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玩家:弘光尚青戰隊享受電競 終於懂孫開戰不能中離
在《英雄聯盟》的戰場上,一群六、七十歲的大哥大姊組成的「弘光尚青」全心投入。從單場三十殺的高手到祖孫同玩的阿嬤,他們證明電競不只是年輕人的遊戲,更是連結世代的橋梁。 撰文‧林宣佑
▲攝影·劉咸昌
電競成跨世代橋梁
長輩也單場超過30殺 隊友孫子是粉絲 一旁賽評和主播熟練地念出一連串遊戲ID,像是「不老李爺」、「饅頭Q豆」,但令人想不到的是,這些ID的背後,其實是一群頭髮花白的大哥大姊,他們屏氣凝神盯著螢幕,有人眼鏡擱在頭頂,這天在現場年紀最大的玩家七十六歲,是敵隊的。 此時,ID為「鈞玲天下」的李福鈞手臂肌肉緊繃、表情嚴肅,瞬間完成單局「首殺」,獲得來自主播台和觀眾席的喝采。四年前全台首屆英雄聯盟不老電競大賽中,李福鈞便以單場超過三十殺的好表現驚豔全網,今年六十五歲的他,在線上的身手依舊矯健,成為賽前大家期待最高的選手。 李福鈞曾因上傳玩《英雄聯盟》影片裡妻子在一旁念佛經形成了強烈反差,因此在社群網路上爆紅,論壇網友讚歎他雖然年過花甲,還能靈活操縱角色,與年輕人在場上廝殺也毫不遜色。他得意笑說:「太太嫌我打遊戲殺氣太重、太吵。」但他顯然樂在其中。和他同屬「弘光尚青」戰隊的隊友也說:「我孫子是他的粉絲!」 雖然有「鈞玲天下」的強大戰力,弘光尚青最終仍在本場對抗賽三戰制中敗下陣來,二比一輸給來自高雄的「中華樂齡」。 弘光尚青的成員原本各自來自中部地區,年齡落在六十五歲至七十歲間,二一年參加大賽後,大家決定一起組隊,找上弘光科大國際電競產業中心執行長黃建基擔任領隊。平常隊員會自主約定北、中、南部的不老戰隊一起練習,每周兩次上線對戰,黃建基偶爾也會安排系上學生擔任教練,手把手教導這群年紀幾乎可以當他們阿公阿嬤的隊員,熟悉一些電競規則和技能。遊戲維持基本社交需求
鍛鍊高齡玩家反應力 結交知心「老」友 擔任隊長的「樂凹白凹木」鄧正堂認真分析,這次會輸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敵隊出現陌生的強大對手,是團體練習時間從未現身過的玩家;二是隊伍缺乏團體戰的策略,隊員很少有實體聚在一起接受訓練的機會。雖然他們在第二局快速調整策略並獲得戰果,第三局仍不敵對方更成熟的團體戰術。 雖然賽後認真研究戰術,但就像鄧正堂的ID名稱所表現的態度,這群大哥大姊參與電競的初衷,並非單純為了獲勝的成就感,更多的是要享受比賽、快樂投入其中,順便學習新事物、動動腦、鍛鍊反應能力。 特地從台北到台中幫弘光尚青加油的姜怡淑說,她過去完全不會使用電腦,也不想碰,卻因為《英雄聯盟》愛上電腦,現在只要看到她上線,年輕玩家都知道「阿嬤來了」,會主動向她問早、道晚安。 《英雄聯盟》不僅講求邏輯、策略,還考驗玩家的手眼協調度和專注力,尤其高齡玩家不愛炫技,更講求戰略。黃建基認為,電競活動幫助高齡者維持頭腦清晰,以及滿足他們對社交的基本需求,尤其在疫情期間,讓這群髮色花白的玩家還是能在線上正常聚會。 鄧正堂靠著《英雄聯盟》消磨退休後、疫情時的大把時間,北漂生活的兩個兒子得以透過遊戲上線狀態確認他的活動情況,有空時,還會拉著同儕陪他練習、研究技能。鄧正堂有大型比賽時,兒子們也會守著實況轉播,父子間因此多了共同話題。 此外,鄧正堂更在弘光尚青交到知心「老」友,他形容六十七歲的他和七十歲「不老李爺」李育財相見恨晚,常常有心有靈犀的時刻,他們兩人都對遊戲戰略的部署相當有興趣,像是團隊裡的智囊,討論起來格外起勁。 前些日子李育財因為罹癌,進行手術後必須休養數月,因此無法參與團練,只能一旁觀戰,但他還是盡己所能提供戰略構想,在一旁支持著隊友。對抗賽的最後一場,在隊友的鼓勵下,成為他的「復出賽」,「不老李爺」戰勝病魔重出江湖,揮舞武器、熱血征戰。
▲賴麗娟線上化身女戰士,奪下對抗賽第二場勝利,與隊友大力歡呼慶祝。攝影·劉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