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天生死線倒數計時 台灣出口面臨關稅浩劫

4月2日,美國總統川普對全球投下「對等關稅」震撼彈,在WTO(世界貿易組織)跨入30週年的當口,美國恐扼殺親手催生的全球化與自由貿易體系!

台灣被點名課徵32%高額對等關稅,做為高度依賴出口的經濟體,在這場風暴中首當其衝。從農業、傳產到科技,各產業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各機構下修台灣2025年GDP成長率,不僅不保三,最差恐歸零。

川普關稅大刀一出,《遠見》即動員記者團隊追蹤報導,並勾勒出台灣關稅受災地圖,探訪對美出口比重高的六大產業聚落,與面臨下一波關稅威脅的科技業者,試圖找出台商遷移產線與市場的逃生劇本。

面對此困境,政府提出總額高達新台幣930億元的援助方案,並研擬應對策略,包括推動產業升級、開拓多元市場等。然而,對美「零關稅」若是成為談判關稅的籌碼,誰得利?誰遭殃?

究竟川普祭出高額關稅的底層邏輯是什麼?將如何重塑全球政經與貿易版圖?從貿易戰引爆金融戰,「海湖莊園協議」為何是焦點?川普關稅豁免的關鍵90天倒數計時中,《遠見》為你深度整理台灣求生全攻略。


企畫、撰文/林讓均、廖君雅責任編輯/曾美鳳 責任美編/杜軍儀


▲4月2日川普公布對等關稅政策,稅額之高令全球譁然。台灣被課徵32%高關稅。

「加徵關稅等同戰爭行為!」94歲的「股神」巴菲特曾如此警告世人。過去一個月,全世界籠罩在川普關稅陰霾中,確實集體進入「準戰爭」狀態,歷經一個個宛如末日的恐慌現場。

美國時間4月2日,美國總統川普宣稱的「解放日」。他在白宮花園記者會拿著如同價目表的碩大字卡,宣布對全球開徵「對等關稅」,那一刻起,全球航運開始上演迷航記,尤其是承攬全球八成貿易量的海運。

美國周邊海域擠滿進退不得的「流浪貨櫃船」,只因原本的美國進口買家、各出口國的賣家都不願意支付高昂關稅;有些則決定棄單停損,委由海運公司處理,甚至任由一櫃櫃貨物往海裡倒。

光是對等關稅一項就被課徵達125%的中國,更因為進、出口雙方緊急喊卡,上海港、深圳港等國際大港的碼頭上都出現「貨櫃墳場」,停泊著大量無法出發與裝運的商品。美國港口也被數萬輛進口車塞爆,遲遲等不到認領。

關稅大刀砍向各國,全球股匯債大逃殺

4月9日,對等關稅生效不到24小時,川普又以一則社群貼文宣告,除了中國之外,對等關稅暫緩90天。關稅政策髮夾彎,全球物流又從急停到急衝,甚至有業者湧現急單,不惜成本動用昂貴空運搶載貨品,希望趕在90天期限截止之前進入美國。

身處川普關稅海嘯第一排、主力產品是套筒板手收納箱的鈺晟精密工具總經理謝志堅對《遠見》表示,由於其美國市場營收占比超過五成,客戶包括沃爾瑪等大零售商,和美國客戶關係無法中斷,恐怕關稅必須吸收一半以上,咬牙犧牲自家獲利。他已無法想像90天後會怎樣,只能搶豁免期緊急生產供貨,至少此時關稅只有10%。

但整體而言,並未發生航運商期待的「搶艙、爆艙與加價」豁免行情,因為關稅前景不明,全球業者只能縮手觀望。

訂單不下、貨物不出,美國貨架被搶空了!美國婦女蓋洛威(Brandy Galloway)就對媒體表示,近日多次到超市搶購咖啡、番茄醬、油、鹽等日用品,她表示如果還有錢,願意囤貨三倍的量,「因為以後會愈來愈貴!」

