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大阪・關西世博(Expo 2025 Osaka Kansai)熱鬧展開,主題為「構建未來社會,想像明日生活」。這是繼1970年後,世界博覽會第二次在大阪舉行。在新與舊的交匯處,在未來與明日的想像中,我們站在現在的時軸上,去探索大阪等待被挖掘的人文故事。在日與夜無盡的更迭裡,大阪有著全新面貌,是日裡詮釋現代設計的「梅田」新地標,又或是夜裡「新世界」熱情的關西性格。每一個景色都訴說著城市裡的變與不變,邀請各位和我們一同細細品味與咀嚼,這新舊交匯的景緻。 企劃/廖崇捷、陳純純、涂千曼、許家菱 製作人、翻譯/Miko Hsu 採訪撰文/廖崇捷(世博女性館、吉本興業、佐助、Invasion Club、Henry’s PIZZA)、陳純純(Bar Nayuta、Asahi、三得利) 攝影/岡部大輔 Daisuke Okabe(吉本興業、佐助、Invasion Club、Henry’s PIZZA、Bar Nayuta、Asahi、三得利)、塙新平 Shimpei Hanawa(世博女性館)、陳純純(城中散策.編輯手記) 世博女性館 以形化實的具體意識 「為了創建更美好的世界,讓所有個體均能平等、互相尊重, 並發揮潛能,實現更美好的未來。」這是卡地亞(Cartier)與日本政府合作,集結來自建築、藝術以及設計領域女性創作者,打造世博女性館(Women’s Pavilion)的宗旨與主題。4月13日開館當天,儘管天公不作美,依舊擋不住來自世界各地的熱情,11.9萬的參觀人流,場面十分壯觀。沿著大屋根(The Grand Ring)環形的方向走,女性館以輕巧優雅的姿態展現於眼前,以形而上的意念具象為實體存在,除了讚頌女性的不凡,更期待傳遞出永續公平意識。
超越有用性與合理性的存在 建築主體由日本知名建築設計師永山祐子(Yuko Nagayama)操刀,內部展覽則由英國藝術家埃斯德夫林(Es Devlin)策劃沈浸式體驗。永山祐子白色造型上衣特別顯眼,漫步女性館內外,一片綠意映照在以「組子細工」(Kumiko)為靈感的結構上,不同時間內光影持續變化,在虛實交錯的意境中,散發出婉約卻堅毅的氣質。永山祐子仰著頭,指著上方說:「為了實踐永續議題,沿用了2020年杜拜世博會日本館的組件。當時日本館與現在女性館的整體形狀截然不同,為了將原有的組件重新使用,我們重新進行結構分析,花了約莫三個月的時間。」儘管工程繁複傷透腦筋,但還是能在這樣的過程中得到意外驚喜,他接著說:「看似不可能的任務,讓我發現在有限的條件下進行創作,有更多探索不完的樂趣,我的好奇心更加驅使我,去發現無限可能。」 綠色植物在場館視覺佔有重要位置,豐富了整體層次外,「地球之母」(Mother Earth)的形象賦予了空間更深層的寓意與詩意,永山祐子說:「這次我在前庭、天井花園和外部走廊種滿了植物。這些植物都是來自於大阪附近的山區。建築結構外立面的遮罩對特定植物有著保護作用,避免陽光過度曝曬。這些植物在世博會結束後,便會送回山區。」一邊走,永山祐子一邊有感而發地說:「就某種層面來看,像是植物或是藝術,對許多人的日常生活並沒有絕對必要性;但換個角度來看,它們卻超越了有用性與合理性,豐富了人們的生活。在建築設計的範疇中,便利性與合理性是絕對必要考量的重點,但我一直在想,如何在這些條件下,發現更不一樣的東西。」
唯有堅持不懈才能完成夢想 無論是聚焦眼前的女性館,又或把視野拉大於熱情奉獻的建築事業,在設計這條路上,最無法放棄的中心思想又是什麼?他想了幾秒後回答道:「對於工作我總是投入百分百的心力,因為我很清楚明白,在追求『美』的事物上,自己有著十分熱切並執著的心。但我認為,自我意識太過強烈的建築,並不是好的設計,因為可能會在實用性上有所受限。在這之間就有許多拉扯與平衡必須取捨。總而言之,期待自己能夠在追求創新時,也能照顧到使用的目的性與功能性,那樣才是真正好的設計。」 「只有堅持不懈的人,才能將夢想實現。」是永山祐子特別珍惜的一句話,他解釋:「能把設計付諸實現,不是我一個人的事,而是一整個團隊的功勞,我的角色就像是啦啦隊,成為所有人的推進器。團隊裡的每個人,都為了相同的目標前進,我期待自己能更佳靈活而堅強。」
