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慧津 
▲興達發電廠9月9日突然發生爆炸,周邊居民被震天巨響驚醒,濃烈的不安全感也讓對政府的不滿爆發。(賴慧津攝)
高雄永安區的夜空火光撕裂,其所在的興達發電廠9月9日驟然被新燃氣機組的測試作業,因管線法蘭接頭洩漏天然氣,在瞬間達到燃點後爆炸,伴隨著巨大的聲響,數公里外的居民都以為發生了地震。方圓5公里的住戶門窗震動,許多人一時間從睡夢中驚醒。發生此事,高雄市長陳其邁嚴正要求興達電廠應做好地方溝通,新複循環2號機、1號機要停工全面檢查,查明事故原因、改善完成才准試運轉,若未完成改善、後續檢測不符標準、無法給社會合理交代,市府絕不會同意開機。 興達電廠不是第一次出事,幾乎每隔一、兩年就會有嚴重事件。2021年,1號機因控制模組故障跳脫,瞬間減少電力50萬千瓦,造成當晚全台分區停電;2022年3月,人為操作失誤導致大規模停電,當時的總統蔡英文與美國前國務卿龐培歐的會面直播還因此被洗臉取消,讓全世界都看見台灣電網的脆弱。審計部也揭露,過去3年興達電廠煤倉悶燒事件高達255次,這樣的數字讓居民心驚膽戰,意外與火災造成日常生活的陰影,烏林投社區的居民,活在興達電廠旁,等於每天都在「等爆炸」。
興達電廠爆炸沒警報也沒疏散 居民只能靠本能逃命 興達發電廠爆炸當晚,距離電廠僅700公尺的烏林投社區,爆炸當下部分民宅感受到劇烈震動,玻璃碎裂聲此起彼落,有人徹夜不能眠,家長抱著小朋友逃難時,哭著對家長說,「我不要住在這邊了!」這句話刺穿了所有人的心,意外呈現的不只是技術故障,更是一場生活在電廠陰影下的集體惡夢。

▲興達電廠爆炸,高雄市長陳其邁(中)對台電處理表達強烈不滿,居民卻也對市府不甚買帳。(資料照,蔡親傑攝)
陳其邁第一時間就數度要求台電必須出面說明,但台電直到11點半才召開記者會,這段長達2個半小時的資訊真空,讓地方謠言四起,居民愈加恐慌,陳其邁隨即表達強烈不滿,直斥台電延誤處理引起地方陷入不安。陳其邁的怒斥雖然引起部分居民認同,但並未平息在地憤怒,一位王姓居民直言,他們不需要再聽見市長的激情演說,而是要具體的防災SOP,當晚爆炸後,許多人不知所措,沒有警報系統,也沒有疏散指引,只能憑本能逃命,居民擔心,如果下一次再爆炸,他們根本來不及逃跑,這種充滿絕望的口吻,反映的是居民對政府與電廠徹底失去信任。 事發後隔日一早,烏林投社區居民戴著斗笠、放下農務聚集到電廠外,抗議聲浪震耳欲聾,「你們有天良嗎?有沒有來看看我們死了沒有?」居民怒吼著,語氣中既有恐懼,也有無奈。一名70多歲的林姓阿嬤哭著說自己在這裡住了一輩子,從來沒有如此提心吊膽過,如今連夜裡闔眼都害怕下一秒會再度爆炸。另一名陳姓住戶更是火冒三丈,「現在的政府做得亂七八糟,(總統)賴清德、(行政院長)卓榮泰只會領錢,根本不管百姓死活!」居民的怒氣已經不只是針對台電,也延燒中央政府,甚至觸動政治敏感神經。

