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與王齊麟,麟洋配的羽球征途


photographer Troy Wang stylist Chen Yu editor Nicole Lee interview and text Avril Chen

在2021年7月一個炎熱的夏日,台灣羽球史被書寫出最璀璨的一頁。我國羽球好手王齊麟、李洋,於2020東京奧運男雙金牌戰,直落二擊退中國雙塔組合,贏得台灣奧運羽球史上首面金牌,他們奪下勝利的那一刻,整個台灣彷彿都沸騰了,「麟洋配」瞬間成為社交媒體上的熱門話題,這份榮耀如漣漪般擴散,激起了無數感動與驕傲的浪潮,李洋和王齊麟的的勝利,不僅讓世界看見台灣羽球的實力,更成為凝聚全民情感的催化劑。

時光飛逝,轉眼間那個金牌般耀眼的夏天已經三年過去,那份喜悅與驕傲還絲毫未減,李洋和王齊麟卻將再次肩負著全台灣的期望,踏上2024巴黎奧運的殿堂。這張門票得來不易,迎來的挑戰似乎也更加艱鉅,在充滿變數的賽場上,任誰都無法斷言結果,但無論最終能否衛冕成功,李洋和王齊麟都已是台灣的光,他們的故事值得被銘記,這些奮鬥歷程將繼續激勵著每一個追夢的人。

本次封面故事,我們將隨著李洋和王齊麟各自的視角,見證兩個截然不同卻又緊密交織的羽球人生。

從小愛到大的羽球夢:王齊麟的堅持與蛻變


「從小到大,我的人生志向從未變過,永遠只寫要成為羽球國手。」王齊麟眼神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王齊麟與羽球的緣分,宛如一段精心編織的命運。這段緣分的源頭,可以追溯到他父母相識的那個羽球場。在羽毛球的飛舞中,他的父母譜寫了自己的愛情故事,也為王齊麟的未來埋下了伏筆。雖然爸媽並非職業選手,但他們對羽球的熱愛近乎痴狂,從小王齊麟的家庭固定行程,就是週末下午到敦化國小打球,在這樣的環境薰陶下,這份熱情如同家族遺傳,自然而然地流淌在王齊麟的血液裡。

球拍的揮舞、球鞋與地板的摩擦聲、此起彼落的歡呼聲,這些聲音編織成王齊麟童年最美好的記憶。小學三年級時,他毅然加入校隊,開啟了他的專業訓練之路,也是從那時起,王齊麟的人生志向就再也沒有變過,在充滿天真浪漫幻想的孩童時期,他早已堅定地前行。

初嚐勝利的甜美

儘管從小就接觸羽球,但王齊麟真正愛上的瞬間,是他第一次登上冠軍領獎台的那一刻。「那種感覺難以形容,」王齊麟興奮地說,彷彿又回到了那個激動人心的時刻,「站在台上,聽著掌聲,感受獲勝者的喜悅,那一刻我知道,這就是我想要的人生。」這份成就感和被認可的雀躍,成為了推動王齊麟不斷前進的強大動力。

然而,羽球之路並非總是陽光燦爛。王齊麟坦言,父親的嚴格要求有時會讓他感到壓力。但他學會用積極的態度面對挑戰:「每當我發現不足,就會加倍努力改進。當下一次面對同樣的問題時,發現自己已經進步,那種感覺真的很棒,我很享受變強的過程。」

除了父親,國小教練也在他的羽球生涯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我的教練很嚴格,他不僅教我技術,更教會我很多人生道理。」教練特別強調比賽中的勝負心,這深深影響了王齊麟日後的比賽態度,「他讓我明白,在場上不能輕視勝負,每場比賽中都必須傾盡全力,站上場就不能輸。」王齊麟接著說,「他還告訴我『既然選擇了這條路,你就是沒有退路』任何選擇他都會支持,唯獨不會接受我放棄。」這份專注和執著,為王齊麟日後在羽球界的輝煌成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磨練才能使天賦開花結果

