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茹涵 攝影●郭涵羚 七月二十五日,統一集團旗下新百貨Dream Plaza,在台北市信義區盛大開幕。 當天,從全台最大的星巴克旗艦門市、二十四小時營運的博客來首間實體門市、到炙手可熱的生甜甜圈快閃店⋯⋯,都爆社群洗版。剪綵記者會上,不僅統一集團董事長羅智先、統一集團美麗事業董事長高秀玲、統一超總經理黃瑞典三人共同現身,更有數百名員工與眷屬出席觀禮。 「我們(改裝)實際花費,大約是媒體傳言的三倍!」羅智先直言,該金額約是三十億元左右。 其實Dream Plaza該建物的前身,就是曾經的信義誠品,年營收最高峰約四十億元。對總體營收高達三千三百億元的母公司集團旗下統一超而言,占比也極小。這不免更令人好奇——這一仗,為何對他們如此重要?

▲「這裡沒租金壓力或租約期限問題,讓我們可以盡量達成理想!」DreamPlaza剪綵儀式中,羅智先、高秀玲夫婦直言。
旗下品牌先入駐,再做向外招商 百貨同業評價:招商中規中矩 第一,這將是統一首次真正面對信義區最高強度的競爭、及堪稱全台灣最精華的消費者。 事實上,即便統一早在十五年前,就和日本阪急合作了「統一時代百貨」,正式插旗信義區,但由於該百貨屬於BOT,直接與捷運市政府站、市政府轉運站連通,可說立於不敗之地,因為從早到晚都自帶人流。「相比之下,Dream Plaza不靠捷運站、沒有二樓天橋,那就是真的實打實、要看招商硬實力的時候了!」一名百貨高層直言。 第二,這不僅是統一「經營高端零售的自我證明,更是董娘高秀玲的關鍵一役! 目前,統一是全台唯一同時擁有超商、超市、量販、百貨等四大業態的集團。 然而,百貨向來被認為是最高等級的零售業。統一在其他三大業態,市占率都非一即二(見第四十四頁表),而長期掌管百貨體系的高秀玲,卻始終未能推出一個業界認可的標竿案例。換句話說,Dream Plaza的成敗,將同時象徵統一與高秀玲挑戰高端零售的成績單。 既然要比拚硬實力,Dream Plaza的招商表現如何?目前為止,多數百貨業者的評價是:「中規中矩」。

