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雲每次回到娘家的城市,總會抽空來到那家衷愛的咖啡店。這家咖啡店十年來都是一對表姊妹在經營,要說是陪伴小雲長大,經歷人生的不同階段也不為過,從當初備考、到約會、到結婚,到如今為人母,咖啡店的表姊妹可說都是小雲的見證人。 今天咖啡店裡沒有別組客人,而今日小雲也沒什麼特別要趕著完成的工作,閉上了眼睛享受著音樂與咖啡香,沉浸於其中。過了一會兒,沒想馬上打開筆電,坐定吧檯,就近抬頭便問老闆姊妹中的姊姊:「妳們最近好嗎?」 「妳怎麼會問這個問題?我從小到大都不會回答別人這個問題的。」姊姊說。 喔,這答案頗為意外,該怎麼接下去這話題呢?小雲靜靜地想,還好這咖啡店的氛圍讓大家都慢下來,慢問慢答也不突兀。 這時,有另一組客人進來了,似乎不宜多談這個話題,以老闆姊姊內向的性格來說,剛剛那句話就已經是很真誠地回應了。 營造完美的假象 在老闆們忙著招呼新客人的同時,小雲慢慢沉浸在對老闆姊姊的想像中,會不會是她小時候曾經很認真地回答過別人這個問題,當別人問她「妳最近好嗎?」的時候,她詳細地述說了最近的困擾,結果發現對方才聽幾句話就打呵欠,眼神望向別處。顯然她誤會了對方的意思,可能對方只是說了一句打招呼的問候語,而她,當真了。 咖啡香營造出完美幻想的氛圍,故事繼續編下去:此時,她約莫六歲,家裡歷經了不可告人的悲劇,阿嬤主導著一切,規定大家都不能向外人說,全家人都在假裝,每一個人從阿公、爸爸、阿叔、嬸嬸、媽媽、哥哥都假裝得很好,若是全家人一起競爭金鐘獎最佳視帝、視后,恐怕有一番激烈廝殺。 明明每天家裡都是愁雲慘霧,有時甚至狂風暴雨, 但是沒有人對外說一個字,甚至大家一起出去吃飯時,還能演出一幸福家庭和樂融融的模樣;甚至哥哥還會幫左邊的阿嬤夾菜,幫右邊的小雲倒水;而阿公則是叫孫子輩多吃,媽媽堆滿笑容地張羅點菜,這一幕和在家裡面大家的互動真實狀態,也差太多了。 因為他們家是在地的望族,大家都知道他們從阿公、到爸爸、到長大後的哥哥,在地方有一定的影響力,無論是政是商是醫,都是地方人士八卦的材料;甚至今天這家他們常來的餐廳, 點了哪些菜,跟你打賭,第二天老闆娘就會大力推銷給每一桌客人,說,那個O 姓家族他們昨天才來,就是點這道菜的。 說實情犯了家族禁忌,挨揍 從小個性率真可愛的老闆姊姊,總是不解也總是被罵,因為她不明白為何要對每一個人說謊?為何除了家人外,每一個人都不可信?為何總要隱瞞家裡真實的情況? 有位學校老師人很好,對她很關心,也很細心,每次看到她總是會多問一兩句。她臉上的笑容與愁容,都逃不過老師的法眼,當老師用溫暖的聲音問她:「今天好嗎?」的時候,她總是很掙扎,要不要說實話,老師看起來是那麼真誠地想關心她。終於有一天,在老師問她第五十五次的時候,她一時沒忍住,說了一點實情。 結果不得了,老師第二天打電話給媽媽,說要了解一下。不要說媽媽驚訝萬分,把老闆姊姊悄悄地叫進房間痛打一頓,不准她出聲喊痛,彷彿她犯了殺人罪般,讓媽媽激動到到眼絲發紅。直到今天回想起來,也還是搞不清楚媽媽當時的情緒是恨惡、生氣,還是恐懼? 莫名挨揍的她,雖然覺得委屈,但也隱約知道自己犯了家族禁忌,心中很是不安;雖然媽媽在電話這一端裡發揮最佳演技,讓老師想問也問不出個所以然。 更糟糕的是,第三天去雜貨店買醬油時,老闆娘和老闆眼神奇怪地看她一眼,之後又小小聲交頭接耳了一番;然後她放學回家在公車站牌等公車時,排在她前面的大嬸,還轉頭過來對她說:「真可憐啊!」那憐憫的眼神讓她害怕極了,她知道完蛋了!