國中時期,王齊麟如同一顆耀眼的新星,在賽場上光芒四射,獎盃接踵而至,「天才選手」的美譽隨之而來,但面對這樣的讚譽,王齊麟卻對此持謙遜態度。「我從不覺得自己是天才,」他坦言,「特別是升上甲組、轉成人組後,我更加意識到自己的不足。」王齊麟認為,他的優勢主要體現在身材和力量上,而這些都得益於父親的基因;但在技術層面,他深知自己需要通過不懈的努力來彌補,學會如何駕馭和發揮自己的天賦。

王齊麟對羽球的執著近乎偏執,不知從何開始,他每天都在訓練,「我無法停下來,我怕我一停下來就會有人超越我。」這種深植於心的恐懼,驅使王齊麟不斷突破自己的極限,即使身體叫囂著疲憊,精神卻依然亢奮,而這既是他的優勢,也是他的負擔。它推動他不斷前進,同時也給他帶來巨大的壓力,但對王齊麟來說,這是讓他保持在巔峰狀態的驅動力,「我寧願承受這種壓力,也不願意有一天站在場上,後悔自己曾經鬆懈過。」

因此他痛恨輸球,即便現今已打過無數場比賽,他仍會對不如人意的結果耿耿於懷。輸球後,他會給自己一天的時間沉浸在悲傷中,隔天便馬上重新投入訓練,「輸球就代表我練得還不夠,找到不足的地方就練,想辦法一直練,總有一天可以撞破它。」但這有時會讓王齊麟陷入「鑽牛角尖」的狀態,甚至情緒失控摔了球拍,不過隨著年齡和經驗的增長,王齊麟學會給自己一些緩衝的空間,他開玩笑說:「快沒拍子了,所以不能再摔了。」


▲王齊麟,無袖運動服、運動短褲 運動員私物
白色長襪、Oblique
緹花布鞋DIOR
李洋,短袖運動服、運動短褲 運動員私物
白色長襪DIOR
白色運動鞋HERMÈS


▲綠色無袖背心、長褲FERRAGAMO
馬銜鍊黑色皮鞋GUCCI
Tiffany Lock黃金鑲鑽項鍊、白金黃金鑲鑽手環、Tiffany T T1黃金鑲鑽窄版手環
all by TIFFANY & CO.

遇見羽球場上的黃金搭檔

王齊麟明白身邊需要一個「踹他一腳」的夥伴,將他從失控的邊緣拉回來,在關鍵時刻給予他提醒和刺激,他自認自己很幸運,從前任夥伴陳宏麟到現在的黃金搭檔李洋,都完美地扮演了這個角色。

憶起對李洋的初次印象,「他那時候看起來挺圓潤的,和現在的形象不一樣。」王齊麟接著說,「一開始我們並不熟,看起來很隨和,但在球場上好惡劣。」王齊麟笑著解釋道,「他的球路是我最討厭的那一種,很刁鑽、拐來拐去、非常難打,像我屬於直來直往的類型,遇到這種真的很痛苦,每次都暗自祈禱不要遇到這類型的對手。因此當我知道要和李洋搭檔時,心裡暗自竊喜,還好他不是站在球網對面的敵人。」

當年,李洋背負著巨大的輿論壓力與王齊麟組隊,而命運似乎也在考驗這對新搭檔,他們的首場冠軍賽就遇到了一個極具挑戰性的對手--李洋的前搭檔。王齊麟坦言,「那時壓力很大,因為我想證明給大家看李洋的選擇是對的。」巨大的心理壓力最終影響了他的發揮,「那一場比賽,我的表現非常糟糕。」但也正是這場失利,讓李洋和王齊麟開始更加努力地磨合,調整彼此的節奏和默契,在下一場國際賽上,擊退西班牙拿到冠軍。用實際成績給予質疑者最有力的回應。

兩人的搭配確實並非一帆風順,從最初的磨合到後來的默契配合,這段過程充滿了挑戰和成長。他們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分歧,從訓練方法到生活習慣都需要不斷調整,「我們幾乎什麼事都能吵,他很自律,而我比較隨性又天馬行空。」然而,正是這些差異和不斷的溝通,讓他們的配合變得更加默契;李洋的冷靜和策略性補足了王齊麟的激情和爆發力,而王齊麟兇悍的進攻球風又為李洋的精準控制創造了更多機會。最終,「麟洋配」成為了羽球場上最令人敬畏的組合。