這樣的預期心理帶動全美各地囤貨潮。沃爾瑪、塔吉特和家得寶等美國三大零售商的執行長傳出已私下警告川普,如果關稅再實施下去,不僅物價會飆高,而且有錢也買不到商品。

於此同時,全美各地爆發數波大規模遊行,數百萬人上街頭要川普「把髒手拿開」(handsoff),抗議他如希特勒、法西斯主義者一般的獨裁專權作風。4月23日,包含紐約州在內的美國12個州政府聯合狀告川普政府侵害國會憲法職責,違法引用《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案》(IEEPA)來課徵關稅,。

再把視角轉向投資市場。一個月以來,全球股市如坐雲霄飛車,追著川普發言劇烈波動,動輒締造「史詩級」漲跌紀錄,而美債、美元則全面崩跌。尤其美債被大力拋售,10年期公債殖利率在4月創下一週內漲近兩成、飆至4.5%的紀錄,30年期公債殖利率幾乎觸及5%,單週漲幅創10年新高。波動之大已動搖美國公債做為「無風險資產」的地位。

一團混亂之中,投資銀行與經濟學界紛紛下修經濟展望。4月23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展望報告下調2025全球成長率從3.3%至2.8%,美國甚至被大降0.9個百分點、至1.8%,而亞洲的東協國家更是重災區。摩根大通以「血色將至」為題警示全球衰退機率高達六成,其總裁戴蒙(Jamie Dimon)直言,若川普強行改變全球貿易結構,即便不衰退,經濟也將停滯。

川普想透過關稅談判,一次解決「雙赤字」

4月30日,川普的美國總統第二任期甫滿百日,他的關稅政策就如大海嘯襲向各國,破壞運作近一世紀的自由貿易架構與國際政經體系,全球的苦日子要來了!但,把世界搞得天翻地覆的川普,究竟如何盤算?想要什麼?

「川普想透過高關稅逼各國談判,一次解決貿易逆差、國債高築的『雙赤字』問題,但下手太重引發激烈副作用,只好緊急喊卡90天!」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暨東海大學經濟系兼任教授邱達生觀察美國經濟20年,美國哪一年的經常帳赤字愈大,往往那一年的經濟成長率愈好,因為表示消費力夠,可進口很多消費財。但川普等人看來卻覺得美國貿易是「引鴆止渴」。

另一方面,美國近年債台高築,每一位總統任內的國債成長率都是雙位數,必須靠發新債來還舊債,「這等於是在財政上債留子孫。」

邱達生分析,川普想要一次解決貿易逆差、國債攀升這兩個赤字問題,聽信他延攬的貿易顧問、貿易懷疑論一派的經濟學家納瓦羅(Peter Navarro),採取關稅做為抑制美國進口、製造業回流的手段。但問題是,川普在解放日一宣布高昂關稅,各國政府、投資市場,甚至美國民眾都被嚇壞了,「川普想大力整頓美國經濟體質,但問題是手術成功了,也要病人活著才有意義啊!」

其實「病人」本身也不樂意被動大刀治療了。根據路透社/益普索(Reuters/Ipsos)民調顯示,川普重返白宮近百日的支持度創下新低,整體僅43%,經濟部分甚至只有37%。

中經院院長連賢明解讀,川普之所以急踩煞車,是意識到若持續走高關稅險棋,將導致三大壓力:一、通膨高漲,連原本支持川普的民眾都受害,會失去民心;二、金融市場動盪恐導致經濟衰退;三、政治效應會提早發酵,可能衝擊共和黨的明年期中選舉選情。


貿易戰衍生金融戰,百年無息美債成焦點

觀察川普一開始強硬,而後多次喊停或急轉彎的關稅政策,連賢明解讀川普宣稱的高關稅,只是為了營造談判籌碼的虛張聲勢,難以為繼。

「川普是一個數度破產又爬起的人,他的心理素質不比常人,個性好大喜功又戲劇性,很愛營造『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勝利氛圍!」連賢明評估,接下來熱衷談判、寫過《交易的藝術》一書的川普,一定親自與主要國家會談。

