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級大震過後,受傷的太魯閣請好好休息

4月3日清晨7:58,全台灣一陣天搖地動,地牛上下左右亂竄長達一分鐘,勾起民眾對25年前921大地震的恐怖回憶。這次震央在花蓮外海。

這場芮氏規模7.2級的大震,規模僅次於921地震的7.3級,但十多條人命的損失,遠低於921奪走的2000多條人命。地震過後,若不是兩個月內超過1500次的有感餘震,多數民眾其實已漸忘這場25年來的最強震。

然而,0403的衝擊卻遠比想像來得深遠,也震出了花蓮,甚至是台灣整體觀光發展的結構性問題。


▲因0403地震與太魯閣休園的經濟損失,恐怕讓花蓮度過一個最冷的夏天。

七年後才能再見到太魯閣全貌

首先,很少人意識到,世界級的自然景觀「太魯閣」,已在震後消失在台灣觀光版圖上。

「我來太管處25年,從沒看過太魯閣這樣,煙塵瀰漫超過半小時!」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代理處長林忠杉表示,0403地震是開園38年來最嚴重的一次天災,而且是首次全面閉園搶修。儘管太管處已分三階段復原與局部開放,但像是這次掩埋數條人命的砂卡礑步道、燕子口等坍方重災區,預計七年後、2031年才有機會全面開放。

《遠見》採訪團隊在兩個月後實際走訪太魯閣的中橫公路,發現這座大山這次真的遍體鱗傷。橋斷、路塌、落石的危險景象隨處可見,甚至有些路段是半個隧道結構都墜落到立霧溪底。到了知名景點九曲洞,因為管制出入、人跡罕至,厚厚一層灰布滿馬路與人行道,其上則是燕子等鳥禽大大小小的腳印,景象荒涼。

太魯閣需要休息了,但它請假七年,台灣觀光扛得住嗎?根據太管處數據,每年至太魯閣的國內外旅遊人次高達300∼400萬,其中約兩成是國際客。若以2023年全年來台旅客人次不到650萬來換算,粗估每十位國際客就有約一位會到太魯閣。

花蓮縣政府觀光處也統計,2021至2023年,每年來到花蓮縣的千萬旅客中,約有1/5會前往太魯閣踩點,長年榮登縣內的「人氣王」。甚至在觀光界「上演一個人的武林」,許多遊客來台灣或花蓮,就只去太魯閣。

尤其暑假的7、8兩月,是太魯閣的旅遊「旺季」。林忠杉回憶,過往一台台遊覽車在各景點排成「太魯閣號」,砂卡礑、燕子口、九曲洞、白楊步道等,更是擠滿了遊客,可以用車水馬龍、人聲鼎沸來形容。但此情此景恐怕七年內不復見,「花蓮人對太魯閣有滿滿的情感,因為它(太魯閣)真的挹注很多觀光收入,是花蓮的經濟支柱。」

靜宜大學觀光系副教授黃正聰就推估,以2023年花蓮縣的旅宿營運為基準,住房收入半年內恐減30億元;再按比例推估,花蓮整體觀光產值在震後兩季,就將蒸發80億元。若將80億元除以花蓮32萬人口,平均每人的觀光財損約2.5萬元。

0403強震,一顆兩層樓高的巨石砸向太魯閣山月村,一路摧毀多間木造房舍,畫面怵目驚心。


太魯閣打烊,一年經損達百億元

觀光署統計,2023年台八線沿線觀景區遊客量約204.7萬人次,而國內每人每次旅遊平均支出約5208元。據此,黃正聰推估太魯閣國家公園一年可帶來106億元的產值。

如今,太魯閣暫時打烊,花蓮觀光業一年經濟損失恐達百億規模。

鏡頭轉到花蓮市區最知名的夜市景點「東大門」,卻發現門可羅雀,連店家都將近一半大門緊閉,有別於以往的萬頭攢動。

「沒有人敢來花蓮啦,餘震這麼多,路又常常斷!」東大門入口、飛鏢攤的老闆娘江大姊,搖著涼扇坐在攤子前對記者吐苦水。0403地震之後,她依舊每天「上班」,但攤位營收往往掛零,只好猛盯著對街半倒的天王星大樓,現場關心拆除進度。

而險被天王星壓到的「花蓮麗翔酒店」則連開張都沒辦法。麗翔董事長特助、花蓮縣旅館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張琄菡指出:「去年清明連假,花蓮麗翔平均住宿率約在6成左右;今年元旦假期,住宿率更介於8成5至9成。」誰知震後,不只麗翔,整個花蓮旅宿業都斷崖式下跌、住宿率不到一成。

