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頂頭額沙洲
七股海濱竟然有沙漠
近來網路一張張流傳的沙漠風景美圖,讓獵奇攝影師趨之若鶩,本以為是國外某一處遠離塵囂的空靈地,細問之下才知道這漂亮風景就在七股,緊貼著海濱沿岸的「頂頭額沙洲」。
此沙洲是由河川沖積而成的一處地理景觀,位在七股地區,與潟湖風景串連,從衛星地圖上看就像一條狹長飄逸的絲帶,其中有一處是觀光船停泊的碼頭。風景圖上的沙漠景觀靠近岸邊,入口處在國聖燈塔,也是台灣的極西點,開車到此就得步行前往沙洲區域。
整個台南版沙漠從越過燈塔前的沙丘後的一大片沙地,遠望是遼闊的海洋與木麻黃林,近看是蜿蜒起伏的沙丘,與之交匯成景的是散落的消波塊和防風竹林。原本半人高的竹林已被狂沙覆蓋,在地表上如同蛟龍一般匍匐,彎彎曲曲姿態俏麗,滾滾細沙被海風塑型,像一張極大的、被吹皺了的絲緞,漫出層層漩渦、漣漪,美到極致,尤其夕陽時分最為動人。沙丘軟細,在上面行走不易,建議最好穿著包覆性強的鞋襪,避免沙粒進到鞋內難以清理。



2 七股遊客中心
線條光影與幾何玩遊戲
海洋、藍天與七股的鹽山如果用幾何概念設計,會有怎樣的呈現?這樣的構圖被新建的「七股遊客中心」實體化,沒有太多綴飾,一大片灰白建築屹立在七股鹽場旁,因為線條太過奇特而成為IG的熱門打卡地點。

這裡耗資1億打造,2017夏季開放,整個園區範圍廣達2公頃,由2棟主建築與周邊廊道組成,大量的方窗格出現在大片牆面上,打破規整的格局而展現另一種線條美。主建築像一艘即將啟航的艦艇,瞭望著周邊山光水色,而遊客們能藉由斜坡上的梯階拾級而上,近距離欣賞美麗的建築體,也能遠望前方的潟湖景觀。管理處已經開始對外招商,未來遊客中心會以展示館、餐飲空間與建築美學做主打,讓遊客能在幾何景觀中體會鹽田過往的風華。


3 台江學園
魚塭上的不規則高腳屋 由一處內海陸化的村鎮是個甚麼樣貌?幾百年後大家已無具體形象,但是可以運用抽象的建築語彙表達那個年代的風情與習性,而以台江古地圖做為設計藍圖的「台江學園」就是很好的見證。

由台江國家公園新開放的據點,做為行政中心與遊客中心使用,目前行政中心已經完成,遊客中心預計在2017年年底完工。整個台江學園建在廣達6公頃多的四草魚塭上,營造了水上高腳屋的風情,由知名建築師郭英釗規劃,他同時也是北投圖書館的設計者,對於綠建築的打造遊刃有餘。
看似不規則的建築體以曲橋串連,跳脫方正的聚落意象,主要想表達古台江的巷、弄、街的情境,中心區以紅磚瓦地磚鋪成的大廣場,也是參考了以往屋埕的樣子興建。雪白的牆面與屋頂立於藍天綠湖間,是最潔淨的影像,在這處處皆可取景,包括如俄羅斯方塊的窗框、水上的建築倒影、用蚵殼打造的外牆,還有一間因應潮汐興建的浮動屋。看似隨意揮灑的構圖其實已將生態、人文與氣候等各種條件考慮進去,鉅細靡遺的手法難怪能獲得鑽石級的綠建築獎章,非常值得前往欣賞。

4 井仔腳瓦盤鹽田
絕美夕照令人目眩神迷

井仔腳是現存最古老的瓦盤鹽田遺址,早在清朝時期就已存在,昔稱瀨東鹽場,1818年,鹽場主人從他處輾轉到此落腳,近200年的時光造就了歷史鹽業的風華。製鹽需要人力,鹽場也因考量成本而在2002年停止生產;原本蕭條一陣子的北門鹽場因為夕陽美景爆紅,雲嘉南風管處串連了落日與鹽田的景致,在一個個方正鹽田裡堆起小鹽山,偶爾可見製鹽者在場內忙著,重現了鹽場過往的風光。這種讓老古蹟活化的計畫,使得北門再度湧入了人潮。
日間的鹽場雪白亮麗,搭配蔚藍天令人心曠神怡,可最美的景致就屬夕陽時分,火紅的太陽按照四季的更迭變換角度,即將落入地平線的那一刻,嫣霞映照著鹽田裡的水光現出璀璨的霓虹色澤,彷若仙境,美不勝收。最佳的拍攝角度在鹽田邊的道路上與一旁3層樓高的觀景台,只要耐心等待,台灣十大落日美景就能收囊入袋。



5 七股潟湖蚵棚
台灣海峽最美的抽象畫


其實壯麗的蚵棚美景也不只這一處,閃電般的Z字蚵架看不到,小Z字蚵架也能信手拈來,可以走176縣道經過龍山社區往西側潟湖的方向,沿途能看到雪白的蚵殼山,好吃的蚵嗲攤與純樸的聚落風光。欣賞蚵棚要謹記潮汐時刻,最佳觀賞狀態自然是退潮時,蚵架露出半顏的樣子,加上太陽探底落霞滿天的景致,搭配如抽象畫的大片蚵棚,就是一幅令人最難忘的影像。

