早期輝達產品因為想法、架構獨一無二、前無來者可循,得苦求供應商,對方才肯幫忙製造生產;但近兩年輝達爆紅後情勢逆轉,反倒是供應商爭相投靠,願意為輝達擴廠、生產、測試,甚至自行吸收前期成本,只為能和黃仁勳合作。

當日「兆元宴」用完餐後,36位董總到餐廳門口合影。只見黃仁勳指揮安排拍照隊形,還調侃魏哲家,「如果他蹲下,可能會起不來,」而後,他率領六位董總蹲下,自嘲「前面這排有運動」,再次完成一張價值連城的台灣科技大咖群像合影。

不難看出,在看似複雜、矛盾的情勢間精準拿捏,是黃仁勳特有的人格特質。這種特質,讓他帶領輝達從兩度瀕臨破產的企業,一路茁壯成長、乘著AI風潮而起,並在2024年數度打敗蘋果、微軟,躍為全球市值第一、突破3兆美元的超級企業,一舉一動都攸關人類科技文明的未來。


台灣vs.美國
9歲赴美,洗碗工拚成科技巨擘

起落於各種矛盾間的傳奇人生,從黃仁勳兒時掀開序幕。出生台灣的他9歲移居美國,在當地落地生根,1984、1992年分別在奧勒岡州立大學、史丹佛大學取得電機工程學士、電子工程碩士。

讓黃仁勳從羞澀、不擅言辭的「台灣囝仔」成為道地美國人的關鍵,在於他青少年時期打工的餐廳Danny’s。黃仁勳從洗碗工開始做起,總比別人更勤奮的他,很快得到店經理賞識,升級為外場服務生,學會在和顧客的寒暄間賺取小費。

然而,即便已是影響力無遠弗屆的科技巨擘,但黃仁勳認為,自己仍保有局外人的視野:「在內心深處,你永遠是個移民。」「我心裡一直覺得自己是台灣囝仔,」他如此告訴《黃仁勳傳》作者維特(Stephen Witt)。

一位輝達員工觀察,或許是因為這層生命體驗,使他始終對台灣有特殊的情感認同,更對認真工作的「匠人精神」保有一分尊敬。從通化夜市擺攤超過40年,讓黃仁勳「就是想看她成功」的「水果女士」,還有御用髮型師Ray身上都看得見。

此外,台灣與華人文化也藏在黃仁勳的DNA,像他經常「發紅包」,此次春節前的旋風來台行程倉促,仍不忘對夜市老闆娘、店家、隨行人員、座車司機大送紅包,展現特有的親切人情味。

工程師vs.商人
慣性思考,「第一原理」洞悉未來

近年,黃仁勳每回出現在輝達G T C 大會、COMPUTEX等年度展會或大型演講中,總是把場面烘托得像是熱力四射的演唱會,以招牌皮衣登場的他一現身就引爆全場掌聲,架式堪稱搖滾巨星。然而談起創新產品,他又是一位妙語如珠的超級業務員。如此萬眾矚目的魅力,令人很難相信「黃仁勳認為自己極其普通」,而且每回上台前,他一定在幕後焦慮踱步、緊張等待出場的那一刻。

「他在成為商人以前,先是一位工程師,而且一直以工程師的方式在思考!」維特形容,黃仁勳以「工程師」身分為榮,而且習慣以「第一原理」來分析客觀現況、據此決策,就比如工程師總先觀察眼前的電路可以有哪些突破,並從基本原則推論出盡可能遠的未來。

這樣的思考慣性,可追溯到黃仁勳的初期職涯。大學畢業後,他先後加入超微(AMD)、巨積(LSI),擔任微處理器硬體工程師、核心硬體設計總監,時常從早上7點一路工作到晚上9點才下班。

巨積時期,他會利用類比電路模擬程式SPICE把電路性能推到別人認為不可能的極限。當客戶想要新功能時,多數工程師會說「不可能」,但黃仁勳卻關注問題本身:「讓我看看能夠做些什麼。」

他會花好幾個小時測試模擬程式,重新排列元件清單,只為實現客戶想要功能。但他判斷力也很強,只要看出問題複雜到某一程度,無法再有突破,就會斷然改變方向,不會戀棧既有收穫。1993年創立輝達後,黃仁勳對技術的重視並未隨著身兼創辦人、執行長而有所鬆懈。

