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味韓食,一個一個走上餐桌
人生總有這樣的時刻,口袋裡終於有多點鈔票可以請爸媽好好吃頓飯,這時我總會想到「三元花園」。沒錯,我說的是一間韓式料理。
三元花園旗艦店位在內湖五期重劃區,大片落地窗外點綴著造景植栽及池塘睡蓮,遠處視線所及都是近十年內落成的新大樓。餐廳內,挑高空間與寬敞桌距自成氣派感。
在臺灣的韓式料理餐廳,大多草莽豪放、不拘小節,就如韓國電影般給人血性直爽的印象。置身三元花園倒像是誤闖進一齣宮廷劇,石桌石牆與大片木材構成的主視覺帶來莊重感,桌上一式三份的釉燒器皿優雅細緻,吃韓式料理總讓人傷腦筋的扁筷也安好躺在與石桌同色系的筷架上。
視覺導覽至此,身心已舒展一半,今天我要特別為各位直擊廚房,不,以這規模來說,比較像是後宮!
後宮深深深幾許
廚房內錯落的不鏽鋼餐檯嚴謹分為小菜區、燒烤區、鍋物區與食材準備區等等,十來位廚師有序分工。我尾隨主廚李鎮源,穿梭期間完全無需側身,目測每位工作人員的作業範圍都超過一點五公尺,比安全距離更安全。
來到一間我姑且稱作切肉室之處,主廚開始示範招牌菜「加味牛小排」的刀法。四公分厚的牛小排水平橫切成三塊,刀鋒繼續在肉面輕劃,斷筋不斷肉,留下格紋後再捲起浸入特調醬汁,斷筋後的肉更能入味。此汁看似一般醬油,其實加了蘋果、韓國水梨與洋蔥等蔬果調製。
當廚房課長在一旁解說時,我還死盯著壁上白磁磚,意圖找到一丁點污漬油垢,可喜的是徒勞無獲。主廚沒有耍弄任何花俏動作,三道菜從容完成,他小心翼翼地擺盤,不忘擦去餐盤上暈開的醬汁,彷彿等會兒就要端給皇上享用。
高檔媲美宮廷,小菜花式遊行。
三元花園餐廳在韓國已開業四十餘年,總店在首爾最潮的狎鷗亭商圈,是餐廳,也是花園,假山瀑布、小橋流水,恍如世外桃源。創辦人的妹妹李鎮花遠嫁臺灣多年,為解思鄉之情,在十四年前將三元花園引進臺中,八年後又陸續在臺北開了分店與旗艦店。
李鎮源是十四年前隨著「三元」品牌一起來臺的開疆元老,長年任職韓式料理餐廳與飯店韓廚,最遠甚至曾在以色列的韓式料理餐廳工作。當總公司徵詢他有沒有意願來臺展店時,他完全沒考慮就一口答應。「比起以色列,臺灣近多了。」
當韓國飲食文化在臺灣還未普及時,三元曾有過不少嘗試,像是旗艦店開幕初期就曾主打韓式宮廷料理。各位或許不知道,真正的宮廷料理包含米飯、清湯、燉湯、蒸煮菜、乾菜、醬菜、燉菜、拌菜、烤菜、烤肉、火鍋等,排開來動輒二、三十道,猶如普渡盛況。
李鎮源回憶:「我們做了一段時間後發現,要準備的食材太多,料理方式也非常多,我們沒辦法從韓國請那麼多(有經驗的)師傅來幫忙。」經改良後,他們重新把菜色定調為「高檔韓式料理」。儘管放棄宮廷式料理,但凡客人入座點餐,廚房固定送上八道小菜,吃完還可再續。八道小菜色、香、味各有千秋,一字排開,像一列同志大遊行的隊伍走上餐桌。
韓牛臺菜各擅勝場
