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 每一首歌都泛著金光…

想一想:流行音樂史上,哪個年份的音樂最令人難忘?

是Bob Dylan、The Beatles、The Rolling Stones、The Beach Boys 曠世經典紛出的1966?還是Madonna、Prince、Michael Jackson 改變世界的1984?假如你是爵士樂迷,神奇的1959 年出了Miles Davis《Kind of Blue 》、John Coltrane《Giant Steps 》和Dave Brubeck《TimeOut 》。1995 年英倫搖滾大爆發,讓我們一次擁有Blur、Oasis、Pulp、Radiohead 的顛峰之作。啊你是重金屬迷?那你一定忘不了Metallica、Slayer、Megadeth 三大名團競飆的1986 ⋯⋯。
又或者是1999?「1993-2005 台灣流行音樂百張最佳專輯」名單,這一年就占了15 個名額:王菲、陶喆、林憶蓮、五月天、楊乃文、陳建年、紀曉君⋯⋯,唉呀老樂迷說話了:你看,羅大佑《未來的主人翁》、蘇芮《一樣的月光》、齊豫《你是我所有的回憶》、潘越雲《胭脂北投》、鄧麗君《淡淡幽情》、鄭怡《小雨來得正是時候》、黃鶯鶯《天使之戀》⋯⋯ 這些都是1983 年出版的,這才叫黃金時代!

我還可以無窮無盡舉例下去。不過這一題,答案其實很簡單:不論風格樂派,你青春期聽的音樂,就是畢生最難忘的音樂。這是有科學根據,也有統計數字支持的。

據統計,人們大量追聽新音樂的顛峰,大概是青春期到二十幾歲這段時間。過了二十四歲,追聽新歌的動力就逐漸下降,到了三十三歲,就幾乎不聽新歌了―― 這樣的現象不只聽歌,三四十歲的人,誰不是愈來愈常溫習以前看過的電影、讀過的書、乃至於去慣了的餐館?

年輕時候好不容易攢零用錢買來一張專輯,總要翻來覆去聽到每首歌每段樂句都滲透到骨頭,變成身體的一部分。中年以後,買唱片的錢不再是問題,心無旁騖坐下來聽一張唱片的餘裕,卻是難之又難。若是有空,往往寧願重聽早就聽熟了的音樂,任憑沒拆封的唱片堆成小山,每次瞥到都心中有愧。
也因為這樣,多少還是慶幸自己在青春期極其投入地聽了堪稱海量的音樂,我才得以成為這個我。

這和人類大腦的發育過程有關:負責控制衝動、組織行動、權衡風險的「前額葉皮質」,要二十幾歲才成熟。而青春期的大腦,腦區之間連結持續增強、充滿變動,青少年回應情緒,常常不是前額葉主導的理性思考,而是訴諸人腦的感性中樞:「和鱷魚一樣原始」的杏仁核。青春期的大腦,「驅動情緒」的系統充滿激素、迅速發育,「抑制衝動」的前額葉皮質卻還要十來年才能完全成熟。「青少年叛逆期」種種不可理喻,便多半來自這兩種機制長達十年不平均的發展進度。

到了二十四、五歲,前額葉皮質發展成熟,我們漸漸懂得壓抑衝動,衡量得失,換句話說,變得「世故」了。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也就逐漸遞減了。

大腦漫長的成熟期,讓我們身而為人,擁有了長達十年的「高度可塑性」。你在青春期經歷的戀情、友情、閱讀、電影、旅行、當然還有音樂,都會在大腦發展的關鍵階段,對接下來幾十年人生「你之所以為你」的基礎建構,留下深深的塑印。
所以,青春期聽的音樂,之所以最最美好難忘,並非它們是客觀上最厲害的音樂,而是因為那來自你人生最難忘的關鍵歲月―― 我們滿懷激情,張開一切感官接受這個世界的撞擊,寓目、入耳的一切,都閃耀著黃金的光芒。
只不過,年輕的我們身在其中,這些都變成理所當然,不稀罕了。我們忙著咒罵大人世界,覺得沒有人瞭解自己,急著想長大,想趕快變得成熟世故。殊不知道,那是一生中絕無僅有的,擁有「點石成金」能力的魔幻時刻。

啊不過當然, 人類史上最好的音樂年份, 是The Beatles、KingCrimson、The Who、Neil Young、The Band 交互輝映的1969。這件事就沒什麼好爭辯的了。

閱讀完整內容
小日子享生活誌-2021年4月號

本文摘錄自‎

那一年, 每一首歌都泛著金光…

小日子享生活誌

2021/4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