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天 D-DAY 偏多操作


90天 D-DAY 偏多操作


精選12家實施庫藏股績優好公司 90天關稅豁免 台股到處黃金股

川普宣布90天緩課對等關稅,加上國安基金護盤,台股加權指數迅速自低點反彈逾2500點,能不能開始回補4月7日跳空下跌的缺口,是一個觀察重點,而每天上漲家數是否持續大於下跌家數,也是反彈續航力的考驗。

目前急單搶運成為顯學,要用90天出完一年的貨!而盤點川普豁免清單,跌深AI與CPO股展開絕地反攻。而本波已宣布實施庫藏股的公司,率先展現自信與實力,本期封面故事特選出12檔績優企業,供投資人參考。

文.張興華 圖.達志影像

川普政府4月2日(美國時間)宣布對加拿大、墨西哥以外的185個國家課徵10-50%關稅,美股四大指數連2日重挫,對台課徵32%對等關稅,亦重挫7日開盤的台股,以連3日下挫共計3906.46跌點,造成台股市場人心惶惶,政府亦提前啟動國安基金於9日進場護盤,但仍不敵市場信心潰散式的殺盤,當日指數下跌1068.19點,成交量爆出5666.07億元,創歷史第6大。所幸,美股止跌,台股指數也呈現止穩現象,後續影響台股的重大關鍵便是晶片關稅與20類的智慧型手機與電腦、筆電的關稅稅率了。

國安基金進場穩定市場信心

國安基金進場護盤對台股已展現安定市場信心的作用,即便14日台股開盤受美針對智慧型手機、電腦、筆電及平板顯示器,以及半導體設備、積體電路晶片等20類產品,可獲關稅豁免的假消息而呈現開高走勢,隨後盤中證實前述為假消息,導致指數反轉直下,但市場經歷了川普關稅政策反覆不定的震撼教育洗禮,及有國安基金護盤做後盾,市場投資人心裡的恐慌性指數已經下降,台股加權指數下跌幅度也跟著縮小。

國內券商法人指出,台股屬於淺碟型市場,容易受到外部因素影響,尤其是美股,畢竟台股扮演美國大型科技股的供應鏈角色,因此,不單是美股中大型科技股營收獲利及漲跌牽動台股,包括國際經濟情勢變化、地緣政治因素影響等經濟性或非經濟性因素等,都可能對台股造成波動,本次川普關稅2.0政策,早在川普競選期間所提出的經濟訴求及關稅主張,就已經對台股造成影響。

人棄我取還是把握人道走廊

川普4月2日公布對台施行的對等關稅確認32%,直接重創台股,畢竟台灣以出口為導向,出口占整體GDP比重達6成以上,主要的出口產品項目,又以電子零組件、資通與視聽產品為主。因此,32%對等關稅對台灣造成的衝擊層面相當廣泛,且台灣產業的中小型企業占比更達98%,美國的對等關稅一旦施行,這些以輸美為主的中小型企業更是岌岌可危。

但美對台的32%對等關稅公布的同時,仍給予90天的寬限緩衝期,面對超出原本預期關稅稅率的政府高層決策會議決定,不採行立即報復措施,並於90日的緩衝期內爭取與美進行關稅項目的協商。而台灣的經貿談判團也於11日與美方進行首次面對面的視訊會議,台、美雙邊已就對等關稅、非關稅貿易障礙,以及出口管制在內的其他多項經貿議題進行意見交換。

32%對等關稅的90天緩衝期,台股市場看法相當兩極化,一派的人認為在國安基金備好銀彈進場護盤,台股有支撐力道可以順勢搭便車搶短,另一派則是把90天緩衝期,當作是出脫持股變現的逃命通道。


4月底前談判結果趨於明朗化

券商法人表示,現階段台股操作不必過度悲觀,畢竟在90天的緩衝期期間,川普的關稅政策向來都是反覆不定,不到最後看不到最終的決定。目前政府已與美方進行初步的洽談,後續還有下一輪的談判,且預估在4月底前談判結果就趨於明朗化。

現階段政府除了啟動5000億元的國安基金護盤機制外,還打算把國安基金規模加到1兆元,同時又延長限空令至18日止。對於可能受對等關稅衝擊的產業,也分別與產業進行座談,藉以了解產業的因應與解決之道,目前行政院已計畫增列880億元的預算,作為因應國內產業因關稅提高造成的損失。

台股在這90天的緩衝期間,有政府政策的支持與國安基金力挺,應可望逐步消化關稅的衝擊力,且截至15日止的美股與台股走勢,已大致呈現止跌反彈的走勢。

目前台股走勢還不是逃命波

法人表示,就技術面分析,台股自7日起連3日下挫加權指數最低至17391.76點,後於10日起連2日反彈,且11日收盤紅K棒已高過8、9兩日的黑K頂部,顯示大盤指數於19000點已有支撐。加上台股連3日大跌超過3900餘點,市場融資餘額也由2日的近3000億元,降至14日的2128億元,大減860.13億元。加上外資於台指期未平空倉口數,也再3月28日的高點36697口,縮減至15日的22398口,在融資浮額清洗後降低及外資未平空倉數減少時,即是台股反彈的開始。

外資券商研究機構法人指出,台股現階段融資浮額清洗後,大盤指數底部已現,且新台幣近日走勢未貶反升,顯示外資並未撤離台股,且持續在台股中進行佈局,從外資15日的賣超金額降至4.89億元,較前一日減少181.38億元,便可得印證。

所以目前台股看不出有出脱持股的逃命潮現象,加上台股先前大跌的第二、三日,不少散戶更是在台積電(2330)與鴻海(2317)股價破底的時機,以零股交易方式搶進,形成這2檔個股零股交易分別創下230萬股及187萬股的巨量。


受惠急單搶運個股將大賺一筆

外資法人表示,受關稅因素影響,目前美科技大廠掀起下急單的搶運潮,包括手機、電腦、筆電等台股供應鏈族群,接單應接不暇,就連海運貨櫃也傳出滿倉,目前美國航線運價亦計畫再調高運價因應。目前,投資人操作除了可配合國安基金護盤的主要電子、金控及傳產權值股外,電腦代工族群股,也將是這波緩衝期急單效應受惠的標的股,如廣達(2382)、華碩(2357)、緯創(3231)、台達電(2308)、英業達(2356)、仁寶(2324)等,以及蘋概族群股,如鴻海(2317)、華通(2313)、鴻準(2354)、欣興(3037)、日月光(3711)等,且前述個股第二季營收可望有2位數的成長。

而貨櫃三雄長榮(2603)、陽明(2609)及萬海(2615),也在這波搶運潮中,呈現營收淡季不淡的榮景,估第二季營收將呈現倍增,估計今年前半年的貨運量有機會接近全年的運輸量。 閱讀完整內容
理財周刊2025/4月 第1286期

本文摘錄自‎

90天 D-DAY 偏多操作

理財周刊

2025/4月 第128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