6 漁光島
隔海與安平街區兩個世界


漁光島舊名三鯤鯓,是一座沙洲島嶼,島上居民捕魚為生計,早期因為沒有觀光資源進駐而少有遊客,近幾年因熱門民宿毛屋的成立漸漸受到注目。島上有幾處風光特別值得拜訪,包括約1公里狹長範圍的木麻黃林道,在經過規劃後成為一條可以散步賞景的木棧步道,為炎夏添上些許涼意。 穿過木麻黃林,形如勾的「月亮灣」用漂亮的線條迎接到訪的旅人,海岸邊聳立著一座用廢棄蚵棚竹子打造的大型裝置藝術,是由英國人雨果打造的作品「日落塔」,塔高37公尺,花費2年多完成,外型猶如一艘航艦,是月亮灣上最吸睛的一景。看過海岸美景,島上聚落也有不少老屋可以慢慢欣賞,包括毛屋特有的清水模建築,民宿主人回饋鄉里,把公廁也換上清水模外裝,是街上可順道欣賞的時尚公共空間。


7 二寮日出
限時演出的山水潑墨畫



每年4月至9月公認是觀賞二寮日出雲海的絕佳時機,最佳賞景地點則是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的二寮觀日亭,目前,除了觀日亭之外,附近2分鐘車程還有一座新建的觀景平台,雖然不方便架設腳架,但有展開的大平台、休憩空間和洗手間,讓旅人安心停車,好好追日。

8 虎山林場森林步道
尋幽訪勝的天然氧吧



位在仁德糖廠旁的虎山又稱西瓜山,因此虎山林場步道也被稱為西瓜山步道,林場分為數個區段,每區段栽種不同樹種,包括台南市區常見的行道樹小葉欖仁,以及桃花心木、苦楝花等等,每區步行約7、8分鐘即可進入下一片森林,各區樹木整齊排列,樹和樹之間就成了人們休閒健身的天然氧吧。葉片深綠、樹幹整齊的小葉欖仁,冬天一到樹葉落盡,看起來就像韓劇冬季戀歌的場景,吸引戀人前來尋幽訪勝,也是熱門的婚紗攝影首選。
假日走訪,可順道參觀虎山實驗小學校區,這座小學曾是糖廠員工子女就讀的學校,因位置偏遠曾經面臨廢校,直到校長林勇成2012年上任後,以周邊自然環境將小學打造為生態學校,不僅推動ECO CAMPUS生態學校課程,也邀請珍古德女士蒞臨,2015年更榮獲環保署頒發Eco Campus最高榮譽象徵「綠旗」,值得一遊。

9 四草紅樹林綠色隧道
美麗天使之吻紅到海外


隨著竹筏緩緩深入河道,紅樹林愈趨茂密,聆聽解說員的介紹,還能看到色彩鮮麗的雀鳥、覓食的小白鷺、泥地橫行的招潮蟹、鑽進鑽出的彈塗魚,以及高掛在樹梢的喜鵲鳥巢,而當河道兩岸的樹幹在半空中交會並倒映於水中時,彷彿上下嘴唇,就成了四草綠色隧道最經典的天使之吻拍照點。

10 安平觀夕平台
令人沉迷的金黃時刻

整體設計像一座倒三角,頂端是入口,兩側斜線是架高的觀景台,底座以斜坡緩下,再以階梯設計朝向沙灘,整個建築物與環境融合。階梯上有長方型立體石墩供人乘坐賞景,平台上還陳列幾座大型創作藝品,增添不少藝術氣息。
因季節的不同,可以觀賞到的夕陽美景也不同,例如春分及秋分時候,夕陽從平台上的藝術雕塑空間穿透,猶如一幅美麗畫作。而結合了海、砂與防風林的平台,洋溢著慵懶的海洋風情,加上開闊的海天視野,可以輕輕鬆鬆、好整以暇地瀏覽彩霞落日,成為安平受歡迎的景點之一。

11 南科迎曦湖
舞彩迎賓秀處處小驚喜


白天襯著藍天綠意,黃色彩帶映照湖面上,怎麼拍都美麗;傍晚時分,夕陽從絲帶腰身後方緩緩下降,站在湖對岸望向絲帶,周邊散發淡淡金光又是另一種美;入夜後,在燈光映照下,幽暗的湖面上流露靜謐的夢幻美感,成為許多攝影愛好者的聚焦美景。

12 奇美博物館
美麗地標日夜皆風情

走訪奇美博物館,最少要大半天,常設的展覽包括藝術廳、羅丹廳、動物廳,以及樂器廳、兵器廳等,還有令人耳目一新的特展廳,等於世界藝術巡禮一番,增長知識與氣質。白天看展覽,晚上欣賞燈秀;當博物館傍晚5點半閉館後,許多人會留下來待在大都會公園裡、靠近博物館的戶外區,欣賞入夜後博物館在燈光照射下的靜謐美。
圍繞博物館的許願池是人群聚集地,等待天光漸暗後,博物館打上一盞盞燈光的時刻。隨著天色漸暗,橫跨水池、連結博物館的奧林帕斯橋因燈光而變成一條飄散優雅的光之橋。白天時,藍天白雲與綠樹陪襯下的建築,莊嚴氣派;到了夜晚,靛藍天幕包覆下的博物館,宛如一棟漂浮在天空中的城堡,有種不真實的夢幻迷離,美得令人屏息,可以說,白日黑夜皆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