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26K的機會與挑戰

輝達等大廠再度合縱連橫AI基礎建設,有利台灣伺服器及台積電高階晶片供應鏈;而金價創新高、銅價站穩一萬美元,非鐵金屬價格震盪上升;低股價淨值比龍頭股逐漸獲得青睞,長假前雖湧現賣壓,但台股可用之兵不少。

文 ● 方亞申


近一周來美國投資AI熱鬧非凡,輝達計畫花一千億美元鉅額投資OpenAI;輝達將向OpenAI提供其資料中心運算所需的先進晶片與系統,協助部署總用電容量至少十GW、約四百萬至五百萬片GPU的AI運算基礎設施。輝達將提供OpenAI的GPU,等於全年總出貨量,是去年的兩倍。OpenAI執行長奧特曼說,將利用與輝達合作所打造的基礎建設,將成果大量提供給個人與企業使用。

輝達預計明年底開始交付硬體,並在新一代平台Vera Rubin上部署首批運算系統。以OpenAI估值約三千億美元,屬於相當大的未掛牌公司,與輝達合作真的震撼了業界。

明年企業獲利仍兩位數成長

隨後不久,OpenAI又與甲骨文及軟銀追加在美國所投資的星際之門(Stargate)資料中心數目,將在美國新增五處星際之門資料中心基地,總規模超過五.五GW,加上已啟用的德州阿比林(Abilene)標誌性園區及CoreWeave(輝達黃仁勳本就有投資)的合作專案,星際之門計畫總規模已達近七GW,整體投資超過四千億美元,預期將提前完成五千億美元、十GW的目標。

而圍繞在近期鉅額說要投資AI基礎建設中心點,就是輝達、甲骨文及OpenAI三家公司,三家公司總市值加起來超過五兆美元。雖說輝達投資OpenAI,OpenAI再下單給甲骨文,甲骨文再向輝達買AI晶片,看起來就是三角循環,所以資本市場不少人抱以懷疑態度,甚至出現泡沫說,股價先漲後跌。不過軟銀股價卻創歷史新高。

美國AI投資市場喊過熱,但另一邊,中國雲端巨頭阿里巴巴宣布正積極推進三八○○億人民幣(約一.六兆台幣)的AI基建,並規劃追加更大的投資,股價則以大漲因應。

美、中都在挹注巨資在AI基礎建設,阿里巴巴及軟銀股價都有創歷史新高,輝達也在歷史新高附近,雙方在資本市場及AI投資互別苗頭,但是輝達才是主要提供軍火—AI GPU正主,輝達不像過去高總市值公司為進一步推高市值而併購其他重要公司,轉而以投資其他具有價值公司來加值自身身價,否則在CSP大廠公司如亞馬遜、谷歌、臉書、微軟、xAI等各自都有自行設計晶片,向ASIC如博通等業者尋求協助,不讓輝達持續幾乎獨占市場下,輝達此舉或許這也是替未來總市值向五兆美元挑戰的布局,但是需要時間。

不過,只要輝達訂單出貨不成問題,加上CSP大廠公司就算是尋求ASIC業者協助,最後還是要由晶圓代工做成AI晶片,然後再整合AI伺服器出貨,這些都是對台灣有利的,趨勢上未見改變有人可大量取代台灣業者。所以外資也預估台灣明年企業獲利仍有十五%左右成長空間。


第四季恐有結帳賣壓

看看最新公布的八月工業生產指數、製造業生產指數,皆創歷年同月新高,連十八紅,年增率為十四.四一%與十五.四八%。資訊電子方面,電子零組件業年增三一.五二%,其中積體電路業年增三五.八六%,雙創歷年單月新高,也是連續二十個月正成長;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年增三.八%,寫歷年同月新高,且為連二六紅。不過傳統產業方面,基本金屬業、化學材料及肥料業、汽車及其零件業、機械設備業皆呈現年減,而電子業也不是都好,可攜式電腦、其他電腦設備及零組件等產品外銷減少,所以可以說真的是AI相關供應鏈幾乎是獨好。

但是要注意,畢竟AI相關股今年漲幅都不小,也要小心進入第四季先有結帳賣壓,包括法人持股比重高的台光電(2383)、奇鋐(3017)、漢唐(2404)、金像電(2368)、富世達(6805)、智邦(2345)、雙鴻(3324)、貿聯KY(3665)、川湖(2059)、光聖(6442)、勤誠(8210)等,先壓低再拉升。再者要注意美股,過往十月表現並不太優,主要也是年底高獲利者先結帳,標普指數上漲機率僅約五五%,但是十一月及十二月就有超過七二%及七十%上漲機率。當然十月中旬企業獲利陸續公布也是考驗股價時刻。市場不時提醒投資人目前標普PE超過二三倍,較過往五年平均值十九倍高,更比平均低值十六倍高出不少,有危機感是好事 。

近期聯準會主席關心到股市大漲所帶來泡沫化壓力。漲多以及利多、利空充斥,客觀而言,只要美股未出現高總市值科技七雄連續大跌、四大指數跌破月線,台股基本上有台積電支撐,指數也不容易再連續性大跌。

近期個股結帳及作帳情況都有,台股就指數而言,過去十一年第四季上漲機率高達九○.九%,也就是只有一次下跌,去年第四季還上漲三.六%。綜合而言,十一年第四季平均漲幅三.三三%。其中第一指標是台積電,輝達近期所做的投資動作願景很好,當然對台積電而言是正面。若統計近十六年,台積電股價若在九月底買進、十二月賣出,僅有兩次是賠錢,賺錢機率高達八七.五%,這點高於九月底買、隔年三月底賣,賺錢機率八一.二五%。其實兩者都超過八成機率,就歷史統計數據來說都是很高。

其次,若是十月底買進,十二月底賣出,賺錢機率則降至七二.三%。因為期間十月中下旬台積電將有法說會,一般說法都較正面,股價可能會漲在前面。唯一要注意是美國政府是否又有針對台積電動作,這是不穩定因子!

