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川普關稅大刀影響,商仲業者發現,第二季的租賃需求,明顯看到企業租賃策略轉向,小單位成A辦租賃成交主力。 文.顏瓊真 過去企業重門面,租賃辦公室的面積也是要大,但自從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大刀一揮,商仲業者發現,以前需要上千坪的辦公室,現在需求轉而只要二百坪以下,趨向微型化的小單位空間面積。
企業投資審慎保守 根據台灣不動產投資協會發布2025年第二季台灣商用不動產投資信心指數調查結果,從央行宣布第七波信用管制後,投資信心指數趨勢連續四季下滑,加上美國關稅大刀的影響,顯示投資人以更謹慎的態度來面對市場。 仲量聯行也解析2025年上半年台北市A級辦公市場的最新趨勢,商業不動產部副總經理游淑芬表示,受美國對等關稅政策與新台幣升值雙重壓力影響,企業延續審慎態度,不論在辦公室租賃或資產配置上皆採取保守策略。 2025年第二季台北市A級辦公市場的租賃總成交量為7,020坪,上半年累計達20,258坪,較去年同期減少17%,反映企業決策週期拉長、租賃市場動能趨緩(圖一)。
游淑芬表示,台北核心商業區與南港商業區整體A辦租金水準受到新落成大樓支撐,本季整體租金呈現微幅上揚。然而,面對第三季大量新供給入市,業主需及早調整租賃策略,例如延長免租期、提供彈性租期與裝修方案,方能維持競爭力與出租表現。 從成交結構觀察可見,第二季有近五成交易屬於小坪數單位,顯示市場需求已轉向更具彈性與靈活性的空間方案。此外,隨著供給擴大,租戶在議價上將擁有更大空間,爭取租金優惠與彈性條件的能力亦相對提升。 游淑芬指出,自美國總統川普於4月2日宣布對等關稅後,第二季A辦租賃成交中,小於200坪的小單位成交占比高達48%,為支撐租賃市場需求的主要動力。 相較之下,700坪以上的大坪數成交占比,較上季顯著下降11%,顯示企業面對大規模搬遷案與擴編決策更為保守,決策週期相對延長。與此同時,商務中心與共享空間等彈性場域的租賃交易件數亦較以往顯著增加,反映企業在不確定性下傾向採取空間靈活化策略。 不過,台北核心商業區仍為市場主要租賃熱區,第二季成交量達6,512坪,占整體市場93%;各次級市場表現平均,為近五季以來首次出現此等分布現象,反映企業選址考量更趨多元。 租戶產業結構亦呈現多元樣貌,前五大成交產業為消費零售、醫藥生技、財務金融、媒體通訊與地產、建築、工程,分別占成交量的14%至17%,顯示各產業皆持續積極布局優質辦公空間。
空置率微升 租金漲勢降溫 游淑芬另指出,核心商業區本季因新供給釋出,整體空置率上升0.3個百分點至6.7%。預期下半年如新光杭北、國泰環宇等新案完工後,將再釋出27,582坪新供給,可能使核心商業區空置率進一步攀升,空置率恐逼近雙位數。 次級市場中,皇翔台北廣場本季去化表現亮眼,成功完成三筆租賃交易,使包括西區、松江南京等地的其他次級市場空置率明顯下降1.2%;敦南次級市場因吸引具成本意識租戶進駐,空置率亦減少1.0%;相對地,敦北次級市場因冠德民權新案加入,空置率上升3.7%。 租金方面,核心商業區在第二季租金成長動能穩定,但季增幅由0.33%放緩至0.07%,年增率維持0.63%。儘管漲勢降溫,整體市場仍具韌性,平均租金由去年同期的每坪每月3,196元,上漲至本季的每坪每月3,216元。 次級市場中,敦北次級市場季增幅達0.28%,後續冠德民權將加入新供給,租金趨勢值得觀察;敦南次級市場終止連五季持平,本季漲幅達0.17%;其他次級市場則維持溫和成長,整體呈現平穩上揚格局(圖二)。戴德梁行不動產估價及顧問服務部與研究部協理李易璇指出,台北市A級辦公大樓因無新增供給,單季淨去化面積約2,100坪,上半年累計淨去化約12,800坪,市場去化表現穩健。
