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執行長
美國政府帶頭加速發展數位資產,幣安執行長鄧偉政也一改低調作風,來台大規模宣傳,並透過與台美官員同台,釋出有意進軍台灣市場的訊號。 文/洪綾襄 「現在正是美台攜手合作發展數位資產的關鍵時刻,」美國在台協會(AIT)代理商務組副組長杜杰夫(Jeff Dutton)在七月九日出席「台灣鏈接世界」論壇時表示,隨著美國與台灣同步推動數位資產監理框架,美國企業將能以其成熟的法律遵循與先進技術,與台灣金融機構攜手合作,打造出「值得全球借鏡的數位資產最佳實務模式」。

▲彭世杰/攝
Profile 鄧偉政(圖) 出生:1970年 現職:幣安全球執行長 經歷:新加坡MAS企業金融總監、新加坡交易所法遵長、阿布達比全球市場執行長 學歷: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會計系、西澳大學應用金融碩士
臨危接棒 挺過監管壓力 杜杰夫的談話顯示美方對發展虛擬資產產業的高度企圖。他指出,美國總統川普一上任就簽署《強化美國數位金融科技領導地位》的行政命令,並將比特幣等數位資產納入「美國數位資產儲備庫」(UDAS)。「我深信,台美業者能攜手打造一個更強韌、更安全,並具創新動能的數位資產生態體系。」 論壇由全球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Binance)主辦,執行長鄧偉政就坐在台下,全程專注聆聽。他過去幾年已來台十幾次,但均為低調拜會行程,直到今年,幣安才在台首度舉辦大型公開論壇,透露出鄧偉政對台灣市場已從觀察轉為行動,未來隨著穩定幣與數位資產的熱潮,可能已有具體想法。 儘管幣安創辦人趙長鵬十歲就移民加拿大,但幣安畢竟是在中國創立;再加上曾遭美國政府指控涉嫌違反美國網路安全與證券交易法規,形象具爭議。二○二三年十一月,趙長鵬選擇認罪,支付高額罰金後請辭下台,由二一年才加入幣安的鄧偉政臨危受命,出任執行長。當時幣圈市場都在問:「他是誰?憑什麼?」 但鄧偉政的確帶著讓幣安挺過市場波動與監管壓力,加速走向合規之路。從二二年以來,幣安就積極轉型,從一家無國籍、無總部、無法可管的交易所,迄今已陸續取得二十一個國家的監管許可。連不丹國王都直接在幣安上買比特幣、投入水力發電挖礦,作為國家儲備,現在不丹王國的比特幣儲備量已是全球第五大,超越薩爾瓦多。 此外,幣安也透過金融犯罪合規部門積極與法務單位合作,在台灣就曾協助檢調偵查「創意私房」和「學霸毒梟」林睿庠等大案。今年五月底,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更主動撤銷對幣安及趙長鵬的民事訴訟,顯示美國監管機構對加密貨幣產業監管態度的重大轉變,也難怪鄧偉政敢自豪地說:「幣安是通過最多政府考驗的國際型交易所。」

▲美國在台協會官員杜杰夫期待美台合作做大虛擬資產業。洪綾襄/攝
盤點前景 RWA具潛力 「我在加入幣安之前,當了二十五年的監理官。」論壇上,身形高挺瘦削的鄧偉政雖然配合活動,穿上印有醒目「Binance」字樣的設計T恤,卻仍流露著典型新加坡政務官的穩重氣質。他善於聆聽,更願意不厭其煩地和外界溝通,甚至還是個非常保守的投資者。「我只買現貨,而且都是長期投資。」 鄧偉政透露,他大學一畢業就加入新加坡金管局(MAS),也曾到阿布達比協助監理與建制國際金融中心,因緣際會參加一場國際加密貨幣監理會議後,開始對加密貨幣產業產生興趣,發現區塊鏈與加密技術可以解決很多傳統金融的痛點,包括支付、跨境匯款等,於是決定加入幣安,協助推動交易所合規。
二四年是加密貨幣產業制度化的轉捩點,從比特幣ETF掛牌到貝萊德等機構法人陸續進場,現在全球前兩百家金融機構幾乎都有加密策略。「我非常看好穩定幣的應用,特別是在金融基礎設施薄弱的地區,仍有八○%的人無法獲得銀行服務,穩定幣解決了支付、資產保值與跨境匯款等痛點。連Mastercard 都接受穩定幣作為支付工具了。」 他進一步指出,現實世界代幣化(RWA)的應用潛力無窮,目前除了穩定幣之外,美債代幣化也在急速成長,很受偏好穩定收息的投資人歡迎。「清算、支付效率提高,託管成本降低,相信AI和區塊鏈將來會應用在所有領域。」 根據RWA.xyz 網站的統計,截至七月十二日,全球鏈上最大的RWA資產為穩定幣,規模為二四三七億美元,第二大則為今年以來規模倍增的美債,約七十五億美元。此外,還有黃金和美股代幣化,也都急起直追;反而是過去常談的商辦、紅酒、藝術品等商品上鏈後,交易量仍低落。

▲比特幣突破12萬美元,帶動幣市狂歡,全球擁有超過2.8億用戶的幣安交易所業務蒸蒸日上。潘重安/攝
落地台灣 釋出合作風向 目前幣安在亞洲已落地日本、泰國、印度等國家,如今對台灣如此積極,本土虛擬資產業者不免緊張,畢竟以幣安全球二.八億用戶的量體與技術能量,很難與之競爭。 一位業者分析,如果幣安要來台灣開交易所,就得加入同業公會,符合業界自律規範,還得把台灣用戶都趕回幣安台灣站,過去在幣安全球能玩的各種超高槓桿合約交易,都會被限制,短期間優勢盡失。但如果幣安只是要做服務提供商,像是協助銀行或證券通路搭建資產代幣化平台等,可能有更多空間。 在被問到何時落地台灣時,鄧偉政笑說:「我當兵時就落地過台灣,也就是當時的星光部隊。」不過,幣安交易所落地的國家都是已有明確法規框架的國家,「有些地方我們選擇不落地,則可能是法規還不明確,或是就算落地也很難獲利,所以會有多方考量。」關於中資背景、洗錢疑慮等尖銳問題都有問必答的鄧偉政,在談到台灣規畫時,反而語帶保留。 但他也透露,這次來台感受到和過去很不同的氛圍,已有很多傳統金融業者主動表示合作意願,「過去中信、富邦、國泰等都已有所布局,幣安很樂於提供技術或合規支援。我們也會持續與監理機關保持對話,希望幫助台灣產業在政策上有更明確的方向」。
閱讀完整內容本文摘錄自
鄧偉政釋風向 幣安下一站瞄準台灣?
《財訊》
2025/7月 第742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