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創新高 該買?該賣?


文●方亞申

台股指數創歷史新高,融資餘額並未大增,指數將驚驚漲;外銷及出超金額大好,主要靠AI伺服器拉抬,而今年擴大資本支出的先進封裝設備族群,意味後續接單旺,二奈米耗材、探針等,加上記憶體及有政府釋單的電纜、軍工族群,聯準會利率會議後若拉回皆可注意。

財政部公布最新八月進出口統計,主要出口地區方面,今年一至八月對美出口一一七一.七億美元、大增逾五成,提前打破歷年全年紀錄。此外,前八月對美出超八五四億美元,美國不僅取代陸港成為台灣最大出超來源,今年「美超中」現象成定局,甚至全年對美出超可能上看千億美元規模。

除了對美出口大幅成長,財政部統計,八月出口五八四.九億美元,不僅創歷年單月新高,也是史上首次單月出口超車南韓。八月出口表現演出「大驚奇」。

主計總處原本預估台灣今年上半年經濟成長率六.七五%,五月原本預估今年經濟情勢「前高後低」,將下半年經濟成長下修至一%,為近兩年半最低,但最新預測則顯示,下半年經濟成長率已上修至二.三%,且預估全年經濟成長率可達四.四五%,並預測二○二六年經濟成長二.八一%。


八月出口上演大驚奇

美國四大CSP大廠在財報公布後,持續上修今年資本支出,臉書為六六○至七二○億美元之間(下限較先前預期的六四○億美元提高,上限未變)、微軟二六會計年度首季(即二五年七至九月)公司預期資本支出超過三百億美元,年增率逾五○%,遠高於市場原先共識的二四二億美元。並進一步指出,二六會計年度全年資本支出將持續增加,預估全年總支出將突破一二○○億美元大關,年增率達三六%,同樣大幅超越市場預期的一○○五億美元。亞馬遜則從一千億美元提升至一千二百億美元。谷歌則提升九○億美元至九四○億美元,合計達三千六百億美左右。(部分公司會計年度是跨二五及二六年)。若再加上甲骨文、特斯拉、xAI、OpenAI等,美國單單這幾家耳熟能詳大公司所花的AI基礎建設,加上中東及歐洲主權AI建設,至少也超過一千億美元,就讓AI伺服器占全球約九成的台灣經濟成長立於不敗之地。

法人預估明年上述這些公司及國家對於AI基礎建設將達五五○○億美元以上。所以二六年電子出口成長不變,且AI伺服器供應鏈及蘋果新機推出,法人預估企業獲利將上修約十五%以上。

再看全球關注的聯準會將在十六日開會(台灣約在十八日),近期公布請領失業金人數至九月六日當周增加二.七萬人,達到二六.三萬,為二一年十月以來最高。另一方面,八月非農就業數據遠低市場預期,失業率上升至四.三%,創下二一年以來的高點,市場擔憂經濟衰退就在前方。CPI/PPI及失業率同步顯示美國經濟降溫已成定局,也就給於聯準會降息空間,降一碼幾乎是板上釘釘,後續至年底預估還有一至兩次降息機會。


降息可望激勵金融、科技股

就歷史紀錄來看,從一九八四年以來的八次降息,宣布降息後起計算,三十日內標普指數上漲六次,六十日內上漲機率百分百。預計至年底還要降息一至二次,基準利率可能降至三.五%上下○.二五個百分點。

過去降息後金融股及科技股上漲機率較高。近一個月美股四大指數輪流創歷史新高,並且出現高總市值股比價上升,像是連馬斯克都讚揚AI技術的谷歌,股價最先創新高,總市值已來到二.九兆美元,後續看來又要多一檔站上三兆美元公司。其次是博通,傳接到OpenAI的百億美元ASIC訂單,股價站穩三五○美元再向四百美元邁進,總市值年初才超車台積電(2330)ADR,如今已來到一.七兆美元,直逼臉書的一.九兆美元。再來是甲骨文在上季雲端基礎建設方面營收,比去年同期成長五五%,後續的剩餘履約義務,更是暴增三五九%,達到四五五○億美元,公布財報後股價單日暴漲三五.九五%,總市值直接從七千億美元以下跳升至九二二○億美元,再上去就頂到特斯拉及台積電,總市值排名全球第十二名,另外以軍事AI管理為主的帕蘭泰爾(Palantir),今年大漲一二○%,總市值逼近四千億美元,追過美國銀行、艾斯摩爾、思科等老牌大公司。甲骨文大漲,也帶動安謀大漲,進而孫正義的軟銀也是大漲,帶動日經指數站上四萬四千點,創本世紀最高。

這些都是參與美國政府星際之門公司。這次帶領科技指數創歷史新高股,都具有AI特色,從谷歌、博通、台積電ADR、甲骨文到軟銀都向上大幅推升,具有比價味道。整體科技股又進到另一個層次。而未來一周川普將出訪英國,包括黃仁勳、奧特曼都會陪同川普。黃仁勳也曾於五月陪同川普前往沙烏地阿拉伯,結果與沙國簽署了六千億美元大單,這次黃仁勳能跟歐洲簽下多大訂單?市場拭目以待。

