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雞母遇攔路虎 第二季虧損擴大
英特爾在處理器和晶圓代工市場,想要同時取得領先,但輝達即將加入PC處理器戰局,能否維持處理器市占率,對英特爾至為關鍵。 文/林宏達 對英特爾來說,如果有一顆萬靈丹能解決所有問題,那它的名字應該就叫「18A」。這顆靈藥能否有效,就看英特爾明年在輝達加入PC處理器戰局後,能不能繼續勝出,二○二五年將是英特爾發展的分水嶺。 18A是英特爾二五年將量產新製程的名字,也是英特爾推動四年五個技術節點,在製造技術上追趕台積電計畫中的最後一個技術節點。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曾表示, 台積電的N3P技術足以和英特爾的18A技術匹敵。現在,英特爾正集中全力,希望製造技術的突破,能同時解決英特爾在處理器市場和晶圓代工市場的困境。 處理器、代工困境來自製造 但是,從八月一日英特爾第二季法說會的結果看來,英特爾正面臨最重要的金雞母——處理器部門獲利不如預期,以及晶圓代工部門投入新製程、成本上升導致虧損的雙重挑戰。 今年,AI晶片大紅,競爭者如輝達的營收,較去年同期大增近三倍,但英特爾第二季法說內容顯示,英特爾第二季營收按公認會計準則較去年同期下滑一%,淨損十六億美元,去年同期英特爾淨利則為十五億美元。 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在法說會中坦言,「雖然產品和流程不斷改善,但第二季獲利令人失望。」觀察這一季,英特爾最重要的金雞母,負責處理器事業的客製化運算部門(CCG),營收僅七十四億美元,雖較去年同期增加九%,卻較上一季下降一%。但反觀競爭者超微,終端事業部門第二季營收,不但較上一季增加九%,更較去年同期大增四九%。 英特爾的資料中心與AI事業群(DCAI)和網路及邊緣事業群(NEX)表現也不理想,前者營收較去年同期下滑三%,後者營收較去年同期下降一%。在獲利方面,雖然英特爾三大事業部門這一季獲利二九.一二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但晶圓代工部門的虧損就達到二八.三億美元,讓英特爾帳上出現三千五百萬美元的營業淨損。 基辛格在法說會中說,「我們戰略的關鍵,是透過四年五個節點計畫,重返技術領先地位,終點線已經在望!」他說,英特爾四、英特爾三製程已進入量產,英特爾20A也將在下一季投入量產,最先進的英特爾18A則在上一季正式發布生產用的PDK,將在二五年上半年開始量產。第一個採用18A製程的英特爾PC處理器Panther Lake,和伺服器處理器Clearwater Forest 將在明年量產。 「我們在先進製程產能的投資影響短期盈利能力,但從長遠來看,這些投資使我們能夠在半導體市場規模最大、增長最快的領域獲利;」基辛格說,英特爾在晶圓代工事業的獲利狀況將在二四年觸底,之後逐步實現損益兩平。英特爾財務長大衛辛斯納表示,今年推出的Lunar Lake 處理器採用外部代工製造,壓縮獲利空間,明年新處理器改用英特爾自家製程,獲利能力將大幅改善。 基辛格表示,英特爾正在大力升級製程,需要大量投資晶圓廠,因此復甦速度不佳的狀況還會維持一段時間;但他期待,二五年開始,AI PC 將帶動換機潮,加上晶圓代工客戶開始採用新製程,將能讓英特爾獲利狀況大幅提升。英特爾預期,明年導入EUV之後,相關產品代工獲利可倍數增加。
▲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大膽宣示製程在4年內要推進5個節點,明年將是檢視這個策略是否有效的關鍵時刻。攝影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