例如星巴克,外界原本以為,這將是全球僅六家,可與上海靜安、東京中目黑並列的臻選烘焙工坊(Starbucks Reserve Roastery),誰知開幕前才揭曉,它屬於台灣早已展店的典藏門市(Starbucks Reserve),象徵意義便差了一截。 博客來首店,網友普遍評價為「很像另一間誠品」,最大特色是那兩塊虛實整合、能讓吉祥物OKAPI用可愛動畫幫你找書、訂書的電子看板。 至於一樓門面,多數百貨會規畫專櫃彩妝或精品,這裡則兩者皆非。統一集結了集團旗下彩妝保養選品店UNIKCY,一旁則是法國輕奢品牌A.P.C.、傳統金飾周大福、瑪黑餐酒館新品牌TRANSIT⋯⋯,「品牌沒問題,但確實感覺東一個、西一個,看不出策展概念,」另一名信義區百貨主管坦言。 幾位零售業者觀察,Dream Plaza仍依循著統一集團的大原則:先讓集團旗下的品牌進來,做出店型變化,再來做外部招商。 「但這樣的招商策略,算是情有可原,」天帷企管顧問創辦人林剛羽分析,一是信義區已有十幾間百貨,確實很難抓出區隔和定位;二是統一身為後進者,多數想進來信義區的品牌,老早就進駐了,就算有意願去Dream Plaza拓點,也可能面臨新光三越、微風、遠百等業者的防堵;第三,缺乏亮點也未必是壞事。例如微風南山,開幕時的亮點超級多,蜜月期卻不到半年,「能穩定滿足消費者需求,才是最實際的!」他直言。
招商中規中矩,那不妨看看,統一過去經營百貨的成效。 據了解,統一時代年營收約五十億元,算是信義區百貨中段班。夢時代去年營收一百六十億元,在高雄僅次於「南霸天」漢神巨蛋的一百七十八億,「但夢時代的營業面積,至少是漢神巨蛋近四倍大!以坪效來看,兩家仍有不小差距,」一名高雄百貨業者坦言。 不少業者異口同聲形容:他們都是高度受惠於外部環境的商場。 統一時代享有捷運站連通、堪稱「信義區入口」的龐大人流,因此其地下二樓的店租與抽成,永遠都是全台百貨最高。夢時代開幕前十年虧損不斷,而後受惠於高鐵左營站開通,帶動當地商圈轉移,它吸納了南高雄匯集來的人潮,再加上購物中心趨勢崛起,「天時地利人和,他們都具備了!」林剛羽觀察。
百貨業賣「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與統一成本至上的主導邏輯不同 提起統一過去經營百貨的成績,多數業者評價都是「安全牌」、「選址大於營運」。那問題來了——零售霸主的實力,為何獨獨會在百貨卡關? 「其實,這裡有一個最關鍵的差異,」被譽為百貨教母,曾主導衣蝶百貨、京站時尚廣場的宏匯廣場執行董事柯愫吟分析,超商、超市、量販賣的都是剛需產品,是精打細算的日常生活,「但是,百貨賣的是非剛需產品,是一個dream(夢)、一個你對『更美好的生活』的憧憬。」 為了強化年輕人的體驗感,新光三越A11會在一樓放特斯拉展示間,而若要讓大家更沉浸,感性的五感體驗更重要,例如電梯小姐、五星級廁所、特別調製的館內香氛⋯⋯,用各種看似不相關的感性元素層層堆疊,才能不斷刺激你「買了這件衣服,會活得更快樂」的渴望。 然而,對製造業起家的統一而言,這正好與它的主導邏輯(Dominant Logic)相違背。 主導邏輯,是企業主認定「指導企業發展走向」的關鍵理念。同樣是老闆,有人認為好公司的前提是研發夠強、有人認為業務力優先、也有人主張降低成本。而統一信奉的主導邏輯是:獲利第一,極注重成本控管,舉例而言,在統一超上架的商品,不僅每支售出都要獲利,且一旦銷量不如預期,就會迅速下架。 但在經營百貨時,這可能就有衝突。比如有些單點看似不划算的投資,是為了堆疊氛圍,這就會被挑戰。或是超商習慣在最小空間內,陳列出大量且豐富的商品,但在百貨內看來,就會彼此缺乏連貫性,看不出主題。 這是高秀玲接下來的功課。她是Dream Plaza真正主事者,是統一集團創辦人高清愿獨生女、羅智先之妻。她目前擔任集團百貨事業、康是美、統一佳佳、統一藥品等五間公司董事長,預計今年五家營收合計可達新台幣四百五十億元。 儘管她只執掌美麗事業群,但對於集團的潛在影響力和可動用資源,業界都如數家珍,例如小七販售的霜淇淋叫「雪淋霜」、統一時代的吉祥物叫「雪鈴兔」、統一集團每年的耶誕點燈活動叫「愛.Sharing」。但同時,她也是出了名的認真。

▲博客來首間實體店採24小時營業。其裝潢風格被認為與誠品相似,店中兩個互動式大螢幕,可串聯博客來系統訂書、找書,是一大亮點。
她拚撕「安全牌」標籤 用Dream Plaza觀察高單價消費者偏好 一位關係企業的總經理向商周證實:「高小姐絕對不是不管事的老闆,是鉅細靡遺那種!」包括這次的星巴克旗艦店,高秀玲親上火線,幾乎每週和西雅圖總部的設計師溝通,例如該公司著名的美人魚圖像,就連美人魚鱗片的用色,她都親自去爭取:「全世界沒有(像這間店)這麼色彩繽紛的鱗片⋯⋯,一直到最後,才得到總部認可。」 倘若她這次能撕掉安全牌的標籤,統一才有機會從「賣日常所需」轉為「賣美好生活」,真正進入高階消費的戰場。 一位不具名的零售業高層觀察,信義區本來就是台灣最密集的高端消費群之一,而Dream Plaza可以成為統一觀察消費者在高單價、高感性場域行為的前哨站。 不僅如此,若統一能將小七、康是美、星巴克、博客來、家樂福、另兩家百貨與Open Point的數位會員系統,完全整合至Dream Plaza的消費路徑中,這極有可能會是全台灣會員人數最多、價位區間最廣的「全品牌數據整合實驗場」,也會讓統一更強化自己的生態圈。 接下來,統一集團旗下太子建設,已取得台中兩個BOT商場;而統一超也剛拿下高雄左營的公有市場BOT案,近日更準備角逐明年七月到期的微風台北車站經營權。 這次,高秀玲的挑戰不簡單。今年底,信義區在小小○.五平方公里內,將聚集十六家百貨商場,密度堪稱全球最高。但是,因為她自己就是大房東,確實比同業擁有更多籌碼跟時間,找到集團爭取高階客戶的門票。
閱讀完整內容本文摘錄自
統一拚零售王冠最後一顆寶石!高秀玲逆襲高端百貨盤算
商業周刊
2025/8月 第1968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