美國降息預期以及大公司及國家大手筆AI資本支出,對台灣相關供應鏈自然是利多。回歸到股價,上市的電源供應大廠台達電(2308)及光寶科(2301)股價大漲,尤其前者總市值躍身登上二.一兆台幣,逼近聯發科(2454),由於今年消費性電子市況一般般,台達電已是AI伺服器電源及液冷散熱系統的重要供應商,在GB200和GB300系列中提供五.五KW、八KW電源供應器,並有計畫推出十二KW版本,預期將持續擴大供應力道此外,台達電液冷散熱的CDU與Sidecar模組已放量出貨,法人估今年液冷相關產品營收可達約上百億元,顯示其在GB300應用上已有實質布局。而台達電八月營收創歷史新高,市場高度期待其第四季在GB300帶動的AI基礎建設需求下,營運持續維持強勁表現,第四季業績將持續再創高,在GB300帶動下,台達電下一個目標可能向九五○元邁進。

AI鏈比價向上推升

另外就是光寶科,在今年GTC上,展示了專為GB300(及GB200NVL72系統)打造的整合式AI機櫃解決方案,包含電源、液冷散熱、一體化機構件與BBU模組等,並在第二季啟動量產。市場預估,GB300推動下,光寶科AI電源BBU模組需求劇增,營運動能強勁。光寶科今年上半年已大幅提升AI電源與整合系統營收占比至十四至十六%,明顯高於去年水準,推出完整系統解決方案(包括電源、液冷及BBU)針對GB300採用的機櫃設計,並已啟動量產。所以營收從七月開始連續兩個月營收創今年新高。上半年EPS二.八六元,八月單月EPS○.七六元預估今年EPS有機會向八元推升,若以PE二五倍來估算,股價有機會挑戰二百元機會。

觀察八月營收創歷史新高公司中,有智邦(2345)、奇鋐(3017)、富世達(6805)、台光電(2383)、金像電(2368)、高技(5439)、緯穎(6669)都創歷史新高,也都是AI供應鏈龍頭,且這些公司上半年EPS都很高,加上下半年營收持續上升,拉回至月線附近可注意。

當然負責AI晶片代工的台積電,第二季對於匯損幾乎沒有影響,八月份創下歷史最強同期營收,不管未來GB300是否受技術影響延宕與否,對台積電沒有影響,因為錢都先拿了,不論ASIC是否分食輝達AI晶片市場,對台積電沒有差別,都是台積電代工,故市場預估台積電今年EPS可能向五八元推升、明年接近七○元,後年將站上八○元。以PE來看,台積電並不高,加上九月十六日將除息五元,若有回檔值得注意。

而先進封裝成為台積電優勢所在,台積電近期高喊先進封裝產能建置腳步「已沒時間按部就班」,要提前導入機台超前部署。

接下來就是需要測試,京元電子(2449)因應AI處理器及ASIC強勁需求,通過今年二度上修資本支出計畫,今年資本支提高至三七○億元規模,上修幅度達三七%,不僅創歷年新高,在半導體產業中也是相當高,緊追日月光(3711)。以上半年該公司EPS五.二九元以及七、八月份營收持續登高,今年EPS有機會向十二元推升,在台股創歷史新高下,對比京元電PE不到十五倍,且積極擴廠,拉回可酌接記憶體有漲價利多,拉回也可留意。


線纜族群受益台電釋單

近期國際銅價走揚,對於電線電纜族群較有利,且台電強韌電網釋出一九○億元標案,由八家指標線纜廠拿下主要訂單,標案內容是「一六一KV交連PE電纜及附屬器材」,得標的線纜業得標者包括合機(1618)、華電(1603)、大山(1615)、宏泰(1612)、華新(1605)、華榮(1608)、大亞(1609)等,其中,前四家各自囊括逾二○億元訂單,是最大贏家。台電七月才釋出總金額逾八○億元的「六九KV及一六一KV交連PE電纜」訂單,八月底又釋出今年以來最大線纜訂單,保障電線電纜業者業績。

其實上半年該族群獲利都相當不錯,像是合機EPS二.二五元,今年全年有機會超過去年EPS三.七一元,相對股價不到五十元,不算貴。華電上半年EPS一.八三元,全年有機會賺二.六至二.八元,股價不到四○元;每股淨值四四.二三元,低股價淨值比。華新上半年EPS雖僅○.二九元,但是轉投資相當有料,尤其持有東元二三.一萬張,持股比率十.八%,為第二大股東,每股成本四七元。受惠於東元與鴻海結盟,東元股價已來到九○元之上,帳面上賺了接近一倍,超過百億元。另持有二○.三二%瀚宇博(5469),今年漲幅近五成。瀚宇博又持有今年大漲一二六%的精成科(6191)三八.六二%,持有二二.一一%的華邦電(2344),今年也大漲六九%,華新每股淨值在三○.二元,股價淨值比○.七三倍,股價算是低估。

線纜業各廠幾乎都是訂單在手滿檔的狀態,線纜業者指出,台電強韌電網計畫政府力拚提早四年、在二八年完成,讓二五~一六一KV高壓電纜市場擴大,在台電持續釋出訂單下,未來三年業績獲得保障。 閱讀完整內容
先探投資週刊 2025/9月 第2370期

本文摘錄自‎

台股創新高 該買?該賣?

先探投資週刊

2025/9月 第237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