關稅衝擊 企業租戶暫緩搬遷 不過,受到國際經濟不確定因素影響,企業在擴編規劃上趨於保守,部分租戶選擇延長既有租約,原本的搬遷計畫也多轉為續租。 李易璇表示,第二季全市平均空置率降至6.9%,比上季微幅下降0.3個百分點。其中南京松江區受惠於新大樓租賃穩定、去化順利,空置率大幅下降5.5個百分點,另有不少成交租賃為大面積進駐,主要來自同一區企業從舊辦公大樓升級(圖三)。雖然關稅大戰影響企業發展,但因應市場變化,對於設施新穎、條件優良的辦公空間,仍有一定的穩定需求,顯示企業仍願意投入資源,優化工作環境,進一步穩定留才並吸引人才。
新供給加入 空置率微升 就各商業區的發展來看,忠孝商圈空置率自第一季的8.94%,拉升至第二季的10.06%,大巨蛋活動雖持續帶動周邊人潮,但對於商圈店面長期效益仍待觀察;西門商圈部分,空置率維持低檔之4.99%,商業活動暢旺,租金有走高趨勢,精華地段店面去化快速;中山南京商圈則持續受益於線形公園人流,空置率微幅降至4.73%,商業表現穩健。 李易璇指出,面對大型商場如南港LaLaport等新興零售據點強勢進場,傳統商圈逐步調整策略,街邊店面透過縮小坪數、提升租賃彈性,並強化街區環境如人行空間與綠意設施,強化整體消費體驗。 下半年預計新增約18,600坪辦公空間,包括冠德松山民權大樓和新光華山金融中心等兩棟新案,屆時全市總供給將來到86.6萬坪。本季租金小幅上漲,平均每坪月租為2,810元,季增0.4%。
內科設備老化 租金面調整壓力 內湖科技園區第二季整體空置率小幅上升,其中西湖段上升1.8個百分點至5.7%,文德段與舊宗段分別上升0.3與0.5個百分點。租賃去化仍有零星進展,包括資訊服務業與電子製造業承租西湖段多處辦公空間。 租金方面,各段維持上季水準,售價亦持穩,本季主要交易為竣為國際貿易以9.5億元購入舊宗段預售廠辦。整體而言,內科因多為早期開發建物,部分大樓設備等級與建築標章條件已難與新廠辦競爭,未來恐面臨租金調整與去化壓力。
租賃動能偏弱 租金表現持平 根據高力國際最新「2025年第二季台北市商辦市場調查」統計,第二季北市辦公室市場空置率約5.89%,季增0.47個百分點,主要是冠德民權大樓完工所致,平均租金行情微漲至每坪每月2,674元,單季漲幅0.3%。 高力國際企業客戶服務部資深執行董事陳頌民認為,第二季企業租賃動能偏弱,主要還是受到全球局勢不明朗影響,多數企業採觀望態度,擴張計畫趨於謹慎且保守。 他說,從高力國際製作的台北市各級商辦十年租金走勢圖可以發現,2023年至2024年呈陡升走勢,但近幾季持平,其中,今年第二季頂級辦公室租金為每坪每月4,380元,已連續五季持平,成長動能明顯疲弱;A級大樓平均租金行情超過每坪每月3,000元門檻,且有24棟A辦大樓月租金超過3,000元;B級大樓在A級的帶動下,租金穩定微漲,空置率微跌。 從商圈來看,除了民生敦北區因有冠德民權大樓完工,拉升第二季空置率至7.67%之外,其餘商圈的空置率都是微幅變動;平均租金各商圈一樣維持小幅上揚,而目前僅有南京東路四、五段商圈的租賃成本低於每坪每月2,000元…
閱讀完整內容本文摘錄自
關稅重生意不好做!小單元租賃引領市場潮流
理財周刊
2025/7月 第1300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