張琄菡估算,地震後三個月內(4至6月)的業務損失起碼上看20億元,花蓮觀光業正掀起倒閉潮。根據花蓮縣觀光處統計,截至今年6月,一般旅館家數為153家,比3月減少5家;而民宿歇業潮更加明顯,截至今年6月,民宿家數為1773家,較今年3月減少21家。也就是,花蓮旅館民宿至6月份共減少26家。

雖然6月起即實施花蓮觀光補助,中央政府也對花蓮震災提列285.5億元預算,但實際拿到的不是杯水車薪,就是遠水救不了近火。

以今年最後一個連假端午節來看,民宿業者透露,住宿率達到最高峰,也僅10∼12%。再以補助申請來看,端午連假第一天將近2000筆,其餘時間一天平均1000至1500筆,除以花蓮合法旅宿房間數2萬5000間,換算下來,每日住房率約6∼8%,顯示補助並未發揮作用。

「很多花蓮旅宿餐飲業者,都只剩下最後一桶金,已經到了關店與否的抉擇時刻了!」剛接下花蓮古蹟園區「將軍府1936」營運任務的任聿新,自己也在花蓮開了「家咖哩」「定置漁場」等連鎖餐飲品牌,但他對現況不太樂觀。

任聿新秀出手機中一個業者群組表示,花蓮兩個月內,該群45個業者已有32位熄燈歇業,其他則是咬牙苦撐。他說近年花蓮幾乎每三年一個災難,今年0403地震後,還接著0423大餘震,時不時還傳出路斷山崩。多年來花蓮觀光業者賺的不夠賠,就算有最後一桶金,也要評估值不值得賭下去。


花蓮觀光面臨不得不轉型的痛

不過,也有業者懷抱樂觀。位於太魯閣園區的太魯閣晶英酒店,震後兩個月已兩度延長停業時間。「董事長(晶華董座潘思亮)和我們其實沒那麼悲觀,」太魯閣晶英酒店總經理趙嘉綺口吻堅定。

她的底氣來自這幾年花蓮歷經地震、太魯閣號事故等,各項災變所累積的經驗值,讓晶英這次得以在自助自救之外,還協助特搜人員成立專責團隊和員工關懷小組,幫助更多災民和員工。

隨著太魯閣國家公園全區開放的時間拉長,酒店團隊也思考,當太魯閣園區內步道持續關閉時,如何重新調整經營內容?「山只是回到從前的樣子,」趙嘉綺樂觀地說,太魯閣晶英附近景觀依然保持很好,「(未來)住房率不是我們主要追求的,而是如何讓周遭的旅遊體驗更完整。」

確實,連太魯閣都打烊了,花蓮觀光已到了痛定思痛、必須轉型的轉捩點。


除了太魯閣,還有什麼?

「觀光遇到困境,不能只想著靠補貼了,要重啟花蓮旅遊方程式!」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陳美伶說,花蓮必須翻轉,甚至逆轉整體的旅遊模式,例如過去強調單點式玩法,但現在必須有組合配套;要從量轉為質;從賺快錢到養慢錢。

「花蓮只有太魯閣嗎?沒有太魯閣就GG了嗎?」她提醒發展觀光不能再心存僥倖,狹長的花蓮有原民風情與人文地景,應該強調花蓮的慢遊品牌,趁機好好思考「台灣要的是100萬人來一次,還是一萬人來100次?」

「沒了太魯閣的100分,能否從別的地方,10分、10分⋯⋯補回來?」任聿新指出,只要每個觀光業者都能說一個好故事,就可匯聚成一股拉力,讓更多旅客有理由回訪花蓮。

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長郭振陵表示,獨具「台味」的影片,都特別對外國人的胃,點閱率特別高。例如一部介紹用台灣特有樹種,製作「特製木筆」的影片,就吸引不少新加坡、日本遊客特地前來花蓮體驗。

因此,縱管處近期還將包括鐵道旅遊、自行車旅遊、部落文化等各式花東區域特色,整合成套裝遊程。這類「元件式旅遊」概念,正是將各種遊程串起,給遊客「選菜」,一來能增加遊客留在花蓮的時間,二來也能免除過往一損俱損的窘境。

但對於想要拜訪花東的旅客,最關心的可能是,地震衝擊力已畫下句點了嗎?

台灣東部地震研究中心主任張文彥表示,0403餘震頻繁,顯示地層正進入調整期,整個週期可能要半年至一年。換句話說,花蓮最快也要震到今年10月,最慢恐要到明年4月。不過,近期餘震的強度與頻率均明顯下滑,只要不是0423的狀況重演,地牛對花蓮的影響終將告一段落。


閱讀完整內容
遠見雜誌2024/7月 第457期

本文摘錄自‎

7.2級大震過後,受傷的太魯閣請好好休息

遠見雜誌

2024/7月 第45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