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2016年9月底〈Go Go Bravo台灣有你熊讚〉爆發抄襲風波,台北市政府青年事務委員會開始向柯文哲市長提出世大運的行銷手法需要重新調整,而許多從事運動產業的業者,儘管一年前提供建言未果,仍不約而同地再次向政府提供建議。
府內外的聲音,讓世大運執行長、市府秘書長蘇麗瓊,決定成立世大運品牌諮詢小組,並請各方介紹推薦名單,最後選出業界、學界及府方的代表,2016年11月,團隊正式成軍(詳見右圖)。
下修要求完美的標準,追求整體平均值往上提高
小組成員原本認為,他們只是擔任「諮詢」的角色,進市府開會給意見就好,但當看到宣傳影片、平面形象設計、社群行銷等等,在他們的眼裡都不夠好;而有些事情給了意見,承包商也不一定知道從何做起,這群專業人士只好自己跳下來做更多。
但光是把想改善的事情攬下來做,內部討論就花不少時間。沛肯品牌視覺行銷整合的營運總監朱開宇坦承,小組經歷非常多階段,每個階段面臨的挑戰都不一樣。「第一回合是我們小組內的意見分歧;第二回合是府內,可能會有很多人的意見要匯整;最後是執行面,如何與各局處的發包單位、長官、廠商溝通。」
當每個人的意見都同樣重要,小組成員對作品又有一定要求時,要採取共識決模式,如何「決」就成為一大難題。
「其實多頭馬車的狀況從來沒有被整合,」貝殼放大創辦人林大涵直白地說,但他們最後還是找到了做事方式。朱開宇認為,大家都在業界多年,做事風格就是成果導向,若意見分歧、標準不一,大家就沒辦法有結論,「所以我們決定降低對每件事情的認定跟標準,但追求整體平均值往上提高。」
無法每件事都尋求共識,只能聚焦專業所及範圍
台北市青年事務委員會副主委王寶萱指出,最後回歸到只抓大方向,從先前所討論出「你可以不支持世大運,但你要支持中華隊」的概念為構想,確立世大運的行銷主軸「捍衛主場」,再以此發想後續的宣傳方式。台師大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所教授陳美燕表示,最後化解衝突的做法,是把事情專門化。於是大家根據自己所長,切出四大領域──影像、數位、平面設計、美學與空間,各自分頭進行。
林大涵進一步說明,「我們只能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選擇幾個不能妥協的選項,永不放棄。」因此,團隊最後決定重新聚焦,同時釐清品牌諮詢小組當初成立的目的──讓觀眾進場。
確立目標後,團隊將行銷戰略分成3階段:建立價值、確立認同感、進場,分別推出4支影片〈這次,我們回家比賽〉、〈台北,我的主場〉、〈Taipei in Motion〉,以及最後同時結合選手與觀眾視角做對話的〈其實我們一直都在〉,喚起大家對於主場的認同感,鼓舞大家買票到場加油。
至於最後的成績,至截稿前為止,世大運的售票已突破七成三,已大幅超越2015年光州世大運52%的售票率。蘇麗瓊對小組成員的投入表示感動,「很佩服他們針對問題可以堅持自己專業,也能相互傾聽,一起找共識,如果共識還沒出爐就不會散會。」她認為,這次由民間、政府一起為世大運努力,展現台灣最需要的團結。若真的要為品牌諮詢小組的表現打分數,蘇麗瓊認為,當然是「滿分再滿分」··· 開啟APP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