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人獻策:近三月賺兩成 下波聚焦中小型股、AI二三線供應商
台股第四季呈現震盪與分化行情,但暗藏布局機會。專家指出,AI供應鏈與低基期中小型股仍有表現空間,建議逢低布局並採分散策略,以穩健掌握多頭契機。 撰文‧林怡妏、林芷圓 主動式ETF今年五月正式在台股登板亮相,相較於一般基金,主動式ETF由於績效報酬會即時反應於交易市場,因此經理人的操盤表現也更易受到市場關注。而三位今年以來表現亮眼的主動式ETF經理人,各檔基金近三個月績效均超過二○%,目前準備如何應對一路衝高的盤勢,用靈活的布局策略繼續贏得投資者目光?

▲經理人看好AI伺服器帶動的成長動能,預期第4季出貨將迎來新一波高峰。攝影·劉咸昌
群益陳沅易: 降息開啟資金潮 看好台股「驚驚漲」 「我會用『驚驚漲』來形容第四季的台股氛圍。」群益台灣精選強棒主動式ETF基金經理人陳沅易表示,「震盪」仍是主旋律,但受惠於美國降息帶來資金潮、新台幣升值匯損回沖兩大利多支撐,整體市場情緒偏向樂觀。 不過,陳沅易提醒,台灣景氣正呈現「AI產業亮眼、非AI產業承壓」的分化行情。 「以AI產業為例,目前正處於產品規格轉換期,需求強勁。」陳沅易舉例,輝達(NVIDIA)的GB200晶片出貨高峰雖然已過,但GB300晶片研發仍在起步階段,相關零組件如印刷電路板(PCB)、銅箔基板(CCL)、伺服器電源等,將隨新一代產品升級而帶動新需求,「市場已經部分反映這些樂觀預期,真正的訂單分配將在第四季、抑或明年會更明朗。」 他補充,散熱產業也正等待新規格底定,預計年底將逐步顯現動能;同時,市場資金也開始留意低基期題材,例如記憶體、矽晶圓等。 因此,在投資布局上,陳沅易的核心持股仍以半導體產業為主,聚焦在AI產業鏈,包含晶片製造、IC設計、伺服器組裝與零組件,並搭配台積電廠務、低軌衛星、電力設備等作為「衛星持股」。 「台灣半導體廠商的競爭力強、產品有市場議價能力,即便未來面對《二三二條款》下的晶片關稅,我認為影響性應有限,對企業營收或獲利不會造成太大衝擊。」陳沅易回應。 另一方面,降息環境也有利於中小型股補漲,「過去資金多流向大型股,因為基本面穩健、抗風險能力強;但隨著利率下降,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減輕,獲利動能有望優於預期,是值得留意的投資標的。」 整體而言,陳沅易認為,下半年市場仍可能呈現震盪格局,但下行風險有限,「至少在明年美國期中選舉前,美國政策傾向維持經濟與股市穩定,將對全球資金流向與台股市場形成一定支撐。」
統一陳釧瑤: AI需求延燒 零組件廠迎漲價潮 「對台股後市仍不看淡,不預設高點。」統一台股增長主動式ETF基金經理人陳釧瑤對第四季持謹慎樂觀看法,「短線盤勢可能出現震盪,但整體多頭趨勢未改變。」 她指出,市場背後有政策與基本面的雙重支撐。一方面,美國聯準會從今年九月啟動降息循環,資金環境轉趨寬鬆;另一方面,則是市場預期美國未來兩年的經濟呈現緩步成長,「將帶動企業獲利預估保持成長趨勢,也讓台股供應鏈有望持續受惠。」 若從長線來看,陳釧瑤看好AI相關族群仍是投資重點。 「AI需求所造就的相關電子零組件訂單成長,受惠廠商已經從原本的一線,擴展至二、三線供應商。」她指出,需求上升帶動相關零組件價格上漲,從PCB的玻璃纖維、銅箔到記憶體,都出現漲價潮,有助提升廠商獲利。 陳釧瑤預期,從今年到明年,AI平台規格仍持續升級,有望使相關供應鏈受惠。而她看好的族群包含具備漲價空間或明年規格提升的零組件、半導體先進製程、封裝設備及材料、電源規格提升受料、電源規格提升受惠股,以及散熱、交換器、高速傳輸、光纖等標的。 同時,她也布局低基期類股,如軍工、車用、蘋果概念股等。「這些族群近期也出現輪動機會,主因是市場預期聯準會進入比較明確的降息週期,有望刺激消費動能。」陳釧瑤表示,這些類股的庫存已經調整多時,目前水位偏低,一旦需求回溫,可能帶來一波拉貨潮,加上評價已修正至低位,回升空間大。 「值得注意的是,明年蘋果有望發表摺疊式新機,有利新規格受惠股與摺疊機相關供應鏈獲利。」她補充。 在操作策略上,陳釧瑤提醒,台股近期已累積不小漲幅,短線可能出現獲利了結賣壓,但整理後多頭趨勢不變,「建議投資人可以趁回檔的時候逢低買進,或利用定期定額方式布局台股基金。」
野村游景德: AI強但估值高 分散配置金融傳產 展望第四季,野村臺灣智慧優選主動式ETF經理人游景德以一個「穩」字定調。 游景德觀察,台股上市櫃企業的財報顯示獲利動能強勁,其中電子權值股明年獲利預期仍可望成長超過二五%。他指出,受惠於AI資本支出持續暢旺,「以台積電為首的半導體供應鏈,包括高階封測、伺服器組裝及零組件等族群,仍具成長潛力。」 他特別點名伺服器組裝與硬體製造族群,認為「在AI供應鏈中,這些是基期相對較低、後續仍有表現空間的產業區塊。」 此外,半導體先進製程相關類股與記憶體族群,也在游景德的關注名單中。他分析,「例如IC設計與矽智財類股,均被視為第四季的成長焦點;而記憶體族群今年以來漲幅相對落後,如今也有不錯的投資機會。」 不過,游景德提醒,後市仍存在「估值過高所帶來的修正風險」。他表示,「雖然台股基本面仍強,但部分AI類股漲幅過大,一旦外部出現宏觀變數,相關族群將面臨短線修正。」 他點名今年以來漲勢凌厲、基本面已被股價充分反映的印刷電路板、銅箔基板與散熱族群,接下來恐面臨較大的修正壓力,「此外,投資人也應留意AI中小型股中,今年以來股價漲幅過高的個股。」 因此,進入第四季,游景德在投資組合配置上將採「穩健分散」策略,不僅調節漲多個股,也布局評價仍低、具成長潛力的族群,同時分散配置金融股與傳產類股。「雖然金融股今年獲利普遍不如電子股亮眼,但台灣大型金控財務體質穩健,且在指數中占有一定權重,評價也相對偏低,是投資組合中平衡布局的重要標的。」游景德進一步指出,在降息循環下,壽險型金控持有大量海外債券部位,獲利動能可望提升。 在傳產部分,游景德則聚焦鋼鐵與內需服務等產業族群,並少量布局電動車零組件,「內需服務業如餐飲、航空類股獲利穩定、配息紀錄良好,可作為投資組合中的防守配置。」
閱讀完整內容本文摘錄自
主動ETF操盤手Q4布局術
今周刊
2025/10月 第1504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