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覺得自己樣貌不好看:明明兄弟姊妹都有那樣特徵,為什麼就我是這個長相?是因為遺傳嗎?有人覺得自己念書理解差一點、運動反應慢半拍、簡單的手工藝卻老做不來……,是缺乏鍛鍊嗎?好像也不是。這些,才是體質。不需要扭轉,不需要「矯正」,不需要向誰看齊。
從整體生物觀點談起
古羅馬時代哲學家,盧克萊修(Titus Lucretius Carus),在他的《物性論》(De Rerum Natura)書中說了:「吾之美食,汝之鴆毒。」(原文:”Ut quod ali cibus est aliis fuat acre venenum.”),我認為這話只能算是說對了一半。
這句話說穿了,就是我所謂的「以偏治偏」(請參考《物性飲食.非吃不可與少吃為妙的全食物養生法》*上,四一頁)概念而已。如果正用、善用以偏治偏的效果,並將這套辦法整理成有邏輯、有系統、可推演的知識,即成為醫治、藥劑的學問,足以用於療疾,也就是我所謂的「醫理」、「藥理」。如同我們在「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黃帝內經》以及《神農本草經》裡頭讀見,古時候的通達先者告訴我們的智慧之語一般,章法嚴明,進退有據。但若誤用、惡用,便立馬成了我所謂的「以偏害偏」,使得身體的偏性擴大,病症加重,不止傷身,更能害命。美食與鴆毒之比,或許譬喻稍偏簡略,但對於偏性的輕重,我們仍然可透過相對客觀的邏輯與標準,對周身常見、常用的食材及藥材,做出定位並分析。畢竟,人體運行重要功能的結構與秩序,不分古今中外,人人一致。
我們曾說到,要多吃主食、喝起太極米漿粥,以及「三不沾」等飲食宜忌,諸如此類「非吃不可」與「少吃為妙」的建議,可說是沒有任何例外。但是,在共通的人體功能與結構下,所有個體彼此間仍然保留有一定程度的差異,也就是所謂「體質」偏性上的不同。在此前提下,有的人偶爾吃幾口也覺得無礙的食物,或是偏好的口味,對有的人來說,一碰,就容易出問題。他們的差別是「因此吃出問題的極限略有不同」,而非「有的人吃了不出問題」。因此,我們可以站在更高的角度來觀照這件事:有一些飲食的內容與方法,的確能適用於所有人體,不分體質,甚至不分在病時或平時,這就是我在《太極米漿粥:來自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靠白米就能重拾健康的本源療法》*中主張強調的內容,凌駕「以偏治偏」,免去「以偏害偏」,一種「以中和偏」的「終極之道」:養胃氣,護陽氣。這樣的內容,適用於我們所有人來照顧彼此每一個擁有不同體質的個體,甚至對人體、禽獸、植物,都能有益,所以才堪稱「養生」。
而在我們清楚認知每個人有其個體差異的前提下,對於天生萬物,在各物種間皆存在的個體差異裡,我們可以找到了解體質的辦法,有利於幫助我們在天地四時五運六氣的輪轉移變之間,以精準的微調,藉由「致中和」,維持身體的功能與結構(請參考《太極米漿粥》九六頁)在連續動態平衡的狀態中。這部分的內容,就是我們在這本書中,要與各位朋友來介紹與探討的部分。
每個人就像一把琴,在看似相差無幾的外觀與響聲中,每一把琴仍然有自己不同的音色、韻味,這就是體質。每一把琴都需要在使用之中不斷的進行調校,而隨著使用的慣性不同,在共通的保養手續外,每一把琴的身上也逐漸開始有不同的調校重點需求,這就是養生之於人體的必要,養生客製化操作的必要。共通的保養手續並非無視於體質,也不是消滅個體特徵,而是透過保養,有秩序的照顧好所有細節,方能更正確而優美的展現個性之長。每一把琴都是上天打造的天生好琴,都能在持續的演奏中,越發展現每一把琴獨屬於自己的特色與風格,有如透過正確的使用與保養,肉身也能陪伴我們走過百年。人體與琴一樣,若缺乏正確的使用與保養,不但容易招致損壞,就算在損壞之前,彈奏音色走樣、失準,不說優美,連正確演奏樂曲,都有困難,這就是所謂的亞健康狀態。損壞後的修理像療疾,但那畢竟屬於非常,若在善加使用與保養下,發生修理需求的機會實在不多。所以我們可知:養生對人人而言,絕對優於療疾、重於療疾。
以整個層次來說,首先:平時養生,最重以中和偏,維持致中和,一如我在《太極米漿粥》提到的諸多主張,高度概括了在自然界中,「人」這樣的物種所共通依賴的功能運作主軸,與最核心的養生療疾大法。這是關照全人類、全體質、全年齡、全時態,無差別、無禁忌的終極之道。最不容易體悟,但是最容易於家常之中操作。一碗清水煮大米,僅用人人家中廚房灶頭皆有的爐、鍋、米、水,馬上做,正確做,持續做,就能達成全方位、零死角的養生效果,無與倫比,比防彈更防彈,比超級更超級,故我名之「太極」。下一步:我們以「食必天然」為根本,嘗試建立起一套「怎麼透過身體感去認識物性的類比指南」。綜觀諸多家常飲食所用的材料,因萬物皆有其個體偏性,故我謂之「物性」。物性的歸納有其一定的邏輯,可推廣、可演繹,合於普遍存在的自然現象、原理,運用的是陰陽五行的哲學觀點。我們經由觀察而認知:飲食對於我們身體的特定功能與結構,普遍產生特定的偏性影響;食材在進行配伍後,能夠產生更廣效、更強效的影響作用。探討諸如:「人」與「物」、「物」與「物」的調和之道,藉觀其「形」、察其「行」而知其「性」的理論系統,在我的著作《物性飲食》中進行闡明。
在認識了何謂「中」,並接著認識了物性之「偏」後,我們仍然本著陰陽五行以及「山、醫、命、相、卜」合稱「五術」其「以人為本」的精神,再進一步分析:每個人怎麼認識自己先天的偏性,找出適合自己的飲食起居重點,合於天地運行的「正」的常模,避免走上過度的偏性,維繫於連續動態變化的平衡範圍。本書裡,我們將談到:每個人體天生所帶的「偏」,亦即「體質」的相關課題,以及怎麼進一步更細緻的微調,達成「致中和」的目標。在承認每個人的天生體質偏性前提下,以適切的工具與技法,進行重點打磨,既保有個人特質,又能合於協調、中和的自然之道。
終極之道,物性之偏,體質之偏,依重要價值由高而下的秩序舖陳,架構出操作、講究「養生」的知識體系,有如兵法秘笈般的教戰法則,供我們在天地的六氣之辯中,日日於家常之間操演,保身長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