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美館,藝術可以當飯吃

北台灣最具代表性的藝文地標「台北市立美術館」,2025年6月迎來全新里程碑,成為全台首座進駐米其林星級餐飲團隊的美術館。湘樂餐飲集團創辦人林泉攜手AlifeHoldings打造兩個全新品牌「Bonami法式小館」與「Rolling Dough咖啡廳」,為觀展者們的藝文旅程,增添一道美味風景。

撰文:陳涵茵 攝影:何宗昇 編輯:李秀芬 設計:林若嵐

道地可頌 佐航班起降易上癮


▲「Rolling Dough」咖啡廳擁有台北市區少見的低空航道景觀,坐在窗邊座位就能看飛機起降。

兩間餐廳進駐的場域都位於北美館南進門二樓,整棟樓以幾何線條與三面大玻璃建構而成,採光極佳,不僅將日光引進餐廳,「Rolling Dough」咖啡廳的座位區甚至擁有台北市裡少見的低空航道景觀,坐在窗邊,抬頭就能看見飛機劃過城市上空。

Rolling Dough象徵「層層摺疊、用心揉製」的麵糰日常,由來自瑞士的甜點行政主廚溥丰詠Florian Bourquin坐鎮。他來台八年,不只中文流利,談起歐式甜點自信十足:「幾乎沒有一款甜點難得倒我。」他打趣說:「想吃真正的可頌,來這就對了,不要再吃邪惡的扁可頌了。」一句話道盡RollingDough對正宗風味的執著。


▲鹹口的「瑪格麗特可頌」(左,150元/個)充滿莫札瑞拉起司與羅勒香氣,再一口「阿芙佳朵」(右,180元/杯),是下午茶絕佳組合。

Rolling Dough立志成為台北最好吃的「可頌專門店」,主打每日現烤、層次分明的可頌。Florian強調他的標準:「好的可頌,一吃就知道,有些吃得出不好的油味,美味的可頌要外酥內潤,酥酥乾乾是不合格的。」這絕不是紙上談兵,開幕至今,我已默默回訪三次,可以拍胸脯保證,這是我在台北吃過最接近巴黎風味的可頌之一。

我最喜歡的是開心果口味的「季節可頌」,圓圓的外型很討喜,咬破酥皮後,中間的開心果醬內餡又香又濃,配上一杯黑咖啡簡直太幸福。但要說讓我一試成主顧的其實是「瑪格麗特可頌」,起初還無法想像鹹可頌的味道,咬下後,莫札瑞拉起司與羅勒的香氣完美交融,鹹香耐嚼,作為午間輕食也剛剛好,每次吃都很驚豔。

Rolling Dough 3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2樓(北美館南進門)
營業時間: 09:30~17:30,週一公休。
刷卡:可。收1成服務費。

龜毛法菜 藏低調炫技有魔力

主打法國菜式的「Bonami法式小館」,午間時段供應義大利麵、手作三明治等輕食;到了夜晚搖身一變為氣氛浪漫的餐酒館,看展前先來墊個肚子,跟逛展後坐下品嘗,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氛圍。主廚何卓濠(PercyHo)曾在多家香港米其林星級餐廳工作,擅長把國際烹飪技巧與在地風味揉合出新輪廓。訪談後,我忍不住想擅自替他加上「龜毛」標籤,這也正是讓Bonami菜色與眾不同的關鍵。

何卓濠形容Bonami的料理風格是:「純粹、直接,同時帶有技巧與手工感。」的確,菜餚上桌時沒有浮誇擺盤,每道都很低調,炫技只留在廚房裡,但只要多咀嚼一秒,就會發現全是堆疊了時間與心力的功夫菜。

像這道「封鴨肉醬配酥烤吐司脆片」,乍看就是吐司配抹醬,背後卻需要先將鴨腿鹽醃一小時,洗淨後加入百里香、迷迭香、蒜頭等香料,烤箱低溫控烤二個半到三小時,再將鴨腿脫骨、手撕成肉絲,最後拌入奶油、橄欖油與香料調味才能製成抹醬,不是花俏菜色,卻有讓人手停不來,肉醬一直往吐司上抹、往嘴裡送的魔力。


▲每日限量的「香煎豬頭肉卷」費工又費時,能一口氣吃到豬耳的脆、豬舌的Q、豬皮的軟糯與滿滿膠質。(450元/份)


▲法式經典的「香蒜韭菜奶油烤蝸牛」以韭菜替代傳統巴西里,上層撒奶油炒香麵包粉增脆。(280元/份)

說起費工的王者,還是「豬頭肉卷」。何卓濠堅持要用整顆「帶臉」的豬頭,先去骨、刮毛後鹽水漬一日,隔日再將香料及蔬菜與豬耳、豬舌、豬頭皮依序堆疊一同燉煮四至五小時。最後還得兩人合力將各部位手工排列、卷起成型、冷藏定型,再裹粉煎香上桌,一顆豬頭最多只能做十五份,當然是限量供應。聽完整個過程,我已經累了,必須好好珍惜吃進嘴裡的每一口豐潤膠質。

下次來北美館,不妨多留些時間,除了欣賞展覽,也到Bonami欣賞一下主廚揮灑汗水完成的美味藝術之作。

Bonami法式小館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2樓(北美館南進門)
電話: 02-2585-0161
營業時間: 17:30~23:00 ;週六、日12:00~14:30、17:30~23:00,週一公休。
刷卡:可。收1成服務費。 閱讀完整內容
鏡週刊2025/11月 第476期

本文摘錄自‎

在北美館,藝術可以當飯吃

鏡週刊

2025/11月 第47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