東奧金牌後急轉直下的低潮

2020東京奧運無疑是麟洋配的重要里程碑,而這條通往金牌的道路充滿荊棘。王齊麟回憶起首場小組賽時,眼中閃過一絲痛苦:「我們輸給了印度隊,那一刻,我感到整個世界都崩塌了。」這場失利幾乎粉碎了他們出線的希望,更是對兩人信心的沉重打擊,抱著彼此痛哭後,他們迅速調整心態,決定以「觀摩」應戰比賽,這種放鬆的心態反而替他們創造了奇蹟,戰勝了世界排名第一的印尼史詩級組合。最後,一路過關斬將擊敗世界頂尖強者,站上奧運最高的領獎台。

但奧運金牌帶來的不僅是榮耀,還有前所未有的壓力,王齊麟坦言,東奧過後是他職業生涯中最低潮的時期,「2022年對我們來說是個艱難的年份,我們幾乎沒有拿到任何冠軍,決賽甚至只有一戰,那段時間我真的感到很低落。」面對外界的期待和自己的高要求,王齊麟經歷著難以想像的心理煎熬,「即便希望自己盡可能放鬆享受比賽,但內心深處還是會想要回應那些期待。」

面對即將迎來的2024巴黎奧運,王齊麟的態度既謹慎又積極,展現出對未知的坦然:「再次參戰,我只想把自己準備好,在場上想辦法發揮到極致,希望能平靜面對接下來的比賽,再把那時候的興奮感找回來。」他散發堅毅不屈的信念說道,「雖然我不夠成熟,甚至很幼稚,但對於我在意的事物,一定會堅持到底永不放棄。」

純粹的熱愛,永不止息的夢想

此次征戰結束後,搭檔李洋也即將退役,但王齊麟表示還會繼續他的羽球之路,「球團正在為我尋找新的搭檔,我還會繼續參加比賽,追逐我的夢想。」王齊麟的目標是參加2026年名古屋亞運和2028年洛杉磯奧運,「只要身體狀況允許,我還想再拼一次奧運!」

即便來到退役那天,王齊麟希望能夠留在羽球界當教練,將自己的經驗傳授給下一代,「我想我這輩子都不會離開這個領域,畢竟我從小在這個環境長大,是我最熟悉也最能發揮專長的地方。」除此之外,他還希望能夠嘗試唱歌,展現自己在羽球場外的才華。

「假如人生重來一次,我還是會堅定地選擇羽球,我對這項運動是滿腔的熱情和興趣,不只帶給我成就感,也讓父母以我為榮,結識了珍貴的朋友和夥伴,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王齊麟的羽球之路宛如一場精彩絕倫的長篇史詩,每一次揮拍,都是天賦的展現;每一次跳躍,都是對父母期望的回應;每一次得分,都是對自己夢想的實現;而他的羽球之路,將繼續綻放璀璨光芒,未完待續。

從平凡到卓越:李洋的羽球人生啟示錄


王齊麟有一顆童心未泯的赤子之心,李洋則言談間中氣十足正氣凜然。這對搭檔截然不同的特質恰如太極,李洋沉穩內斂,王齊麟活潑外向,性格看似對立卻如陰陽互補,相互滋養、此消彼長,在球場上創造出完美的動態平衡。

而不只是個性上有著鮮明的對比,李洋與王齊麟的運動生涯也呈現出截然不同的軌跡。王齊麟年幼時期便展現出對羽球的熱情和天賦,李洋的羽球之路則始於被動,經歷了從抗拒到熱愛的轉變;王齊麟像是一個天賦型選手的崛起,李洋的故事則是一個從平凡到卓越的蛻變過程,他的成功更多源於他的堅韌、自律和不懈努力。

被動的開始,主動的堅持

李洋接觸羽球的契機始於父親的強迫,小時候的他更喜歡待在家裡看電視,對羽球毫無興趣,「雖然不無聊,但被逼著做的感覺沒人喜歡。」因此國小畢業時李洋就放棄羽球了,但在父親的堅持下,李洋進入大里高中國中部邊打球邊讀書,兩邊跑了半年,羽球沒有打出成績,書也沒有讀得名列前茅,而這樣庸庸碌碌的人生並不是他想要的,「我決定要把一件事情做好,那就是好好打球。」李洋向家人表明對羽球的決心,父親只說了一句「這次是你自己選的,決定了就要負責。」便帶著他經歷了三次轉學,最終落腳於羽球名校中山國中。