女性館是非常好的契機,無論性別把大家聚在一起,討論當今社會議題,一起發現解決的線索。 倡議女力與永續的未來 永山祐子認為,世博會的內涵正在改變,從一個技術展示的競技場,成為交流創建美好未來的場域。短短六個月的時間,以有趣的方式嘗試新穎且未開發的技術,向社會提供更多想法與技術上的思考,並在未來加以實踐。甚至也能突破現有規範,去挑戰與嘗試看似不可能的任務,眼前的女性館便是最好的例子。 就建築主體看來,完整闡述了「承接過去延續未來」目的,而在「女性議題」上的承先啟後,他的觀點又是如何?永山祐子說:「當接下女性館的設計工作後,我更清楚明白所謂的『女力』、『女性意識』的重要性。就我看來,日本社會尚未發揮女性的潛力,我認為這次是非常好的契機,無論性別把大家聚在一起,共同討論當今社會所遇到的問題,一起發現解決的線索,相信更好的未來不遠矣。」
大阪・關西世博 EXPO 2025 Osaka 大阪 夢洲 Yumeshima 2025年4月13日-2025年10月13日 詳細資訊請洽官方網站
吉本興業 一生懸命的幽默與溫柔 1912年,吉本吉兵衛與妻子買下現今大阪天神橋筋商店街某區「曲藝場」,開展了吉本家的演藝王國,成為了現今「吉本興業」的濫觴,那是距今一百多年的事。以大阪為首的關西人,特有關西腔加上活潑熱情的成長環境,「幽默感」因此成為外人眼中大阪人的標配。對於臺灣六七年級生來說,當年透過第四臺(有線電視)日本頻道放送,「吉本興業」旗下藝人們在各大綜藝節目中插科打諢,有著增色增味的重要地位。而 Gen Z 世代的年輕族群,對於「吉本興業」當家花旦渡邊直美,也肯定不陌生。 「難波豪華花月」是與「吉本興業」大阪總部緊連的劇場空間,被稱作是日本諧星最高殿堂。固定演出包含類似中華傳統相聲藝術中「對口相聲」的「漫才」,「落語」則與「單口相聲」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描繪庶民生活的「新喜劇」,則是男女老幼都能輕易消化的情境劇。一年365天不同節目類型任君選擇,儘管平日週間下午上班時間,劇院觀眾仍不在少數。 有著35年演藝資歷的アキ(Aki)說:「我這一生最大的目標,就是希望能夠打破語言隔閡,就算聽不懂日文,也能被我們逗趣表演打動,在台下捧腹大笑。直到生命盡頭的那刻,一定要完成這樣的心願。」
不只是讓人笑而已 アキ的人氣之旺,僅是短暫幾分鐘駐留劇場門口為採訪拍照,便吸引了許多粉絲上前要求合影,而他更是來者不拒,擺出招牌姿勢與粉絲同歡。2023年,アキ接下「吉本興業」新喜劇「座長」一職,「座長」亦即「團長」,有著總管與經理的角色。他是土生土長的大阪男兒,從小就在幽默環境中長大,他說:「我們一家老小,都非常幽默。事實上在大阪人的眼中,『幽默』是一種態度,不費吹灰之力能夠逗笑別人的人,是非常帥氣的,在同儕與朋友間也會很有人氣。」 將「搞笑」當作事業,在天賦的基礎上,還必須胼手胝足一層層地蓋起屬於自己能夠受人景仰的高樓,アキ繼續說:「能夠讓觀眾持續發笑,是需要練習與努力的。年輕的我,也不是每次都能成功,有時天外飛來一筆,就能讓人哭笑不得,但有時花了好幾倍的時間,但觀眾完全笑不出來,這類的尷尬時刻也不在少數。」讓人笑比讓人哭困難,アキ贊同這句話嗎?他說:「我認為讓人流淚,並沒有比較簡單,這是價值觀的問題。但我覺得,無論是想要人笑還是哭,作為一個表演者,除了天賦才能,還必須保持溫柔。只要你能溫柔且誠摯地對待所有人,這個世界也會用同樣的溫暖回應你。」
