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翅阻礙 三千台無人機以軍養民,關卡在政治
烏克蘭急缺二十萬架無人機,台灣光是軍購的三千台就已佔滿產能。全球民主國家供應鏈去紅化,想藉此展翅高飛得盡快量產。然而,電子大廠卻憂心中國找麻煩,不願投入。
文/吳靜芳 攝影/謝佩穎
「各家已經做到全部百分百的非紅供應鏈,」十二月十一日,經緯航太董事長羅正方在嘉義亞洲無人機創新園區的軍用商規成果展上,看了一圈信心滿滿,「大家都有長足的進步,真的是卯足勁了。」
軍用商規無人機計劃由經濟部負責遴選與研發補助、國防部負責規格訂定與採購。第一階段原型機採購案,在不到一年之內完成驗測;第二階段的量產標案,據悉將在今年底前公布,明年年中決標。
這一次,台灣是破天荒用以軍養民的概念推動國防武器自主。
過往自研國防武器大多走中科院管道,動輒要數年才有成果;這次無人機標案可以看到,為了建構開發製造無人機的供應鏈韌性,分屬明確,「軍用軍規」的大型無人機仍由中科院負責,「軍用商規」的中小型無人機則向民間採購,飆速前進。
這是因為烏俄戰爭開打後,無人機在新形態衝突的重要性愈來愈明顯。
▲國軍思考如何在軍購和編制上納入無人機。有了機子,要靈活運用還得靠人員的訓練。
三千台大單,讓企業練兵
「軍方很急,」經濟部航太產業發展推動小組主任簡志維指出,中科院願意不與民間企業競爭中小型無人機開發量產,以及軍方願意參考經濟部提供的業者建議名單、給予機會,「都是以前沒有過的。」
「這是用採購建構國內無人機的基礎產能,」公共工程委員會副主委葉哲良參與軍用商規標案設計,他觀察,國際無人機市場已達上兆台幣,台灣生產加服務的規模卻還不到十億台幣。
在本地市場做出成績讓海外買家看到,才有機會談國際競爭。
這次軍用商規約三千台無人機,是台灣市場最大公務採購規模,分階段練兵之外,將來也有望透過汰舊換新的長期採購,持續培植台灣自主供應鏈。
國際無人載具系統協會(AU VSI)曾統計,全球無人機市場規模將會在十年內達到一千四百億美元。長年以來,中國無人機巨頭大疆創新壟斷了全球七成以上市場,但是接下來,情況可能會很不一樣。
全球客戶去紅化,成台灣契機
大疆產品多次被質疑有飛安、資安以及國安的疑慮,從二○一六年開始,美國陸續對大疆祭出制裁、管制、黑名單等手段;今年十一月,美國眾議院中國問題委員會更提案「美國無人機安全法案」(American Security Drone Act),目標是徹底禁止政府機關採購中國無人機。
而中國為了國際政治情勢的盤算,今年九月也以「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為由,限制無人機及相關零件出口。
即使目前市場上還沒有性價比敵得過中國的無人機,在各項管制大令夾殺下,不少國際客戶在軍用商規端出後,已經把眼光看向電子業聚落強大的台灣。
去年成立、正在打造無人機引擎產品線的台擎動力總經理陳志超,就接到澳洲無人機次系統公司詢問,因為客戶堅持要非紅色供應鏈的零件。
和經緯合作的土耳其無人機企業,找上門也是一樣的原因。
「他們去紅不是為了土耳其本地要使用,是為了要賣全球其他民主國家,」羅正方說,現在市場商機慢慢清晰,經緯已經開始投入過去沒有量、無法開規格製造的專用零組件。
他認為,全球加速發展無人機,這兩年是關鍵期。之後規模成長,有機會把成本降低。
國防安全研究院政策分析員陳柏宏分析,日本、韓國也已經開始扶植國內的無人機企業,但還沒有顯著成績。