但李洋的羽球生涯並沒有因此一路順風順水,國中三年默默無名,高三那年也沒能升上甲組,在台灣,沒有升上甲組就意味著在成人賽場上難有機會,沒有贊助、沒有訓練場地、沒有人會認為你有潛能,「那一次我有想過要放棄,因此沒有選擇體大,而是台北商業大學。」但李洋知道自己還有一次機會,即便爸爸說他「不是打羽球的料」也沒有被這句話擊倒,他抱著最後覺悟拼高中畢業那年的排位賽,沒想到,他與搭檔奪下全國冠軍,從乙組晉升甲組,完成了他從小到大的人生夢想。

逆風而行,背水一戰

面對挫折,李洋展露不屈不撓的精神,他沒有放棄,而是選擇繼續努力。踏入職業生涯後,他與李哲輝成為搭檔,他們打得很好,也拿過全國冠軍,但在距離2020年東京奧運前19個月,李洋決定離開長期搭檔李哲輝,轉而與王齊麟組隊,無疑是在羽球界投下震撼彈。

「與哲輝搭檔的那三年,我們有相當不錯的成績,但也走得起伏跌宕。」李洋接著說,「我很早就意識到運動員的生涯很短,對一般人來說,30歲可能才剛起步,但對我們而言,30歲已來到職涯的尾聲。十年職涯,我們一起撐了三年,但不穩定的表現可能讓我們在期間內就直接被淘汰,為什麼不在最差的情況下發生之前做決定?」李洋不願意等到情況變得無法挽回時才做出改變,而是選擇主動出擊,在自己還有選擇權的時候翻轉局面。

但這樣的改變並不是人人樂見,拆夥的消息一出便在羽球界引起軒然大波,面對這場輿論風暴,李洋雲淡風輕地說:「更換搭檔、選擇齊麟,這個決定是我的,大家只是把它當成茶餘飯後的話題、八卦,但對我來說,這是我人生的一個大賭注,賭輸了可能一無所有,賭贏了我可能多打好幾場,那為什麼不要?」他繼續堅定地說著,「人生本來就是要『All in』才有機會贏得最好的成果,當你什麼都不想失去,不可能沒捨就有得。」

這份「All in」的勇氣,正是李洋追求成功的最佳註腳,也體現出他對成功的渴望和為此付出一切的決心。他明白,要獲得更大的成功,就必須敢於放棄現有的舒適區,勇於嘗試新的可能性,「因為哪一個是對的,沒有人知道,就選一個自己喜歡的,假想五至十年後會不會因為當初那個決定後悔,如果90%不會後悔那你就去做,不要為了那10%駐足不前。」李洋眼神毫無畏懼地說著。

2019年李洋以「與王齊麟打進奧運」為目標,從合作金庫轉到土地銀行,當時大家說他得罪半個羽球圈,許多人暗中期望他們失敗,現在回顧李洋的決定,不僅改變了個人職業生涯軌跡,更為台灣羽球運動史寫下了輝煌的一頁。

李洋眼中的王齊麟

李洋和王齊麟是國中同學,但當時並不熟識。李洋回憶起對王齊麟的第一印象:「又強又屁。他很外向,喜歡跟人家打鬧、捉弄同學。」聽起來很不正經,不過王齊麟在同儕選手中表現最好,我問李洋當時有沒有想追上他,他直搖頭說:「我當時還沒有想到他,因為我連第二名都還沒踩穩,沒有機會往上看,但當然希望有朝一日擠下他成為男雙第一,不過那時都在費盡心思提升自己。」

真正讓李洋對王齊麟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在他們18歲那年,他回憶起那次經歷:「以前我很討厭重量訓練,討厭羽球以外的任何運動,什麼都不喜歡的我就只喜歡打羽球而已⋯⋯記得那次是我們兩個要握手,一摸到他的手我很震驚,因為他整隻手都是繭。心想難怪他可以在我們這批選手中成為全國冠軍。」在李洋眼中,王齊麟的努力程度遠超常人,他的自律和專注令人敬佩,這件事也讓李洋意識到,想要成為頂尖選手,他必須付出更多努力。