一生懸命,不只是在工作上,玩的時候是這樣,對待感情也應該如此,甚至對待後輩也應該一生懸命。好的結果才會一一發生。 心靈富足才最珍貴 「吉本興業」對於大阪人,甚至是全日本的影響有多深?某日在前往採訪的坐車中,司機大哥的導航與電視頻道交互切換,アキ主演的新喜劇正在播送中,司機大哥被劇情逗得樂不可支,可惜聽不懂日文,要不也能和司機大哥共享這份喜悅?螢幕裡的アキ,正扮演著人氣角色「アキ助」(Aki Suke),這也是アキ自認為最成功的人物之一。他接著說:「『アキ助』的設定是孩子的年齡,所以他有標誌性的圓型紅頰、彩虹緊身褲以及霹靂腰包。他為人耿直善良,儘管身上沒有錢,但卻立下走遍全日本的目標。在這個資本主義的社會裡,所有人都向『錢』看齊。有了錢,儘管生活變好了,但心靈也跟著富足了嗎?我認為無論有錢沒錢,心靈絕對不可以貧窮,唯有內心的富足,才是人生真正的贏家。」 看他在舞台上如魚得水,台下持續不斷的掌聲與笑聲,果然不愧對「喜劇之王」名號,讓人好奇,不同人物的設定與靈感,是從何而來?アキ說:「我的靈感大多來自生活體驗,透過生活中與不同人事物的相處經歷,轉化成舞台上的表演。一個好的表演者,必須思考如何將生活中的材料消化成表演的養分,並讓台下每個人都清楚地接受收到自己想傳遞的訊息,那才是最重的事。這並不簡單,因此儘管我已經對掌握氣氛如此熟悉,但每一次上台對我來說都是挑戰。」

▲難波豪華花月劇場內部。圖片提供/吉本興業
永遠活在笑聲裡 能夠活在笑聲裡,肯定是諧星對於事業最高渴望,然而卸下人設妝容後,アキ又是如何面自己的 Me Time?他說:「我經常會一個人去海邊或山裡露營,在那段時間裡,我可以專注地面對自已的情緒,好好地檢閱工作上或生活上的不足。」 「一生懸命」,則是支持アキ人生走到現在的座右銘,他繼續說:「年輕的時候,不懂這句話的奧義,認為不是廢話嗎?後來才知道背後隱含了更多意義,需要經過時間歷練才能真正理解。『一生懸命』,不只是在工作上,不管在面對任何事情,都必須用這樣的態度面對。玩樂的時候是這樣,對待感情也應該如此,甚至對待後輩也應該『一生懸命』。唯有如此,好的結果才會持續發生。」 本屆世博會,「吉本興業」也共襄盛舉打造以橘色笑臉 Logo 為主視覺的「吉本 waraii myraii 館」,世博期間每日均安排大大小小的表演活動。對於世博,アキ有怎樣的期待呢?他不改幽默地說:「雖然不知道可以得到什麼,哈。但由衷希望可利用這次的機會,在不同國家人面前,將日本的搞笑文化發揚光大。讓我能更靠近願望些。」
難波豪華花月 大阪市中央區難波千日前11-6号 +81-6-6641-0888 每週一至五 10:00am-06pm,週六日以及國定假日09am-06:00pm
佐助 穿越百年的一刀入魂 從大阪市開車前往堺市, 交通順暢的狀況下約莫20分鐘便可抵達。細雨連綿的早晨,體感氣溫大約不到十度,將車開進大馬路旁的社區,有著日本鄉里特有的靜謐感。掀起「佐助」的暖簾,推開鑲有玻璃窗的木門,映入視線的是日式木造結構展示櫃以及迎賓榻榻米,平川太太禮貌地與我們寒暄後,便轉頭向內喊著:「お父さん」即為孩子的爸。「佐助」(Sasuke)第五代傳人,現年74歲的平川康弘(Yasuhiro Hirakawa),戴著眼鏡、身著傳統日式工作服,現身於眼前。 堺市是日本三大刀具產地之一,至今已有600年歷史。16世紀時,火槍與香菸從葡萄牙傳入日本後,堺市開始大量生產運用菜刀鍛造技術的火槍,以及切割菸葉的刀子。到了17世紀末,擁有在地特色的「單刃刀」應運而生。在地製刀工藝流傳至今,在專業大廚的眼中,來自堺市的刀,代表著傳統中的極致專業,因而內斂出廚藝的品味。平川康弘是受日本天皇認證的國寶級造刀師,除了日本境內享有名聲,其製作刀具更曾受歐美不少主廚親睞,成為大廚們刀袋必藏的法寶之一。