另外,台積電之所以被注意,二奈米的推出非常重要,尤其台積電說二奈米良率已超過當初相同進度時的三奈米,外媒傳出二奈米將漲價超過三至四成以上,明年二奈米火力將全開,對營收及利潤貢獻較預期大。二奈米價格高相對配合二奈米的耗材用量也會較多,所以再生晶圓的中砂(1560)、昇陽半導體(8028),以及特化的台特化(4772)、新應材(4749)、達興材料(5234)等業績有加分作用,拉回至季線可留意買點。


二奈米耗材拉回留意買點

對於二奈米測試以及探針的用量都將提高很多,最近三家探針公司旺矽(6223)、穎崴(6515)、精測(6510)股價都創新高,算是相當整齊,就PE來看,都超過三○倍以上,相對較偏高,惟也算是人氣股所在,十日線不破漲勢持續。

另一方面先進封裝也需要測試,日月光投控(3711)及京元電子(2449)都計畫投入鉅額資本支出,日月光說因應AI/HPC強烈需求,再度上調資本支出計畫,預計今年達到三一億美元,創下新高。此次資本支出上調,主要用於先進封裝與先進測試,其中五三%用於封裝,三八%用於測試。公司投入扇出型面板級封裝(FOPLP)解決方案已超過五年,預計明年第二季所有裝置將準備就緒。京元電因應AI處理器及特殊應用晶片強勁需求,董事會通過追加資本支出計畫提高至三七○億元(約十二億美元),上修幅度達三七%,創歷年新高,這是京元電今年內二度調升資本支出。有訂單才會擴充設備,以上半年EPS五.二九元,七、八月營收又創今年新高,預估全年將有機會賺超過一個股本,明年將再升高,預估PE不到十五倍。


低股價淨值比龍頭股反彈

其次是鴻海,全球AI伺服器幾乎有五成自鴻海旗下鴻佰,輝達年中也是揪台積電、鴻海及緯創(3231)在美國台資五千億美元建置AI伺服器一條鞭工廠,而鴻海另有中國工業富聯(601138.SH)約八四%股權,工業富聯二十五日股價六八.七人民幣,折合總市值約一.四一兆人民幣,相當於六兆台幣,鴻海持有工業富聯價值五.○五兆,換算鴻海總市值也才三兆台幣。今年以來工業富聯上漲二一九%,對於鴻海應具有加分作用。鴻海有蘋果產品訂單,加上輝達AI伺服器,的確是贏家。且明年一般預估蘋果手機及平板應有較大變動,最近蘋果股價上漲,今年由原本負報酬也轉為正報酬,總市值與微軟逐漸接近爭第二名,明年可望也較大活力表現,同樣鴻海明年也會有較正向走勢!

指數來到二萬六千點上下,不少個股股價淨值比還在一上下,包括台泥(1101)、台塑(1301)、台化(1326)、南亞(1303)、台塑化(6505)、華新(1605)、聯發(1459)、力積電(6770)、遠東新(1402)、亞泥(1102)、永豐餘(1907)等。只要稍微有利多,股價就有機會彈升一波,例如南亞幾乎有一半業績來至於電子材料,尤其熱度高的銅箔基板,南亞就是大廠;另外近期記憶體大好,南亞科(2408)今年股價從二九.二五元大漲至七六元以上,漲幅一六一%,南亞持有二九.二八%;轉投資持有六六%的南電(8046)今年股價漲幅也有七六%。上述這些公司產品如記憶體、ABF、銅箔基板都傳出漲價,穩住南亞半壁江山,南亞今年漲幅約三六%,股價還在每股淨值三九.七六元附近。南亞科在另一股東美光相助下,八月EPS○.二八元,是近兩年來的一次賺錢,由於記憶體產能不少被AI用的HBM搶走,外資對明年依舊看好,南亞及南亞科拉回可留意。台塑、台塑化及台化也在年線附近開始築底了。

國際金價、銅價大漲,相關原物料股獲利看好。華新在國際銅價登上一萬美元以上,有利庫存價值提高,股價出現少見的跳空漲停;此外,轉投資華邦電(2344)、華新科、精成科、瀚宇博等股價大漲下,在股價距離淨值三○.二元還有段距離下,出現補漲。其他像是台泥股價低檔出現大量換手,聯發有工廠租給緯創(3231),年租金收入超過二億元,租期十年,獲利獲得保障… 閱讀完整內容
先探投資週刊2025/10月 第2372期

本文摘錄自‎

突破26K的機會與挑戰

先探投資週刊

2025/10月 第237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