全家人捧著的祕密被她掀開了,就像一塊巨大的豆腐,全家人花了多少心力,小心翼翼地扛抬著、呵護著,然後,就在她的一念之下,全砸碎了!就那麼一瞬間對老師真心關懷的相信,讓這個家遭蒙危險。 回到家,果不其然,阿公端坐在中間,阿嬤神情緊張地坐在旁邊,其他人站著還是坐著都沒看清,爸爸就一個巴掌賞過來,力道之大,讓當時的老闆姊姊跌倒在地,嘴角流血。她沒敢吭聲,她知道自己鑄下大錯,心裡想:打死我算了, 反正我也不想活了。 但是當爸爸開始瘋狂踢她時,媽媽出來以身體擋住,爸爸一時遷怒,說:「就是妳教出來的好女兒!」拿起玻璃水杯就往媽媽頭上砸,玻璃與頭的硬度比賽馬上分出勝負,媽媽的頭破了,然後恍惚中有其他人出來攔住爸爸, 怕是鬧出人命更難收拾。 場面話的公式回應,可以? 接下來,只記得老闆姊姊死命地要跟媽媽一起去醫院,當時的她覺得媽媽可能會死。然後,是漫長的送醫歷程。因為是剛拿到駕照的哥哥載媽媽去隔壁鄉鎮的診所,他們不可能叫救護車昭告天下,送到在地的醫院,豈不是讓已經失控的八卦更加精采?於是這一路上,看著媽媽頭上的血流不止,其他家人只是不斷地叮囑他們要低調就醫,不要張揚,也不能講真正的原因。 在家人們囉囉嗦嗦打電話來叮嚀時,老闆姊姊漠然地說:「知道了,知道了。」但是這一條路好長,好像家人都不關心媽媽現在的狀況是否危急,她好怕媽媽會死掉,而且, 還是她造成的。這近四十分鐘的路程,彷彿是對她的懲罰,對她「太天真」的懲罰。 與其犧牲一條人命,跟她堅持真誠、不說謊的原則相比,人命更重要。於是此後有好幾年,她很痛苦但開始習慣說謊,而且演技愈來愈好,好到她都忘記了,她原本是這麼不擅長的。 大學時期,她漸漸地發現,其實多半人也不是真正關心妳,才問:「妳最近好嗎?」這句話,只是隨口說說,是她認真了。後來又再有一次聽到人這麼問,老闆姊姊學乖了, 知道別人這樣問一定不是真心地想知道,只是場面話,既然如此就按照場面話的公式回應就可以了。比如說「普通啦!」、「 跟之前差不多啦!」 之類的話,然後就結束這場對話,或是看對方想說什麼。這種應對方式,之後好像都蠻順利的。
坦白告知:不回答這問題也是一種回答 一直到在外地開了這家咖啡店,遇到了許多志同道合的客人,對她的家族一無所悉也毫不關心,她才漸漸地放鬆防備。 於是內向又率真的老闆姊姊開始不想再說謊了,若是日子過得好便說好,不好便說不好;讓她說場面話,等於是讓她說謊,她會很不自在也很排斥。 於是從此之後,她便開始討厭聽到別人這麼問,問了也不知道該怎麼答。 但今天的小雲是真心問的,也準備好即使之後的一小時都要傾聽,或是情緒受到波動,都可以接受;因為這是對老朋友的提問,不是客套話。 但老闆姊姊這樣回,也是真誠回應,她不習慣也不知道怎麼回答,這是事實。不想客套,也不想冒著自己受傷的風險,更不想講一個交淺言深的故事帶給客人不愉快的感受。坦白告知,也是一種真誠的友誼。 就讓這沒有回答的對話定格吧!問了沒有回答,也可以是一種真誠的交流。 這樣就好 。 這樣就好,小雲懷著體貼的心這樣想。 老闆姊姊看到小雲後來並沒有不悅,也沒追問,她暫時鬆了口氣。 心裡想,這樣就好,雖然理由跟小雲想像的故事完全無關。
馬度芸 諮商心理師/企業培訓講師,目前定居臺中, 曾擔任電視臺主播及記者超過10 年,後任《管理雜誌》總編輯、格林文化出版社編輯、「IC 之音」廣播主持人,中年轉業至諮商領域,執業已10 多年,專長為婚姻諮商/人際溝通/中年生涯。 交流請洽臉書:馬度芸諮商師粉絲頁。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