▲居民怨市府毫無防災SOP,爆炸後只能靠著本能逃命。圖為興達發電廠爆炸後狀況。(資料照,許智傑提供)
台電道歉聽到耳朵長繭 自救會指非單一事故是長期管理不善 永安區新港里長何應成指控,爆炸前廠區早已發現異常,員工甚至已經疏散,卻沒有通知周邊居民,讓里民在全然不知情的狀況下暴露在爆炸風險中,「台電到底有沒有掌握氣體外洩?有掌握卻不告知,這是拿人命當兒戲,若根本沒有掌握,那更嚴重,代表電廠完全失能!」 鹽田里長柯男烈更是憤怒,指責市府官員態度囂張,副市長林欽榮竟然甩頭離去,不願聽里長發言,「市政府到底是站在電廠立場還是居民角度?」他直言,這樣的處理方式簡直是把里長和居民當空氣。對此,陳其邁曾提出解釋,他說當天林欽榮一方面要救災、二方面要對外說明,救災期間比較匆忙,隨後包括經發局區長跟民政局長都在現場陪同里長說明;陳其邁也說,他親自致電2位里長,當時里長說希望台電落實了工安等安全檢查無虞之後才可以准他們試運轉,林欽榮當時也對里長們表示市政府一定會這樣做。 興達發電廠的廠長洪貴忠事後坦承,爆炸肇因是天然氣加熱器下游管線的法蘭接頭洩漏,導致氣體瞬間達燃點釀禍;台電董事長曾文生公開鞠躬道歉,承認應變失當,承諾不會逃避責任,將持續向社會說明並提出改善。對居民而言,這樣的說法聽過太多次,道歉不能換回安全感,烏林投自救會直指,這不是單一事故,而是管理長期不善的結果。
煤倉悶燒、跳電事故不斷 爆炸是壓垮居民最後一根稻草 在永安與茄萣,許多居民世代以漁業與農業為生,對於電廠的存在一向存有矛盾心情,一方面,電廠帶來經濟活動與就業機會;另一方面,它卻是潛在的危險來源。多年來煤倉悶燒、跳電事故不斷,居民心中早已積怨,這次爆炸,只是壓垮信任的最後一根稻草。有居民說,他們不是第一次聽見爆炸聲,也不是第一次看到電廠道歉,但每一次的承諾最後都變成空話,換不來安心。 一名李姓居民不滿喊道,「我們是人,不是實驗品。」由煤轉氣、從舊機組到新機組,地方始終是第一線的承受者,當孩子哭著說不想住在這裡,當老人擔心隨時會死在爆炸裡,這不再是技術與能源的辯論,而是最切身的生活恐懼。 這起事件引發不少民代批中央錯誤能源政策應調整,陳其邁直指能源的「區域正義」非常重要,高雄長期背負電力輸出的重責大任,2024年高雄發電量高達490億度,卻只消耗300億度,3成電力供應外縣市,然而風險與污染卻完全由高雄承擔,這對地方不公平,各縣市應該為自身電力需求負責,而不是把風險都推給高雄。
大罷免動搖民進黨南部信任度 興達電廠爆炸雪上加霜 原先南部選民因為大罷免等事件,已經對民進黨政府的信任度開始出現動搖,此次爆炸無疑雪上加霜。一綠營地方人士指出,興達電廠所在的永安、茄萣地區,在高雄選區結構中具有特殊性,這些海線聚落人口雖不多,但向來是派系盤根錯節的地方,廟宇、宗親和漁會系統影響力深厚。 該人士說,在立委選舉上,永安、茄萣與岡山、橋頭等地合併為第2選區,這個選區的結構南北差異極大,岡山橋頭人口多且議題多元,而海線居民則更重視生計與安全,此次爆炸若導致基層對民進黨的不滿轉化為選票流失,將可能影響到整個第2選區的穩定;市議員選舉方面,永安則與周邊5區合併為第3選區,僅有5席,競爭激烈,地方選票向來靠深耕,若基層情緒無法安撫,民進黨的選情恐怕再次出現裂縫。 這場爆炸的政治效應並不僅限於高雄,鄰近的台南與嘉義,同樣面臨能源設施與環境議題的矛盾。另一綠營南部資深幕僚坦言,台南南科用電需求龐大,居民對供電穩定與安全高度敏感,嘉義以農漁民為主,長期關心環境污染與工安問題。他表示,這些地方雖然是民進黨的傳統票倉,但若居民感受到「高雄人承擔風險,其他縣市享受電力」的不公平,對中央的信任也會動搖,能源議題一旦被政治化,骨牌效應下,綠營在中南部的鐵票恐出現鬆動。

▲興達電廠爆炸動搖基層情緒,綠營的中南部鐵票恐出現鬆動。圖為民進黨支持者。(資料照,張曜麟攝)
陳其邁止血大林蒲 興達電廠爆炸卻變突如其來災難 此外,興達爆炸更讓人重新審視台電的治理與國家能源政策,多元能源轉型喊了多年,但燃煤電廠仍持續延役,新燃氣機組也接連出狀況,政府推動「由煤轉氣」試圖減少碳排,但天然氣本身也有高度風險,這次爆炸正是最直接的例子。興達電廠附近居民的恐懼與怒火,已經超越單純的工安問題,而是對政府承諾的質疑,當中央不斷宣示能源轉型的決心,卻無法保障地方居民的安全時,政治後果往往比技術失誤更為嚴重。 陳其邁在大林蒲遷村事件中及時止損,興達電廠爆炸卻帶來突如其來的災難,而它揭示的,是一個更大的政治與社會矛盾,居民不爽、台電失職、地方政府憤怒、中央能源政策顧此失彼……,這些剪不斷、理還亂的問題,正慢慢撕裂原本民進黨在南台灣穩固的政治版圖。陳其邁甚至賴清德政府,還能很有自信地拍胸脯保證,南部一定是綠營鐵票,仍是那個派個西瓜都能選上的綠營天國?若無法在最短時間內提出具體改善措施,恐怕退卻的不僅是高雄海線選情,民進黨能否保住南台灣半壁江山,都將面臨嚴厲的挑戰。
閱讀完整內容本文摘錄自
每天都在「等爆炸」 興達電廠大火讓居民情緒炸鍋!
新新聞
2025/9月 第2011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