「台灣民間確實有能力做,」陳柏宏觀察,台灣廠商過去就是國外無人機公司的零件供應商,只缺整合的技術,若能培植起自主供應鏈,未來台灣應對情勢變化需要無人機,「就不必讓國外無人機廠剝削。」
「在自由世界,只要做得好、相對便宜,台灣是有機會的,」智飛科技董事長黃重生認為。
不過,大疆畢竟在賽道上跑了十七年才有如今地位,台灣要能短時間彎道超車實屬不易,要做到好又便宜,最大的挑戰,就是量產規模。
▲嘉義亞洲無人機AI創新應用研發中心,現在是台灣無人機的實踐場域。
小新創難量產,須大廠投入
全世界的無人機公司除大疆外,幾乎都是小型新創公司,台灣也是。
除了中光電的小型無人機已做到上千台的訂單、外銷國外,目前大部份的台灣無人機公司產線多半是實驗室大小,沒有量產經驗,光是應付國內軍用商規的標案就已經吃掉所有產能。
每個月,烏克蘭在戰場上都會消耗一萬台無人機,已經多次透過第三方來台灣探詢採購,卻幾乎不了了之。
「烏克蘭明年還需要二十萬台的無人機,」羅正方舉例,二十萬台無人機就需要八十萬顆的馬達,這個數量目前只有中國可以提供;中國在大疆領頭下,擁有完整供應鏈,價格更是低到放眼全球市場幾乎難以找到可配合的廠商。
美國也遭遇同樣的問題。今年九月,《華爾街日報》披露,美國國防部目標兩年內要買數千台中小型無人機,但主要供應商過去一年只生產了三十八架。
要在短時間內解決量產瓶頸,首先要建立規模。
這次軍用商規計劃中,不乏大帶小擴大量能的例子:如長榮航太與泰世合作、神通與田屋合作。小企業提供技術、大集團提供後勤並擔任系統整合的角色,讓合作一加一大於二。
不過,葉哲良認為,螞蟻雄兵們未來仍然得尋求增資或合併,資本額至少得達到十億,才有機會搶食國際無人機訂單。
除了資本,打開國際市場的關鍵,或許要寄望台灣電子代工廠投入,但目前為止,遲遲沒有看到蛛絲馬跡。
背後有兩層原因,一是公務或商業需求的專業用無人機,仍屬於利基型市場,對電子業而言規模太小;更關鍵的因素,是政治問題。
憂「老共懲處」,不敢碰軍用
台灣電子代工業者幾乎都有廠在中國,尤其害怕踩到紅線。近幾年,雖然不時有電子大廠傳出將發展無人機事業,但檯面上,還沒有看到真正的進度。
簡志維透露,就曾有電子廠對他表明,如果大剌剌參與軍用商規計劃,「萬一中國廠被老共懲處怎麼辦?」電子廠真要投入無人機,得離軍用標案非常遠,「不然一定會有麻煩。」
田屋科技董事長張成榮曾經為了酬載要用的關鍵零組件,找上台灣的光學大廠,但最後破局。除了因為兩岸政治情勢,也因為對方跟設備商簽訂的購買合約,就禁止設備用來生產軍用品。
「要轉而往一級供應商(Tier 1)以下,找有技術底子的供應商,」他指出,找同樣是在利基型市場耕耘的廠商,會更有合作潛力。
軍用代工就佔全球無人機市場一半,比民用還大。然而,在軍用以外的其他專業用途市場,台灣還是有機會,例如公務用的客製化小眾機型。
葉哲良認為,再進一步思考,台灣其實可以往無人機解決方案發展,進階升級為服務商。他舉農噴植保機市場為例,國際上已經看到整合產品與服務的跨領域專業無人機公司,日後依照無人機不同機型與用途發展,是台灣廠商可以籌劃的方向。
台灣慢了好多年才起跑的無人機產業,是否能夠克服重重挑戰,也許不只關乎產業發展,更至關未來國家安全,不可不慎重對待。
“
閱讀完整內容”
本文摘錄自
迷你新創難量產 供應商還怕中國報復
天下雜誌
2023/12月 第789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