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別再說我是為你好

前幾天和女兒聊到工作遇到的行銷問題,公司想訴求「一切為你好」,但年輕一輩的同事們覺得很反感,「他們都不知道,我們真的很討厭『一切為你好』這句話。」

陳鳳馨 專欄
「一切為你好」怎麼招致年輕人這麼大的反感,難道善意的建議也錯了嗎?我想到德國心理學家莎拉.迪芬巴赫寫的書《為什麼吃半塊蛋糕更容易胖》討論讓人際關係、工作、生活脫序的25種心理偏誤,其中有幾項心理偏誤都源自於自以為的「我都是為你好」。

心理學家在婚姻關係、慈善行為評估、工作表現評估等各種人際關係研究,都發現一種共同的心理偏差:我們常常因為本意良善而高估自己,以結果好壞嚴格評估且低估他人。這種認知落差幾乎是所有溝通、談判與合作出現問題的主要原因。

這種心理偏差其實很合理,只要我們的意圖良善,不論結果好壞,我們都能自我感覺良好。更進一步說,因為我們的出發點是良善的,如果對方的看法跟我不同,就認定對方必然心存惡意,各種溝通談判要達成共識定然困難重重。

這種本意認知落差在當前的世代溝通更顯嚴重。科技帶來的變動極其劇烈,過去我們可能覺得每10∼20年是一個世代,社會學家年齡分類時的嬰兒潮世代、X世代、千禧年世代、Z世代到最新的e世代,就是典型的代表。

但若和10幾、20歲的年輕人聊天,他們眼中覺得5年就該是一個世代,喜歡的社群平台不同、使用的語言有差距、面對的考驗也不同。

如果迭代的速度如此快速,彼此的世界是這麼的不同,父母本意良善的「一切為你好」,真的能為下一代帶來最好的結果嗎?但若全都放任不管,父母又如何能安心?
無法同理對方 善意出發點終究會損壞關係

我想到《紐約時報》知名的專欄作者湯馬斯.佛里曼幾年前為了他所寫的《謝謝你遲到了》來台灣,這本書暢談如何應對科技技術演進帶給人們的不確定性。一場座談會中,有人提問,若是未來如此不可測,我們面對子女教養時該怎麼辨?佛里曼半開玩笑說:「在子女的人生選擇上少提建議,因為我們根本不知道未來哪些工作機會會留下來?又有哪些工作機會會出現?」

當然基礎的道德教育是重要的,給予子女發展潛力的最大空間是重要的,但談到未來,我們良善的建議不一定能帶給子女更好的未來。「一切為你好」的認知落差並不是只出現在親子關係裡,婚姻衝突裡這種本意良善偏差造成的影響更嚴重,以失去理性或性格缺失來解讀伴侶,沒有同理的基礎上,所有的溝通都只是火上加油。

工作上又何嘗不是如此?心理學家研究,所有團體合作中,我們常高估自己的貢獻,低估夥伴的功勞,最後獎懲時,人們永遠覺得自己得到不公平的待遇,懷才不遇或小人當道的抱怨盛行,背後隱藏著我們天生心理上的偏差。
還有一種認知偏差普遍存在各個機構內。最近有機會到幾個公部門導讀說書,介紹諾貝爾經濟學家得主康納曼及兩位行為經濟學的決策學者專家共同寫的《雜訊》一書。這本書是行為經濟學與決策的重量級書籍,在各國書市都是暢銷排行榜上的好書。但一般人理解這本書確實存在門檻,尤其容易誤解其真實意涵。

幾乎每場說書,都有人問及推行政策時,如何處理民眾反對的「雜訊」?這個問題本身讓我理解認知差距的影響巨大。

康納曼一生研究個人認知的偏誤,新書《雜訊》談的是我們個人決策時下意識造成決策錯誤的原因,外界的反對意見不但不是雜訊,反而是導正我們偏誤雜訊的重要資訊來源。

理解這一點才是溝通的第1步。我們的決策不完美,充滿雜訊,反對的聲音雖不一定完美,可是努力傾聽並試著從對方的角度思考可能的良善意圖,不但可以幫助決策,也才是溝通的開始。一切都是為對方著想是好的,但若不能同理對方,不在乎結果,那麼善意的出發點終究會招來關係的損壞。

閱讀完整內容
康健雜誌第276期

本文摘錄自‎

請別再說我是為你好

康健雜誌

2021/第27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