要追求道地,李鎮源的頭號挑戰就是食材。「以牛肉來說,在韓國最受歡迎的就是韓牛,但臺灣沒有進口。」有一說,韓國牛多在山林牧場自由放牧,比較講究的飼主甚至會播放音樂,或在飼料中摻入人參,矜貴程度可比和牛。李鎮源篤定地說:「等級再高的美國牛都比不上韓牛的油花口感。」再則,韓國的餐廳使用產地直送的韓牛,新鮮度一定勝過美國牛。
儘管如此,吃不到韓牛的我們也不必太過遺憾,低緯度氣候的優勢就是蔬菜選項多元。以韓式料理常見的小黃瓜來說,臺灣小黃瓜含水量高又甜美,另外像三元花園的一道固定小菜「涼拌花椰菜」,就歸功於臺灣品種色澤飽滿、口感脆爽,許多常客或會衝著這道小菜一來再來。其他像是空心菜、九層塔、香菜,在韓國都是量少價高,不如臺灣物美價廉。
當然,有些口感必須忠於「原味」。李鎮源舉例:「做泡菜的韓國辣椒粉和白菜,我們就都從韓國進口。」原來,臺灣白菜水分高,保存期限較短,不如韓國白菜優。他補充:「一般韓國泡菜如果放在專門保存泡菜的冰箱,放一年都不會壞。」
初來臺灣時,李鎮源的確花了一點時間適應臺灣人清淡不耐辣的口味,但讓他意外的是,臺灣人對海鮮生食的接受度從一開始就很高。「我本來也有點擔心,但喜歡的人很喜歡,不喜歡的就不會點。」而這兩方比例近年有拉近趨勢,所以「韓式醬蝦」一直保留在菜單上;又好比「生拌牛肉」,就是在韓國吃過的客人一再主動問起,最後順應「民意」,列入菜單。
鰻魚與牛腸,得來全都費工夫。
不過,在主廚的推薦菜色中,最讓我意外的當屬「宮廷鰻魚料理」一道。講到鰻魚,大多數臺灣人都會想到日本料理。李鎮源娓娓道來:「其實韓國人從很久以前就開始吃鰻魚,鰻魚料理在韓國的食用量很大,無論海撈或是養殖都十分成熟。」最知名的產地像是全羅北道高敞郡,隨處可見一條街上夾道兩側都在賣鰻魚料理。
韓國人吃鰻魚也分等級,高級餐廳選用高級鰻種,由廚房料理好端上桌,比較庶民的吃法則是直接端上桌烤,不同於日式蒲燒鰻,保留魚肉原色原味的鹽味烤鰻是最大宗的吃法。三元花園則是先刷上韓式辣醬再烤,入口不辣,魚皮略脆,魚肉帶有嚼勁,有別於日式鰻魚的軟爛口感。最特別的是,將鰻魚裹進韓國紫蘇葉,大魚大肉之間多了一絲細膩的香氣。
既然味覺已被喚醒,這時最適合開動牛腸火鍋!腸料理的難度在於清潔去腥,三元的標準流程是以麵粉與鹽巴洗三次、換水三次,再煮三小時後方能入湯。因做工耗時,臺灣少有韓式料理餐廳供應,據說這鍋可是在臺韓國人的聖品。
去腥的牛腸鮮脆耐煮,正好為辣牛肉湯平添口感,鍋內另有豆腐鮮蔬及韓式烏龍麵,湯頭香辣不死鹹,分量十足,連鍋底的碎牛肉都還夠成為隔餐的回馬槍。
百分百原味,孝敬父母正好。
隨著韓國文化的強勢輸出,臺北街頭每隔一陣子就有新的韓式料理開張,對此,李鎮源老神在在,「真正由韓國主廚在做的不多,我只想把最道地的韓國原味百分百呈現給臺灣的客人。」只要來三元的客人覺得,「哇!跟我在韓國吃到的是一模一樣的味道!」就是他最大的成就感。
「臺灣人對韓國菜常有些刻板印象,像是以為韓國菜一定都很辣,其實在韓國的飲食文化,有一半以上是不辣的,我現在最希望做的,就是讓大家認識最道地的韓國料理!」不苟言笑的主廚認真說著,讓人感到分外可靠,這樣的食物拿來孝敬父母正好。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