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餐機器人 改寫餐飲商模規則

三大不划算策略



從「自找麻煩」找出新商模,甲電國際從卡拉OK夕陽產業轉身,以服務型機器人牢牢抓住餐飲的利基,端出台灣餐飲七成市占率。甲電總經理任介卿表示,他以近乎偏執的服務精神,將「最麻煩的事」,變成最穩固的護城河。

採訪、攝影/吳俊毅圖/甲電國際

走進人聲鼎沸的餐廳,不再只是服務生忙碌穿梭著,還有一台又一台面帶微笑又可愛的「貓咪機器人」在餐桌間靈活穿行。他們不僅送餐,螢幕還會變換各式外觀,說客語、講韓文,並能為壽星唱生日快樂歌。這樣的場景,相信已是許多消費者熟悉的用餐日常。

一場疫情,改變許多職場工作模式,也讓台灣餐飲產業的勞動力結構出現遷移。根據台灣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統計,全台外送人口從2019年的4.5萬、2020年8.7萬、2021年的10.2萬,2022年已增至14.5萬人。足足十萬就業人口的轉移,牽動出餐飲、旅宿以及製造業人才出走的難題。

為了解決缺工困境,餐飲業加速推動服務型機器人落地成為即戰力,背後的推手,即是來自卡拉OK產業的沙場老將──甲電國際總經理任介卿。


▲甲電國際總經理任介卿以服務型機器人抓住餐飲利基,端出台灣餐飲七成市占率。

外送人員數字找商機
切入餐飲機器人賽道


任介卿早先在2012年加入老品牌點歌機公司「金嗓電腦科技」,經市調發現客戶年齡層多為60多歲的樂齡者。當時他意識到必須讓客戶年齡層下調,否則「金嗓」這塊金字招牌,恐怕會迎來黯淡前景。2017年,他推出「移動式多功能點歌機」,暢銷數萬台。儘管如此,任介卿心裡清楚,這只是延緩產業的衰退,過去年銷十幾萬台的輝煌年代已無法重返。金嗓必須轉型找到全新出路,「甲電」因而誕生。

一開始,「甲電」瞄準了新能源,切入軟包鋰電池產業,甚至已經找到合作夥伴,卻遇上工廠失火等問題就此停擺。直至2021年,甲電另尋新方向,決定投入「服務型機器人」。經過數年時間,甲電國際代理的「送餐機器人」,在餐飲場域的市占率突破七成,全台銷售超過1,500台。

甲電的轉型成果,來自敏銳的市場洞察。任介卿從勞動部數據中,判斷勞動力市場出現板塊移動,自2019年外送平台從業人口從4.5萬人,至疫情高峰期,一度攀升至14.5萬人。「這十萬人從哪裡來?大部分可能來自餐飲和旅遊業。」面對服務業勞動力的出走,當疫情解封後原有人力卻不復返,將造成餐飲業大量的勞動缺口。

「當時我判斷,餐廳再次開門營業後,悶壞的台灣人一定會報復性消費,但『員工』可能回不去了。」他斷定,服務型機器人將從「提升效率」的附加品,轉變為「維持營運」的必需品。2021年,甲電正式切入服務型機器人賽道。一個從未涉足高科技領域的團隊,如何說服市場買單?「當時很多人質疑,賣卡拉OK的,怎麼會懂機器人?」面對質疑,任介卿選擇以困難、卻也最有效的路徑:證明自己比技術型對手更懂「服務」的真諦。

三大不划算策略
成功搶下七成市占率


面對各家廠商產品規格、硬體差別不大的服務型機器人,任介卿表示,真正的競爭力在於硬體外的「價值主張」。甲電透過三大「不划算」的商業模式,建構七成市占率的護城河。

策略1:極致服務,建立市場口碑

深夜操作高空作業車,只為一場不保證成交的測試。為了開拓市場,甲電執行過許多不可能的任務。其中,最令任介卿印象深刻的即是挑高八米天花板的婚宴會館,使服務型機器人難以定位。為此,甲電團隊趁著在深夜打烊時段操作高空作業車,在三層樓高的天花板貼定位輔助,只求機器人「不迷航」。

「在高空作業時,平台還會晃,同仁還是克服恐懼,只為了一場不保證成交的測試。」經試營運七個月後,客戶最終選擇不導入。即便如此,任介卿認為這次經驗不是挫折,而是顯現甲電極致的服務品質,更迎來口碑與信任,成為往後走向龍頭位置的關鍵。

策略2:敢於投入、打開市場,成為領導品牌

豪擲千金投資,成為大型餐飲連鎖關鍵供應商。

對新品牌而言,取得指標性客戶的訂單,價值遠超乎一般客戶。任介卿表示,打進王品集團,無疑是甲電的里程碑,但同時也是考驗。當時,王品集團提出對全台幾十家分店進行「同步測試」時,甲電陷入成本與業績的兩難:是否要在未獲得採購承諾的前提下,提供價值數百萬的全新機器與龐大的人力支援?「這是一場豪賭!如果最後接單不成,這幾十台試營運的機器就全都變舊品了。」任介卿坦言,「我甚至詢問供應商,全世界有誰敢這樣做?」這場豪賭背後,是因為他深知,一旦能成功打入王品體系,就能在餐飲行業中樹立標竿與信心。

甲電最終決定投入,並獲得了訂單。經過這次規模性的導入,甲電積累出應對大型連鎖體系複雜需求的實戰經驗,從而形成「堅固」的競爭壁壘。為了支撐這種「重服務」模式,甲電在北中南設立直營服務據點,並在台中自建倉儲總部,以確保服務的即時性。

策略3:深度客製化,創造產品的品牌溢價

在標準化硬體構成的服務型機器人市場中,甲電透過「客製化」服務,創造出差異化。

外型客製化

穿上制服的機器人,更有品牌歸屬感,這也是甲電積極完成客製化使命的宗旨之一,讓客戶滿意,增加服務體驗。例如,為六堆伙房打造客家花布外觀、滿足小琉球餐廳想要的「腹肌比基尼」貓咪機器人,甲電將自己從一個「設備代理商」,轉變為「品牌服務體驗的共同創造者」。

語音客製化

當六堆伙房希望機器人能說客家話時,甲電聘請知名配音員王瑞芹(花媽、美芽等知名動畫人物的配音員)擔任顧問,組建專業團隊,錄製高品質的語音包。「要做,就要做到最好。」任介卿的堅持,強化客戶的黏著度,也讓甲電得以跳脫低毛利的價格戰泥淖,獲取「服務」所帶來的品牌溢價。他表示,「甲電將一台功能性的機器,提升為承載品牌文化、創造顧客滿意的媒介。」


閱讀完整內容
能力雜誌2025/7月 第833期

本文摘錄自‎

送餐機器人 改寫餐飲商模規則

能力雜誌

2025/7月 第8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