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人工智能相信很多人都聽過,但對於我們來說,最大問題是「如何向 AI 問問題」,很多人因為不懂如何向 AI 發問,令到 AI回答到答案不如人意,很多人因此認為 AI那就是不過如此。但其實,只要你懂得如何向 AI 問問題,人工智能可更貼合你的需要。這次我們就探討一下如何「正確地」向 AI 發問問題,不論你用的是 ChatGPT,Google Gemini, Grok 還是 DeepSeek,這篇文章都能有助你活用人工智能,解決你日常生活問題,幫你做事更有效率。 如果你使用 AI,而回應卻總是「答非所問」或「沒有靈魂」,這種情況普遍發生在對 AI 沒有下對「指令」的人身上。其實,問題並非 AI 不夠聰明,而在於使用者未能精準表達需求。為了解決這種溝通障礙,我們可以使用 TRIRO 原則,一個能夠有效提升 AI 溝通效率的框架,幫助你把「思維需求」轉化成「文本需求」,寫出真正有力量的 AI Prompt 指令。
TRIRO 原則:與AI有效對話的五大步驟 TRIRO是五個英文單字縮寫而成的原則,分別是 Task(任務)、Role(角色)、Iteration(反覆)、Reference(參考)、Output(輸出)。以下將逐一說明每個原則,並附上五個實用例子,幫助你實際運用。
一、Task(任務):明確定義你希望AI完成什麼工作 任務應明確具體,說出內容 + 型式 + 主題。AI 的運作邏輯就像電腦一樣,「輸入什麼,就輸出什麼」。如果你的任務模糊,AI 就無法精準理解你要它做什麼。這就像對一位助手說「幫我寫點東西」,它自然不會知道你是要廣告文案、求職信還是 Instagram 貼文。 透過明確界定任務,你能讓 AI 精準對焦,節省時間,提升效率,讓每一次對話都有實質產出。
任務應明確具體,說出內容 + 型式 + 主題。 應用範例: 1.撰寫一篇 800 字的旅遊文章,介紹台中市適合親子遊的景點與行程安排。 2.幫我設計一份三天兩夜的韓國自由行行程,包括美食、購物與文化景點。 3.分析 2025 年台灣總統大選的候選人政策差異,整理成報告格式。 4.撰寫一封英文求職信,申請科技公司行銷助理職位,語氣專業且自信。 5.製作一段 Instagram 用的貼文文案,主題是「都市人減壓方法」,限 150 字內。
二、Role(角色):讓AI扮演你期望的角色 AI 可以模仿不同的語氣與邏輯思維方式。當你為 AI 指定一個角色,它會根據這個身分來調整用字、觀點與風格,讓輸出更貼合實際需求。 無論你是要一位嚴謹的學者、親切的老師、活潑的社群小編,還是一名嚴肅的顧問,只要設定對了角色,AI 就能說出「那個人」該說的話。
設定角色可以讓AI「進入情境」,產出更貼近你想要的風格。 應用範例: 1.你是一位具 10 年經驗的專業履歷顧問,幫我修改我的英文履歷。 2.假設你是高中歷史老師,請設計一堂課教導學生了解冷戰背景。 3.你是一名專業平面設計師,請推薦我三個適合婚禮邀請卡的字型與配色方案。 4.假設你是理財顧問,請幫我提供月薪 4 萬元的儲蓄與投資建議。 5.你是育兒部落客,請撰寫一篇新手爸媽如何應對嬰兒夜醒問題的文章。
閱讀完整內容本文摘錄自
向AI發問如何最大效率 懂得問才獲得更多答案
iPhone, iPad 玩樂誌
2025/9月 第260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