只是擺在談判桌上的菜單是什麼?各國可交換哪些川普看得上眼的籌碼?白宮經濟委員會主任米蘭(Stephen Miran)在4月7日公布答案:第一,接受美國關稅,也不要展開報復性關稅;第二,打開市場,向美國購買更多產品;第三,各國提高國防支出,加碼美國軍購;第四,到美國投資、設工廠;第五,直接捐款給美國財政部。

米蘭一番話說得霸氣,尤其第五點要錢要得直白,舉世譁然。

究竟美國有多缺錢?相比於一年1.2兆美元的貿易赤字,美國政府的債務問題更棘手。目前美債水位已逾36兆美元,利息支出占美國政府整體收入的23%。去年利率高點時,每日平均支出利息就高達30億美元,較2020年時高出一倍。最緊迫的是,美國今年必須為到期國債再融資9.2兆美元,其中約6.5兆美元將於6月到期,需要發新債(利息較高)還舊債,這將加重財政負擔。況且川普即將推出新減稅政策,若不縮減債務規模,財政將更吃緊。

過去幾年,美國聯準會暴力式升息,讓美國政府需要支付的公債利率突然急劇上升,但債券本身的價格卻在下降。這也是川普無視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任期,不斷步步進逼他降息,甚至一度威脅要炒他魷魚的主因。

美債問題迫在眉睫,也讓「百年無息美債」話題躍上檯面,劇本來自於米蘭所起草,發表於去年11月,被稱為「海湖莊園協議」的一篇論文〈重建全球貿易體系指南〉。

在該論文中,米蘭借鑒1985年的廣場協議,主張促使主要貿易伙伴貨幣升值,提振美國出口。還設計一套金融機制,要求外國政府將所持美債轉為100年期、無息、不可交易的「世紀債券」。這份協議內容在各國政府間流傳:「真的要買百年無息美債,才能換來低關稅嗎?」

「美國若有此舉,相當於倒債,非常的危險!」近日央行總裁楊金龍在立院被問及,也頻頻示警。對此,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指出,川普並未公開提及此協議,應該不是談判劇本之一,但若美國真的企圖延長或修改舊債償還條件,將違反「無風險資產」原則。因為美債原本是全球資產定價的核心,若違約疑慮升高,將從根本上改寫金融資本模型與教科書,也將動搖美國信用與全球金融體系根基。

事實上,川普關稅政策不斷出爾反爾,已將貿易戰擴大為金融戰。近日美國公債殖利率急速飆升,主要原因就在於各國對美國信用動搖,大舉拋售美債,尤其是美國境外兩大美債持有國:日本、中國。根據日本財政部數據,4月的前兩週,日本私人機構總計拋售超過200億美元的美債,規模創20年新高。據估算,日本持有美債規模達1.126兆美元,大幅領先中國持有的7843億美元。



WTO及美國世紀正崩解,中國能崛起?

與2018年貿易戰不同,這一次川普直接「重設規則」,形容這是「公平貿易的革命」,但在多數政治評論與經濟學家眼中,這更像是摧毀多邊秩序的宣言。由美國一手創建、制定自由貿易規則的WTO,今年跨入30週年,但在川普關稅大刀面前卻形同癱瘓。

「WTO為首的自由貿易體系,以及美國世紀都正在崩解!」台大政治系教授蘇宏達解讀,上世紀初期至今的美國世紀有五大支柱,分別是美國霸權、美歐同盟、大國接受、國際合作與全球規範。長期以來,美國都被視「相對善意的強權」,因為它協防全球航道、空域,並在各地駐軍,出人出錢卻未展現侵占領土的企圖心。然而,川普回鍋白宮之後,卻屢屢展現領土野心,要巴拿馬運河、要格陵蘭,甚至垂涎加拿大… 閱讀完整內容
遠見雜誌2025/5月 第467期

本文摘錄自‎

90天生死線倒數計時 台灣出口面臨關稅浩劫

遠見雜誌

2025/5月 第46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