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平權之路紛擾二十餘年 鎖定三大高風險路段改善
  蘇花公路常斷路,也成為政治人物的提款機,更成為執政者的硬傷。賴清德的均衡台灣計畫不斷針對花東交通補強,是否能因此終結政治口水戰,值得觀察。  文/丘采薇  今年五月,東部連日豪雨不斷,來往花蓮的鐵公路系統一度全斷,不僅蘇花公路全線多處因落石坍方,台鐵和仁至崇德間也因土石流淹過軌道而停駛,東部脆弱的交通再度引發熱議,但這個現象卻是宜花東居民一遇天災就交通不便的日常。  多年來,東部民眾要求一條安全回家的路,已成為老生常談,無論藍綠政府執政,問題都無法徹底解決。  從前總統陳水扁時代宣布「蘇花高速公路」(蘇花高)卻突然喊停,再到前總統馬英九時代因蘇花公路遊覽車事故而進行三段「蘇花公路改善計畫」(蘇花改),建設花東一直是執政者的軟肋。 

▲蘇花安計畫包括過去蘇花改沒有涵蓋的3個危險路段,沿線經過7個原鄉部落,部落諮商是過程中的最大考驗。圖為公路局到地方說明蘇花安路線。取自花蓮縣政府網站
  雖然蘇花改已於二○二○年全線通車,但蘇花公路仍有多處路段老舊破損,且特殊地形讓用路人險象環生,直到今年八月行政院核定通過「台九線蘇花公路安全提升計畫」(蘇花安),宜花東居民期盼的安全新路線終於迎來曙光,總統賴清德主打的「均衡台灣」政策因此拼上重要拼圖。  再加上去年十一月,國道五號高速公路銜接蘇花改的綜合規畫方案已由行政院正式核定,未來走國道五號不僅可從南港接到蘇澳,還可以直接銜接新建的蘇花安路線前往花蓮,代表蘇花公路將正式進入高速公路系統,打通東部交通的任督二脈。  從蘇花高到蘇花改,再到蘇花安,這三項計畫整整牽動了東部交通二十多年,行政院長卓榮泰核定國道五號銜接蘇花改一案時,說了一句「今天不做,明天連後悔的機會都沒有」,其實這句話也道出歷屆政府對蘇花交通建設的挑戰,執政者的一念之間都會牽動後代子孫的生活與發展。 
 回顧蘇花高原本在二○○○年通過環評,陳水扁也宣布○三年底動工,不過當時的行政院後來以花蓮縣地方民意還沒達成共識為由,宣布緩建,但中央和地方都不願意背負「扼殺蘇花高」的歷史責任,最後互踢皮球,也演變成政治問題。  當年負責蘇花高工程的前國工局局長鄭文隆回憶,當時工程都已經發包,實在非常可惜,計畫喊停之後,他還負責去賠償包商,當時包商在花蓮的工寮都已經搭好了,準備開始挖了,沒想到突然停止。 
  優勢:陳金德盯進度 在地人有信心  就從蘇花高停建開始,往後的二十幾年,政治人物對花東居民喊出的支票都是「一條安全回家的路」,但不同政黨對建設的想法略有不同,地方的政治氣氛也直接影響建設進度,猶如蘇花安計畫在一九年經行政院通過,但去年才取得沿線部落同意,並通過環評,今年才由行政院核定,預計明年動工,三二年才能通車。其中,蘇花安路線行經七個原鄉部落,宜蘭有三個、花蓮有四個,但宜蘭端比花蓮端提早完成部落諮商,花蓮縣政府的協調積極度也引發討論。  對於地方政治氛圍是否會影響公共工程進度?宜蘭立委陳俊宇認為,的確有關係,但他認為宜蘭算是滿團結的地方,對於重大建設,藍綠都可以坐下來談。他也透露,蘇花安的期程已經算是有提早,因為公共工程委員會主委陳金德是宜蘭人、又當過代理縣長,對這些案子瞭若指掌,會特別注意工程進度,案子有人追蹤,就差很多。  陳俊宇表示,蘇花安是一條東部人期盼已久的安全回家路,從二四年四月三日地震到多個颱風季節接連重創東部,可以看出蘇花公路災損主要集中在蘇花改未涵蓋的路段,造成蘇澳到花蓮之間長時間中斷。相較之下,蘇花改全線在災害中保持暢通,證明以隧道與橋梁避開危險路段的規畫是正確方向,也更加凸顯蘇花安計畫的重要性。  蘇花安計畫將改善東澳至南澳、和平至和中、和仁至崇德等三大高風險路段,採用長隧道與橋梁設計,避開地質與環境敏感區,降低極端氣候與地震造成的預警性封路機率。  陳金德表示,蘇花安完工後,將會是「均衡台灣」概念中,最具代表性的工程。如果曾經走蘇花公路從東澳到南澳,就會知道台灣東部與西部是兩個世界。至今東澳到南澳只有單向隧道可通行,行車必須排隊通過,近年單車環島的人多了,騎單車的人就緊鄰卡車通過,相當危險。  至於蘇花安完工後,會帶來什麼效益?陳俊宇認為,未來國五銜接蘇花改、蘇花安都完工之後,再加上高鐵延伸宜蘭站,宜蘭縣的人口可望增加。陳定南擔任縣長時代,宜蘭縣人口有四十六萬人,但二二年時一度僅剩四十四萬人,人口老化很嚴重。陳俊宇指出,宜蘭比起雙北更宜居,未來交通、醫療、產業都進到宜蘭,更多民眾會考慮到宜蘭居住,雙北也能減壓。 

▲去年7月凱米颱風自宜蘭南澳登陸,造成蘇花公路斷路,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中)到當地視察。行政院提供
  花蓮端方面,其實民眾對蘇花安也有期待。位於花蓮崇德村的得吉利部落,二三年七月就投票同意蘇花安計畫,雖然在地部落仍須面對土地徵收問題,但站在安全、公共運輸及經濟效益的立場,最後還是同意了。  蘇花安核定後,更大的考驗是動工,未來勢必又面臨中央與地方的溝通合作。花蓮縣議員張美慧表示,中央既已核定蘇花安經費及通車期程,現在最重要的是土地取得及拆遷補償或地方說明會等,凡需要縣政府配合及協助的地方,花蓮縣府應該積極促成及處理,她身為地方民意代表,會全力監督縣府。 
閱讀完整內容本文摘錄自
蘇花安動起來 還給東部安全回家的路
《財訊》
2025/10月 第749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