獲選輝達「台灣新創鏈結計畫」的紡織解決方案新創NunoX執行長謝賀祥,在創業前曾在科技大廠任職,並與輝達共同開發新品。當時,輝達正陷入低潮,原因是2006年開發CUDA(統一運算架構),試圖讓GPU(圖形處理器)不再只能進行圖像處理,而能處理大量平行運算資料,一般軟體程式語言開發者也能使用。

然而,這個想法並未獲得青睞。輝達只能不斷投入資源改善平台環境,但高昂成本侵蝕公司獲利,股東們希望黃仁勳可改往提高盈利的方向前進。但黃仁勳深信,加速運算的時機已經成熟,堅持續推CUDA發展,同時因應手機、平板電腦等行動裝置飛速成長,也另闢戰場推出Tegra系列處理器。

「可惜Tegra叫好不叫座,」謝賀祥回憶,面對高通等強敵環伺,輝達在手機晶片市占率一度爬上第五。但黃仁勳發現手機市場已陷紅海,果斷退出,並轉向利潤更高、具有神經網路處理器的新型電腦,成為當前AI盛世的基礎。維特觀察,黃仁勳在每一個科技典範轉移時刻看似賭上所有身家,「但絕非賭徒」,他所有決策均經縝密計算,而背後是超過40年的技術累積。


嚴厲治軍vs.暖心老闆
用怒斥代替解雇,懷抱使命感

就在推動CUDA的過程中,2008年輝達發生「焊點門」危機,不只股票暴跌、市值在六年內蒸發九成,還創下輝達1999年上市以來首度虧損紀錄。

這個讓輝達難堪的事件,始於2006年底,遊戲玩家抱怨輝達的GPU才使用幾週就不能用了。當輝達坦承不諱,各大遊戲論壇已充斥陰謀論。

發文者指出,輝達晶片焊接到底下電路板散熱器接觸的焊點(bump)有問題,因為焊點太小、品質不佳,使晶片過熱,最終導致故障。

「焊點門」災情慘重,玩家紛紛轉投輝達競爭對手。黃仁勳快刀斬亂麻,火速拿出兩億美元用於客戶退款,輝達當年利潤就此一筆勾銷。

後來在輝達餐廳舉行的會議中,黃仁勳宛如一位暴怒的將軍,對該位晶片設計師發火,一罵將近兩小時,幾乎是他有史以來咆哮最大聲的一次,150位主管沿著牆排排站,看著他被黃仁勳「折磨」。

但這位架構工程師並未被炒魷魚。輝達資深硬體工程師哈勒佩特(Sameer Halepete)觀察,黃仁勳很少因為執行層面問題做出人事變動,因為他很清楚,只要士氣受到一點打擊,都會讓人不敢冒險創新。哈勒佩特推測,黃仁勳是用發飆、怒斥來代替解雇。「他會罵你,對你咆哮──,但他永遠不會叫你走。」

黃仁勳最愛皮衣品牌,也有矛盾特質

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辦的消費性電子展(CES)開幕演講中,黃仁勳穿著全新皮衣登場,並幽默問台下觀眾,「喜歡我的新夾克嗎?」

這件皮衣,來自黃仁勳最愛的設計師湯姆.福特(Tom Ford)。國際數位時尚論壇(DigiFashion Forum)創辦人林青樺分析,福特出身美國德州,卻以美國設計師之姿接掌歐洲百年精品古馳(Gucci),並將一度瀕臨破產的古馳,整頓為年營收逾40億美元的時尚帝國。

福特以鮮明特色,卻細膩不流俗的上流社會風格,翻轉世人對美國時尚的印象。2008年更執導《摯愛無盡》(A Single Man)電影,榮獲多項大獎肯定,「開拓者」性格,與黃仁勳有幾分相似,也難怪皮衣設計能獲其青睞。

黃仁勳大約從2015年定調其個人衣著風格,據說由其妻女操刀。自此以同系列的黑衣黑褲與皮衣造型現身,是自蘋果執行長賈伯斯以來,首位擁有個人化一致性造型標幟的科技業巨頭。(陳育晟)
閱讀完整內容
遠見雜誌2025/2月 第464期

本文摘錄自‎

解密黃仁勳未來10年大布局

遠見雜誌

2025/2月 第46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