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T 1 春天飲食8要素
中醫認為,春天正是調肝理氣最佳季節,適合走出戶外、做各種舒緩形體的活動,飲食可多吃有助升發及綠色的食物,可幫助冬天多餘的寒氣及濕氣等廢物排出體外。 中國古代醫家在漫長的生活實踐中,逐漸體會到人體的健康與大自然變化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大自然的所有生物都會去適應四時的變化,而有不同的行為,而人類若也能順應大自然的變化,適時養生,就能避免疾病的發生。 康寧醫院營養師陳詩婷指出,春季有六個節氣,從春天的第一天「立春」開始,接下來有準備耕種的「雨水」、春雷起而震驚萬物的「驚蟄」、晝夜均分的「春分」、東南風吹起的「清明」,以及提醒農民時雨將降的「穀雨」六個節氣,都在提醒我們,人體的陽氣正是復甦之時。 其中,春季與木氣相應,臟腑對應於肝,故春天是調肝理氣以及凈化調養身體的最佳季節,最適合走出戶外,吸收新鮮的空氣,保持身心順暢,把多餘的寒氣及濕氣等累積的廢物驅出體外,才是春季養生的基本法則。 有沒有覺得到了春天,人就容易發懶?做什麼都提不起勁?這是所謂的「春睏」。 陳詩婷解釋,春睏是人體自然的調節反應,因為經歷過嚴寒的冬季後,身體處在營養素缺乏的狀態。緊接春天來臨,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速度加快,身體耗氧量增加,很容易讓人感到懶洋洋,好像怎麼睡都睡不飽。只要順應時節變化,掌握以下養肝的原則,補充均衡的營養,有助擺脫疲勞感。
❷補充綠色的蔬果 春天對應的五色為綠色,而綠色正好是養肝的好食物,可選擇當季的綠花椰菜、油菜、菠菜、綠豆芽、地瓜葉、秋葵、莧菜、大陸妹、青花菜、奇異果、青椒、蘆筍、芭樂、綠茶、香菜、芹菜、蔥等,這類食物能促進身體代謝,幫助肝臟排毒。 陳詩婷說,春季的當季蔬菜,確實與護肝有關係,譬如花椰菜有豐富的硫化物,可以幫助肝臟排毒,而蘆筍則含有穀胱甘肽、胡蘿蔔素等,有助抗氧化,提升肝臟解毒的能力。


❼多喝水 春天氣候容易乾燥,多補充水分,可以幫助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同時能夠讓毒素儘快排出體外;另外,泡菊花茶、熬米湯、蒸蘋果等,也是很適合春季補水的食療方。 ❽少吃生冷、不好消化的食物 生冷跟太黏性的食物容易傷害脾胃,要是在春天陽氣升發之際,過量食用生冷的食物,像是冰品、冷飲等比體溫還低的食物,或是過量食用糯米、乳酪、起士等黏膩的食物,就容易傷害肝氣升發的過程,導致接下來的夏天,容易得到寒性的病症,像是手腳容易冰冷、容易感冒、疲倦、經期不順、拉肚子、便秘、過敏性鼻炎等狀況。 再次提醒,春天飲食最重要的原則是清淡、多綠色蔬果,以攝取足夠的纖維質、維生素、礦物質、植化素等,來加速肝臟排毒的功能。所以,食物烹調的方式,也應力求簡單,以涼拌、蒸、煮、炒、燉等,取代煎、烤、油炸等烹調方法為佳。
3生活習慣有助養肝 ❶保持心情舒暢 肝氣升發時,不要太常生氣,否則容易傷肝。 ❷保持良好睡眠習慣 肝屬木,木易生火,若沒有養好肝,就容易上火;晚上11點至凌晨3點這段時間,是人的膽經與肝經運行時間,此時熟睡有助肝膽經的新陳代謝,建議晚上11點前就寢,不要熬夜而損害陽氣。 ❸每天適當運動 中醫認為,肝主筋,所以春季鍛練筋骨,有助肝臟的健康;建議早晨起床後,進行室外運動,譬如快走、打太極拳、瑜伽、騎腳踏車等運動,趁著陽氣漸漸甦醒時鍛練,更有助於陽氣的升發。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