▲Tiffany Lock白金鑲鑽項鍊 TIFFANY & CO.
白色短袖上衣、背心造型私物
白色縫線束口長褲
FERRAGAMO

從青年結緣,到成年搭檔;李洋形容現在的王齊麟「像有病一樣」地練習。在訓練場上,看不到王齊麟休息的身影,其他選手早已疲憊不堪,他卻仍然精力充沛,彷彿永遠不知疲倦為何物。李洋還笑說王齊麟是個矛盾的人,「心情好跟你講今天我們享受羽球,結果一上場就緊張,就說他享受不了。」

雖認識的早,但兩人成年才組隊成為搭檔,歲月的洗禮讓李洋和王齊麟在羽球領域中各自發展出了一套見解,這種差異不僅源於他們各自的成長經歷,更反映了他們獨特的球場哲學,「我們對羽球的理解不同,所以經常在這件事上溝通。」正是持續的交流和碰撞,讓原本可能成為的阻礙,反而意外地激發他們組合的最大潛力,成為在賽場上脫穎而出的關鍵。

退役之後,運動員還剩下什麼?

作為一名頂尖運動員,李洋的生活極為自律。從不熬夜,也不賴床,一切都照著計畫走,還會訂鬧鐘提醒自己該做什麼了,只要可能會受傷的事他都盡可能不去做,如此嚴格的生活作息顯現李洋對自己的高要求,他不在乎自己是不是天才型選手,因為即便擁有與生俱來的天賦,他認為唯有通過更加刻苦的訓練才能爬上顛峰。「我覺得也是因為足夠愛羽球吧,因為愛羽球才會自律。」

即使在獲得奧運金牌巨大的成功後,李洋仍保持著難得的平常心,他坦言:「我是一個對成就沒什麼實感的人,也沒有像《藍色監獄》的主角一樣非得成為世界第一,始終追求的都是羽球帶來的快樂,還有享受打贏的瞬間,成就和排名不過是錦上添花。」李洋不被成功沖昏頭,更不受外界的評價左右,始終保持自己的節奏和判斷,對於未來他也早有打算。

2024年3月,李洋重磅宣布「今年將是生涯的最後一年」同時透露未來將轉往教職發展,他希望將一生所學傳授給年輕人,藉由自己的影響力去幫助更多人。李洋又一次顛覆眾人預期,畢竟才將要邁入29歲,職涯更還在顛峰期,但他說:「時候到了,已經比那時候打不上甲組多打了11年。」之所以如此豁達,是因為李洋從未將羽球成為他人生中的唯一選擇,父親雖然一開始強迫李洋打球,但也給予了他寶貴的人生建議,這種既重視運動又不忽視學習的家庭環境,培養了李洋全面發展的意識。

面對即將到來的退役,李洋對未來充滿好奇和期待。國小之後,他就再也沒有暑假,每一個假期都是拿著球拍度過,即便出國比賽也沒有時間觀光,近二十年的人生都奉獻給羽球,代表台灣出賽盡可能努力回應大家的期待。雖然不捨,但李洋終將不再局限於羽球選手的身分,而是能以更開放的心態去探索世界,創造人生新局面。

成功之道

「認真的人改變自己,堅持的人改變命運。」這不僅是李洋的人生哲學,同時概括了他的羽球生涯;從被動開始打球,到主動選擇堅持,再到成為奧運金牌得主,李洋的每一步都伴隨著自我突破和成長,他還說:「不是因為看到希望才堅持,而是因為堅持才看得到希望。」

在體育賽事中,我們常常被那些天賦異稟的運動員所吸引。然而,李洋的故事讓我們知道--即使不是最有天賦的人,平凡的我們也能創造出非凡的成就。

makeup Sunny
hair Miley
set design Tung Yu Ting
talent manager Sylvie Yeh
閱讀完整內容
VOGUE2024/8月 第335期

本文摘錄自‎

李洋與王齊麟,麟洋配的羽球征途

VOGUE

2024/8月 第3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