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幣狂潮:從邊緣到舞台中央? 透視市場動力、全球競爭與未來之路
穩定幣的出現不僅是一場金融創新,更是全球金融秩序轉型的縮影,我們必須以開放且謹慎的態度去引導這波潮流。 文.林嘉宏 
圖/ photoAC
在一個遙遠的沙漠王國,貨幣名叫「沙幣」。這種幣值每日隨風而變,百姓早上用十枚幣買得起一袋玉米,下午卻得付上五十枚,人人疲於奔命,只為追趕幣值崩塌的速度。 有一天,一位來自遠方的旅人帶來一種神奇的石幣,他說:「這種幣不會變色、不會變重,也不會隨風而散,它可以與遠方王國的黃金等值兌換。」一開始人們嘲笑他:「這是異鄉人的騙局。」但不久後,商人、百姓甚至連王室都開始囤積這種穩定石幣,用它來交易、儲值、跨境交換。國王終於醒悟, 對大臣說:「 我們輸的不是貨幣,而是信任。」
從現實需求出發:穩定幣崛起的真實推力 如果你的國家經濟動盪,鈔票比廢紙還便宜,你會怎麼做?在阿根廷、土耳其或委內瑞拉等國家,人們已經習慣在手機上儲存並交易美元的穩定幣。近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報告指出,過去兩年內,這些國家穩定幣使用量激增一五○%,彷彿成了數位時代的「避難所」。 除了抵禦通貨膨脹之外,跨境貿易的支付問題也推動了穩定幣快速崛起。傳統銀行跨境轉帳速度緩慢且費用驚人, 對跨國企業和電商來說是一大痛點。哈佛教授Kenneth Rogoff 甚至開玩笑表示:「以往的跨境支付像是等著載著黃金的駱駝隊穿越沙漠,而穩定幣則像是搭上了超音速列車,瞬間抵達目的地。」難怪Amazon、Stripe、PayPal 等科技巨頭紛紛搶灘布局。
全球金融版圖的貨幣霸權較量 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穩定幣已經成為各國爭奪全球金融地位的新戰場。舉例來說,美國力推美元穩定幣並非只是金融創新,更是在維護美元的全球地位。耶魯大學教授Robert Shiller 曾指出,金融敘事與信任機制將成為新世代資本流動的關鍵驅動力,從這角度看來,美元穩定幣作為一種全球認可的「新敘事載體」,或許正間接強化著美國的貨幣主導地位與美債資產吸引力。當然,中國大陸也不甘示弱,透過香港試點港元及人民幣穩定幣,展現出未來金融霸權爭奪的企圖。
金融創新背後的隱憂 儘管穩定幣聽起來前景一片光明,但我們也不能忽視其中的風險, 匿名交易的特性也讓國際反洗錢組織(FATF)持續拉響警報,提醒各國及早建立明確的法律規範。 各國政府已開始積極立法,美國七月下旬通過的《穩定幣法案》(Genius Act)明確提出高品質資產儲備、嚴格資訊公開和風險管理措施。相對保守的歐盟則禁止穩定幣支付利息和贖回手續費,力求避免市場混亂。 未來,穩定幣能否真正融入現實金融體系,關鍵有三:一是提升市場透明度;二是各國如何有效掌控創新與風險的平衡;三是穩定幣如何與實體經濟實現深度結合,而非僅作為投機炒作的工具。 總而言之,穩定幣的出現不僅是一場金融創新,更是全球金融秩序轉型的縮影,我們必須以開放且謹慎的態度去引導這波潮流,使金融科技真正為經濟與社會帶來有益的變革,而非徒留泡沫與風險…
閱讀完整內容本文摘錄自
透視市場動力、全球競爭與未來之路
卓越雜誌
2025/8月 第472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