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1350元以上
台股上看25000點
台積電法說會後,法人紛紛調高台積電目標,依台積電ADR創高換算上看1350元,而以台積電權重推估大盤將挑戰25000點。 除權息旺季資金行情持續發酵,自截稿日7/23以後至月底還有209檔上市櫃公司將發放股息,其中,股本逾百億的有7/24的廣達、宏碁,7/25的寶成、台塑化、上海商銀、華票、正隆,7/28的國泰金,7/29的台泥,7/30的世界、日月光投控、凱基金、台化,7/31的潤泰新、大國鋼、台灣大、富邦金、聯發科、大同、鴻準、鴻海、金寶等。屆時股東領息後是否加碼投資,值得注意。除了現金股利入袋,如何參與填息行情,也有投資攻略可以參考。 生技月突顯業績不俗的生醫股,可能拱出不受關稅干擾的飆股。而行政院甫公布AI新十大建設藍圖,矽光子衝第一棒,如何牽動千億AI大未來,值得持續追蹤。 文.蔡武穆 圖.達志影像、freepik 7/16台積電法說前夕,外資、投信積極卡位及輝達H20恢復銷售中國的利多因素下,台積電跳空上漲20點,同時帶動台股大漲207點,突破23000點大關,擺脫一個月以來的盤整格局,一掃關稅未定的陰霾,可說輝達再次救了全村,隔天台積電營收報喜,台股再次上揚,至7/22截稿前再度因關稅不確定性大跌352點,守在月線之上。
國安基金護盤 法人亦步亦趨 4/9對等關稅台股重挫3992點,原本外資站在賣方,4月共賣超614億元,直到5月初新台幣升值才轉為買方。由於新台幣強勁升值,為避免熱錢炒匯,金管會規定外資進來必要買股,不得停泊在新台幣帳戶,統計5月到7月外資分別買超台股219億元、933億元、1803億元(7/21止),5月以來台股漲了2500多點,可說外資功不可沒。 但是,外資也不是省油的燈,一方面大買現貨,一方面在期貨部空單及0050反1對鎖避險,期貨未平倉空單從4/30的22730口一路攀升到7/14的59873口史上新高。因為台股已經來到23000點的高位階,布局空單在所難免,萬沒想到,台積電公布第二季營收大好,外資一改先前的策略,連續5天期貨空單從59873口縮減到46556口,大減13317口,顯示外資心態轉向,做多意味濃厚,有利於台股多方攻擊。 投信則是在4/9關稅低點之後,跟著國安基金護盤一路站在買方,4月到6月總共買超1378.4億元,直到7月轉買為賣,賣超200億元(7/21止),趁機獲利了結。國安基金涵蓋政府四大基金有5000億銀彈,從4/9進場到7/14僅用了77億元,帳尚未實現損益達11億元,可見國安基金只護盤不拉盤的信心喊話已經起了作用。由於台美關稅未定,考量政經局勢不穩,決定不退場,直到第三季結束。
融資消風千億 信心尚未恢復 最慘的是代表散戶的融資,4/9對等關稅前,融資餘額水位還在3218億的高點,4/7~4/9懸崖式下殺近1000億元,來到2237億元,許多投資人慘遭斷頭,持續殺到最低2081億元,對比台股二個月來從17306點,漲了5821點,融資僅小幅回升190億元至2294億元,可見大部分主力、散戶信心(資金)尚未恢復,小部分有餘力的主力想要進場,股價已漲高買不到股票,有軋空手的味道。 去年度外資賣超台股6951億元,史上第二高,台股還是驚驚漲,來到新高24416點,封關前漲了5104點,最大原因是投信去年上市多檔ETF募集資金,主動型加被動型基金全年買超台股8321億元,成為撐盤的要角。今年狀況剛好相反,ETF掛牌沒有去年熱絡,同時受到對等關稅影響,民眾寧可把錢存在口袋(M1b-M2為負值且逐漸況大),內資趨於保守,外資本來也是觀望的態度,後來新台幣強勁的升值,才積極湧入買超台股,在美元持續走弱的強況下,台幣強勁升值,外資繼續留台股的機率也會提高。
2.3兆股息 台股資金新動能 同時,7月以後進入除權息旺季,去年台灣上市櫃公司獲利高過新台幣4兆元,配發現金股利達2.3兆元,可望成為下半年台股的資金活水,尤其是外資領取股息近8000億元,幾乎佔1/3。其中,從台積電股息高達3199億元、聯發科504億元、鴻海268億元,其他領取超過百億股息的還有日月光169億元、中信金150億元、長榮147億元、國泰金127億元、華碩119億元、台達電118億元、富邦金113億元、廣達103億元等,在台幣強勁升值下,股息繼續留在台股的機率大。 其他的1.4兆股息分別由投信和散戶領取,過去台股多半在第三季走弱,第四季傳統旺季再度走強,統計過去4年,台股從7月股息發放到年末封關前,台股正成長的機率大概是50%,有不少積極型的投資人把股息再投入,選擇在股市低點時積極介入,推升台股持續上揚。 除了台幣升值以外,外資心態轉為積極的原因是台積電第2季財報超乎預期的亮眼。台積電第2季合併營收9,337.9億元,季增11.3%,年增38.6%,EPS達15.36元,為史上最賺錢的一季。尤其是毛利率,原本預估會因匯率折損3%~4%,結果公布毛利率58.6%原封不動,跌破外資眼鏡,原因可能來自於價格較高的三奈米製程產能稼動率提升壓低成本及美金避險得宜所致。
外資紛紛調高台積電目標價 法說會結束後,外資紛紛調高台積電目標價,花旗由1200元上調至1400元、大摩從1288元上調至1388元、高盛從1210元調升至1370元,統計各家外資平均的預測,目標價大概落在1354元左右。台積電ADR7/21收盤價240美元換算成台灣股價為1392元(240/5×29=1392),與外資平均預測相去不遠,7/21台積電為1120元,價差272元,台積電漲5點、大盤漲40點,意味大盤會往25000點邁進。 台積電2奈米預計在下半年量產,預估2奈米需求比3奈米、5奈米更大,目前高通、蘋果、超微、英特爾、輝達、聯發科等陸續下單,產能嚴重吃緊,台積電電擴大產能,目標將由今年月產能4萬片擴增到明年的10萬片,2027年有望翻倍到20萬片,成為7奈米製程以下營收的最大亮點。
檢測設備轉強 矽晶圓落後補漲 隨著製程技術微縮到2奈米製程,所要求的材料分析、故障分析、可靠度分析比以前大幅提升,下游檢測設備需求逐步升溫,包含探針卡旺矽(6223)、穎崴(6515)、雍智科技(6683),檢測分析閎康(3587)、宜特(2389)、辛耘(3583)等下半年營收逐步發酵,股價低檔逐步轉強。 另外,隨著先進製程及7奈米以下需求增溫,法人機構預測,今年全球矽晶圓出貨面積可望年增10%,2026年預估再成長9%,矽晶圓庫存逐漸去化,近日報價比以前上漲10%,包括環球晶(6488)、中美晶(5483)、台勝科(3532)等股價有落後補漲之勢,可持續追蹤留意。
閱讀完整內容本文摘錄自
2.3兆資金炸裂 台股上看25000點
理財周刊
2025/7月 第1300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