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VR、AR、XR、NFT 科技驅動美國文創經濟產業

科技與永續翻轉文化產業


從AI生成藝術、VR沉浸式體驗到XR教育應用,以及消費端對ESG的重視,文化創意產業正迎來一場由科技與價值觀驅動的變革。面對新世代消費族群,若掌握創新工具與綠色設計思維,將引領文創產業走向新局。

文■洛杉磯台灣貿易中心 圖■達志影像


▲從AI、VR到ESG新興議題,技術與價值觀的融合正重塑娛樂與零售產業版圖。

根據普華永道(PwC)最新報告,2023年全球娛樂與媒體產業總營收突破2兆8,000億美元,並預測將以年複合成長率(CAGR)3.9%的速度持續擴張,至2028年將超越3兆4,000億美元。其中,美國市場以43%的市占率居全球之冠,凸顯其文化創意產業在全球市場的主導地位。

在這場產業變革中,科技正扮演關鍵推手。從AI、VR到ESG新興議題,技術與價值觀的融合正重塑娛樂與零售產業版圖。通訊技術日益進化,推動市場邁向更沉浸式的體驗模式。調查顯示,高達71%的消費者偏好更具互動與沉浸感的購物體驗,促使VR、AR、XR技術與AI生成藝術成為未來零售的新支柱。無論是透過AR試戴飾品,或使用虛擬實境預覽家具擺設,都讓線上購物更具可信度與決策效率。

如在美國禮品市場,AI技術的導入也正加速個人化與選品效率。許多業者利用大數據分析消費者的歷史紀錄與喜好,在極短時間內提供精準推薦,讓消費者快速找到最適合的禮物,進一步提升購物滿意度與品牌黏著度。


▲藝術家Anyma 在拉斯維加斯 Sphere 場館的震撼演出,結合前沿的AI視覺藝術和沉浸式效果,為觀眾帶來前所未有的音樂與視覺體驗。

AI、ESG雙引擎驅動
文創產業迎來沉浸式革命


AI技術正加速文化創意產業的創新應用,不僅提升影像、音樂等內容創作效率,更透過即時生成與個性化推薦,推動科技與藝術深度結合。從AI生成藝術進軍NFT市場,到內容生成工具協助電影、音樂與遊戲開發,皆展現出新興技術對創作流程與商業模式的重塑力。同時,結合XR的沉浸式展演也為觀眾帶來前所未有的互動體驗,開啟文化內容呈現的嶄新想像。

在消費端,數位轉型與環保意識雙軌並進。2024年美國行動購物支出計將達1,281億美元,占整體消費超過5成,顯示行動消費已成新主流。青年世代對數位娛樂與個性化體驗的高度偏好,驅動文化創意市場持續轉型。另一方面,逾6成美國消費者願意為可持續產品支付更高價格,也促使品牌導入環保材質與碳中和設計。

自2023年起,美國禮品業者加速導入ESG理念,不僅選用生物可分解包裝與無塑材料,亦推動舊包裝回收機制,打造符合永續價值的產品路徑。科技創新與永續發展正成為文化創意產業未來的雙重驅動力。面對AI、NFT、沉浸式購物與綠色設計等趨勢,唯有掌握技術、回應價值,品牌方能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

沉浸式的未來
AI、NFT與VR重塑體驗


從藝術表演到線上購物,科技正重新定義我們如何感受世界。近期電子音樂藝術家Anyma在拉斯維加斯的沉浸式場館Sphere,帶來一場突破性的AI演出震撼全球。他結合AI生成影像、虛擬角色與3D動畫,讓視覺畫面隨音樂節奏與觀眾情緒即時變化,打造出前所未有的多感官體驗。這場表演不僅是音樂會,更是一場以AI為引擎的動態藝術展演。

在這類新型場館中,AI技術扮演感官導演的角色。透過即時數據分析,影像可根據現場氣氛自動調整光影與色彩,甚至影響燈光、音效與視覺節奏,使表演者與觀眾形成互動迴路。觀眾不再只是被動的欣賞者,而成為沉浸情境中的一份子,科技與藝術在此實現深度融合。

這股沉浸式科技潮流,也延伸到NFT與電商產業。原本僅存在於虛擬世界的NFT藝術,如今逐步走入實體空間。以西雅圖NFT博物館為例,館內設置超過30面高解析螢幕,讓觀眾能身歷其境地欣賞數位創作。這種虛實融合趨勢,正悄然改寫藝術的呈現與體驗模式。

而在消費場景中,3D建模、VR與AR等技術也正改變線上購物的面貌。透過360度商品展示、AR試戴與虛擬家具預覽,消費者得以跨越螢幕限制,進行更真實的互動式體驗。VR購物甚至模擬實體逛街的流程,讓購物兼具便利與臨場感。對跨境電商而言,不僅提升產品轉換率,更突破語言與地域的障礙,拓展全球市場的互動邊界。

從展演到零售,科技正讓虛擬成為現實的一部分,並為娛樂與商業注入前所未有的沉浸魅力。


▲透過虛擬實境(VR)技術,選擇衣服的尺寸與顏色,並透過 3D 模型即時試穿,提升購物體驗的真實感。

XR教育崛起
產業轉型到教室進化


隨著消費者對企業社會責任與可持續發展的關注日益提升,文化創意產業正積極融入ESG理念,並透過科技創新拓展應用場域,教育正是其中成長最快的領域之一。根據VR/AR協會數據,全球XR(延展實境)與元宇宙教育市場規模已達250億美元,並以每年46%的速度快速擴張。其中美國市場占據三分之一,預估將從2024年的10億美元成長至2030年的83億美元,展現強勁潛力。

根據Statista調查,有高達70%的教師希望將AR與VR技術納入課堂教學,提升學生對課程的興趣與參與度。沉浸式學習不僅讓學生「親臨現場」,還能根據個別興趣、能力與學習進度,實現教學內容的個性化調整,提升理解與記憶效果。在美國已有82%的大學生與58%的高中生使用AI進行學習,反映教育市場對新技術的高接受度,也為科技導入教育鋪平道路。


▲美國教育數位化的趨勢,透過AR(擴增實境)技術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

技術革新也深入小學教育。以德州奧斯汀的「Zoocade全息動物園」為例,該園區透過3D全息投影展示動物生態,減少對活體動物的依賴,也讓學生透過高度互動化學習,加深對環境與生物多樣性的理解。此類教育模式亦具備高度永續價值,對生態教育與文化素養的培養形成雙重助力。

當Z世代與α世代逐步成為學習主體,教育模式也正經歷從傳統向科技驅動的轉變。互動式學習平臺與沉浸式內容使年輕世代更容易吸收資訊,縮短知識落差,同時也加強對環境永續與社會議題的關注。

整體而言,美國文化創意產業正處於技術創新與永續意識並進的關鍵時刻。面對教育科技、綠色設計與消費價值觀轉變的多重交會,業者若能積極導入創新工具、擁抱ESG思維,將有機會在未來文化與經濟版圖中占據關鍵位置。 閱讀完整內容
《經貿透視》2025/7月 第673期

本文摘錄自‎

AI、VR、AR、XR、NFT科技驅動美國文創經濟產業

《經貿透視》

2025/7月 第67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