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儲存綠色能源 三大類業者一次看
台灣為了追求供電系統的穩定,除了強韌電網計畫,儲能也將是未來賴政府能源政策的重心,若將現行儲能相關業者分為三類,也更易釐清各自的長期潛力。 撰文/陳唯泰近期國內為了漲電價議題爭論不休, 行政院主計總處提出說帖強調,漲電價只會讓台灣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漲○.一八個百分點,要國人不要太擔心。但調漲電價的背後,其實牽涉到台電的財務穩定,並且也影響一般民眾與企業所關心的電力供應穩定問題。 關於穩定國內供電系統的解決方案有許多面向,市場比較熟悉的是台電「強韌電網」計畫,簡單說,就是在十年內投入總計五六四五億元,為現行電網系統推動全面升級,包括「分散」、「強固」、「防衛」三大主軸。不過,除了升級現行電網系統之外,另一個重要的環節,應該是儲能系統的建置。 近幾年海外台商陸續回來建廠,加上半導體產業持續擴廠,對電力的需求持續升高;另一方面,核能電廠的陸續除役,也將使得電力供給的備援空間不如以往。

▲士電除了積極參與台電強韌電網計畫,也切入儲能事業,長線發展仍有利基。攝影·蕭芃凱

長線看好 重電業者位居寡占 但最值得市場關注的,或許還是傳統的重電業者,因為過去外界多半只注意到相關業者可以分食台電強韌電網商機,卻鮮少人留意,部分業者其實在儲能領域也是不可或缺。 業界人士分析,從儲能廠的設置到完成後與台電併網,許多環節都需要傳統重電業者協助,相較於科技業或新進新能源業者,他們的角色其實更不可或缺,甚至能說是達到寡占的地位。 較具指標性的是華城(一五一九),但股價漲幅已大,漲幅相對少的士電(一五○三)則可給予更多留意。士電今年重電事業訂單滿載,交期最長可看到二○二七年,成長動能除了來自台電的強韌電網計畫,另外在能源轉型及外銷,也都已取得一定的成長。 舉例來說,在太陽能EPC統包工程方面,士電就有友達雲林水林一七八MW、台南七股「五天」五百MW、泓德台南柳營儲能系統二百MW等案場,也因此,士電被認為已在台電強韌電網計畫以及民間儲能案場之間「雙吃」。 其他如東元(一五○四),已跟台電及全球最大儲能系統整合商Fluence聯手組成國際團隊,完成龍潭儲能案場系統。該儲能案場裝置容量六十MW、總儲電量達八十MWh,相當於近八千戶家庭一整天的用電量,且占台電自建儲能容量的三七.五%。整體而言,從士電與東元現階段在儲能領域的話題成績,都可視為重電類股在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外,基本面長線看好的另一佐證。 在賴清德總統上任之後,一般認為,他在能源政策上蕭規曹隨的機率很大,綠能政策的發展勢將持續。而儲能會是未來台灣綠能政策發展的重點,能夠在儲能領域取得入場券的公司,有機會成為下一波接力上漲的多頭族群。 (本文作者為證券分析師,現任仲英財富投資長)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