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微軟頻創歷史高價,聯準會九月後有望轉降息,川普關稅、匯損利空卻抑制台股,在這個充滿轉折與機會時期,台股投資人該如何布局? 文 ● 方亞申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六日表示,如果台灣、歐盟等美國貿易夥伴沒有與華府達成貿易協議,關稅稅率將回到川普四月初宣布的水準,並在八月一日開徵。而七月七日川普寄出關稅通知單,如果沒有與美國達成協議,那麼關稅稅率將回到四月二日的高水平,並設定了七月九日為達成協議的最後期限。 不過川普政府隨後又說延後關稅生效至八月一日,談判時限再增加三周;一般解釋白宮最新舉措為談判提供轉圜餘地,也強化川普在推進關稅政策上的主導力。
AI伺服器及台積電供應鏈為主軸 歐盟表示談判已有進展,歐洲執行委員會主席范德賴恩日前與川普通話,進行了「良好互動」。德國總理梅爾茨也與范德賴恩及法國、義大利領袖通話磋商,美方釋出更多協議談判空間,使各方得以加緊斡旋。台灣並未被列在第一波公布名單,與歐盟類似,但台灣學者提出多項不同意見,根據對美國貿易順差與出口集中度,面臨二五至三二%高關稅風險機率大增。例如二○二五年第一季,台灣對美出口占總出口比重達二五.五%,創歷史新高。若未能確保與日韓相同稅率,進而迫使企業遷廠赴美以降低成本,對台灣產業鏈完整性與勞動市場造成結構性衝擊。尤其在川普政府對外貿易政策上,傳統盟友地位並不構成保護傘,經濟數字才是首要依據別做過多期待。 行政院前副院長施俊吉在臉書發文指出,台美貿易談判出現僵局關鍵,他研判出於其一:台灣政府對美豬、美牛產品非關稅性壁壘管制仍未鬆動;其二,台方不願降低對美進口汽車關稅。 施俊吉認為,台灣在面對美國「最大壓力談判」策略時,須在內部政治壓力與對外經貿利益間取得平衡。倘若協議未果、關稅生效,代價恐由廣大出口業者與就業市場承擔,如此被課徵重稅可能不只限汽車與食品領域,其他出口導向產業如電子、機械、紡織恐受波及。至於工業產品,最敏感屬汽車和保健食品,其中汽車關稅十七.五%,保健食品為三○%。 美國關稅問題要放在觀察重點,惟短線須注意就是六月營收及第二季財報,由於第二季台幣升值超過十二%,可能政策預期先升值十二%,抵消部分原本美國要課徵三二.五%關稅,如此一來,也減少台灣對美國貿易順差。但也因為快速升值,已有中小型廠不堪匯損負荷,五、六月閃現虧損,不僅第二季獲利承壓,也醞釀全年獲利下修潮。不過逆境中還是有成長股,很明顯集中在AI伺服器及台積電供應鏈相關公司!預計下半年焦點就是如此。尤其當聯準會九月若降息,資金行情將能將這兩個族群進一步向上推升! 美股近日強勢上漲,標普與那斯達克更在美國獨立紀念日前一天收盤時,指數再創新高。七日四大指數雖拉回,但仍在月線之上,而在AI熱潮帶動下,據LSEGLipper數據指出,至七月二日為止當周,美股基金吸金規模創八個月最大單周紀錄,投資人買進價值三一六億美元的美股基金,締造二四年十一月十三日以來最大的單周紀錄。
散熱、交換器及CCL熱度高 這次美股能夠創今年新高的有輝達、博通、微軟、波音、台積電ADR、美光、花旗、摩根士丹利、富國銀行等等。主要集中在AI半導體晶片、銀行、飛機等。 AI相關需求能見度較高已成共識,受到美國雲端服務業者( CSP)資本支出維持強勁,且AI模型百花齊放、加速推陳出新,各家對相關基礎建設和硬體,包括GP U、客製化晶片、伺服器等的需求持續成長,AI伺服器下半年拉貨仍相當積極。 六月營收及獲利能夠上升,且最好的是高毛利公司,較能應對關稅及匯率劇烈變動環境。再配合美國強勢股,雖下半年台幣升值及關稅疑慮依然存在,但能夠先交出第二季好業績者,較有利股價表現。 六月營收持續創高或在高檔公司,若能有高毛利者,是下半年首要注意對象,有奇鋐(3017)、智邦(2345)、台光電(2383)、台燿(6274)、金像電(2368)、信驊(5274)、雍智科技(6683)、中砂(1560)、邁達特(6112)、AES-KY、jpp-KY(5284)、群電(6412)、其陽(3564)、景碩(3189)、譜瑞KY(4966)、茂達(6138)、瑞祺電通(6416)、富世達(6805)、聯亞(3081)、明泰(3380)、中磊(5388)、安碁資訊(6690)、大量(3167)、勝一(1773)、南俊國際(6584)、均華(6640)等。 法人共識AI已經變成剛需,原本大家擔心明年AI資本支出會縮水,但從美國大型CSP(雲端服務供應商)最新公布的財測來看,微軟預估二六年資本支出七二三億美元,比上次財報公布的六九六億美元還要高;亞馬遜預估明年資本支出一○七三億美元,高於上次財報預測的九三七億美元,台灣產業站在全球有利位置。 尤其聯準會主席一直被川普罵說不降息,九月份美國可能開始降息,有利台股啟動新一波漲勢。四大CSP明年持續成長,更有主權AI帶來的訂單以千億美元起跳。