花火間的細膩藝術 製作菜刀的過程,大致可以分為鍛造、磨刃以及裝柄。近入光線微弱的製刀工坊內,平川康弘正在進行鍛造步驟,為使刀刃兼具強度和韌性,需要將「刃金屬」與「底金屬」合二為一,在約一千度的火爐中加熱後,透過多次敲打使其密合。親眼見到火花四射工作過程,讓人內心特別激動,渾身熱了起來。作為鍛燒的木炭也有所講究,由於質輕加上能將溫度拉高,平川康弘使用的是來自岩手縣的松炭,平川太太說:「我們也嘗試使用過其它炭,但效果都沒有松炭來得好。別看製刀環境看起來好像很髒,敲敲打打好似很粗魯。事實上是非常纖細的工作,只要有一度的溫差,鐵的濕度和密度就會不同,炭與鐵的關係是十分緊密的。」 除了製作菜刀,出自平川康弘的園藝剪刀,起價為三萬元台幣左右,儘管價格不斐,卻是所有「綠手指」的夢幻逸品,平川康弘說:「對我來說,機器量產與手工製刀最大的不同,除了材質之外,就是鍛造時經驗的拿捏。鐵,對我來說是活的。在反覆燒紅與敲打的過程中,鐵的粒子會改變,密度變得更小更緊實。這也是為何我們的刀永遠都是鋒利的,不容易鈍。讓人無論對切或是剪這件事,有了全新感受。」實際切起來的手感如何?當手中的黃瓜輕而易舉地就能被分割為薄絲,那是一股前所未有的絲滑順暢感,這對烹飪苦手來說,格外興奮。
職人精神最重要的,是即使沒有任何名利,只要你願意專注在一件事情上,就能夠引以為傲。 渺小卻巨大的職人精神 迎賓榻榻米日式木門後別有洞天,牆上肖像演示著平川家的族譜外,一邊也掛滿「佐助」與平川康弘接受來自世界各地媒體報導的剪報,平川太太拿出一張照片,照片背後用英文寫著滿滿感謝話語,平川太太說:「這位來自加拿大的主廚,買了我們的刀,除了稱讚外型優雅漂亮,實際使用之後發現十分順手,特別從加拿大寄了這張照片給我們。我認為這不只是推廣我們家的產品,更把堺市自豪傳統傳遞到海外去。」 如此名聲遠播加上皇室加持,平川康弘卻不因此感到自滿,他說:「日本有句俗諺說『一寸蟲五分魂』,意為弱小生命也有偉大志向。製刀不是什麼大事業,但我一直很專注且努力地將自己奉獻在這件事上。記得國小畢業時,別人問我長大想做什麼?我回答想當一個做剪刀的人,大家都在笑。但現在我很自豪可以成為別人口中所謂的『職人』。而『職人精神』最重要的,是即使沒有任何名利,但只要願意專注在一件事情上,就能夠以引為傲。」
將信念進行到底 為了達到內心的最佳境界,平川康弘除了在工坊裡的實際操作,汲取知識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他說:「每當客人有好的反饋時,就會激起我勝負欲,想要去挑戰更難的細節。而當我深入鑽研後才發現,很多細節是肉眼看不見的,甚至需要透過顯微鏡來解決。因此我也必須找金屬相關的書籍來研究,然而知道更多知識,就會越鑽牛角尖。」平川太太在一旁感慨地笑說:「有很多一般人認為已經夠好的刀,對他來說是失敗品,堅決不拿出來賣。我婆婆也曾說,要是再這樣的話,我們都要沒錢吃飯啦。」平川康弘則反駁說:「不好的東西流出去,會被批評一輩子。那些劣質品只能銷毀,也是因為這樣,我才能精進到現在的樣子。」 上屆大阪世博會,那時平川康弘才20出頭歲,他說:「我認為世博是可以讓人吸收很多新知的大型國際活動。我記得第一次舉辦之前,大阪很少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客,自從那次後越來越多外國面孔,也與大阪在地文化有所交流。這是件很值得也應該做的事。」 門外的雨沒有停, 似乎下得更急了。與平川康弘握別,歷經長期製刀的雙手,有著時間留下的痕跡,那是令人敬佩的感動。儘管氣溫因雨再度驟降,但內心卻是暖暖的。
佐助 Sasuke 大阪府堺市堺區北清水町3丁目 4-20 +81-72-233-6812 每週一至日 10:00am-05:30pm(每週四店休,參觀製刀需事先聯繫)
閱讀完整內容本文摘錄自
Special Report 大阪特輯,在新與舊的交匯處
Marie Claire美麗佳人
2025/5月 第388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