今年以來,美國大型雲端服務業者仍持續加碼資本支出,主要將用於AI相關基礎建設。長期來看,預期到二○三○年AI相關應用將帶動半導體產值超過一兆美元,AI伺服器、AI PC、無人計程車等設備需求將持續增長。 AI伺服器生產已見改善,GB200第二季出貨量顯著增加,預期出貨量可望較第一季增加超過五倍。市場開始關注下一代GB300量產時程。原先GB300機櫃設計有較大幅度改變,可能會有供應鏈或零組件的變化,但生產時遇到一些瓶頸,現在確定沿用GB200設計架構,有利於提前量產,預計第三季將有樣品出貨,第四季可望放量,將挹注供應鏈廠商營收、獲利。 客製化晶片(ASIC)亦值得布局,例如亞馬遜的自研晶片對台灣供應鏈帶來良好貢獻。客製化晶片針對特定應用進行優化,具有成本優勢,且ASIC市場目前占比較少、基期較低,成長幅度值得期待,由於AI仍是長線發展趨勢,預期未來兩三年內,GPU和ASIC領域仍將受惠持續成長,相關供應鏈都值得布局。 散熱一直是AI伺服器最重要零組件,奇鋐六月營收首次突破一○六億元,年增達七六.四%,月增七.三%。轉投資公司富世達,六月營收九.○九億元,呈現年增及月增,累計上半年營收四八.七一億元,年增四二%。健策(3653)及雙鴻(3324)也有不錯表現。股價還是以營收能創新高的奇鋐率先創新高。 交換器的智邦(2345)六月營收達二四五.四三億元,年增一八四.七六%,去年上半年單月平均營收約七二億元, 下半年從八○ 億元走高至一百億元,年底就達一五五.四億元。今年早在三月份就創歷史新高達一七三.一七億元,五月一八二.八億元,六月竟然突破二百億元達二四五.四三億元歷史新高,年增率一八四.七六%,也是連續第四個月創歷史新高紀錄。智邦上半年營收一○三三.五五億元,已與去年全年一一○四.二五億元相近,與緯穎同屬上半年營收最大成長者之一。
智邦及緯穎H1營收約當去年全年 預估智邦下半年業績將持續上升,預估全年營收超過一倍以上。目前智邦一家單月營收已比啟碁(6285)、正文(4906)、中磊(5388)、友訊(2332)等合計總和還多! 智邦首季毛利率達二○.二三%,是網通股中較高的。雖台幣升值對智邦獲利有影響,但是營收的高度成長將足以彌補毛利的影響。由於主要客戶之一美國A公司今年資本支出接近一千億元,明年預估也將超過一千億元,對於智邦業績有很大幫助。智邦第一季EP S達九.一七元,法人預估今年EP S將有來到四○元上下,明年除A公司之外,果能如預期尚有另一家CSP大廠加入,業績可望持續大成長,EP S有機會進一步挑戰歷史新高,擠進高EPS公司名單! 智邦上下游分別有台光電、金像電及高技,其中CCL大廠台光電、台燿六月營收,分別為八○.三五億元及二三.七三億元。台光電與台燿雙雙繳出「年增、月增」雙位數佳績,並創單月歷史新高,成長動能主要來自AI應用帶動材料規格升級。 這兩家公司股價亦同創新高。尤其過去股價一向低於智邦約一百元左右的台光電,如今已超過二百元,股價蓄勢將挑戰千元,相對智邦似也有比價上漲機會。 另一方面,台積電供應鏈也是下半年關稅及匯率較具免疫率族群,川普減稅的《大而美法案》國會已通過,其中半導體投資抵減率由二五%提高至三五%,並可望減輕台積電在美國擴廠所面臨的獲利壓力(詳見特別企劃 )。 近期外資買超金融股相當多,這次明顯集中在玉山金(2884)、彰銀(2801)、兆豐金(2886)、高雄銀(2836)、聯邦銀(2838)、華南金(2880)、第一金(2892)、上海商銀(5876)、合庫金(5880)等,主要還是壽險業受台幣升值損失不少。以銀行為主的金控股,將成為金融股主要方向。目前上半年獲利年增率中,玉山金年增三一.七五%居領先,華南金、永豐金、第一金都較去年同期獲利成長。
閱讀完整內容本文摘錄自
站對Q3行情風口 AI概念股 誰領漲?
先探投資週刊
2025/7月 第2360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