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可以指揮自己的自主神經系統

在這本書中,我們將會探討一個融合呼吸練習、冷訓練和強化意志的方法,這個方法以文恩.霍夫為名,因為把這三種成分結合在一起的人就是他。另外一個比較現實的理由是,他曾在許多電視節目中,展現自己在寒冷中,可以做到什麼,因而聲名遠播。

這個方法,以霍夫多年來在自然環境中的訓練為基礎。有很長一段時間,他藉由持續讓身體曝露在更極端的挑戰中,來測試身體的極限。在這過程中,他發現能夠以當時科學認為不可能的方式,來控制自己的身體功能。

比方說,每個人都可以舉起自己的右手,用食指抓自己的鼻子,卻沒有人能對抗注射入手臂中的細菌;但霍夫可以做到,他可以影響、控制自己的自主神經系統。

正常的人沒辦法控制這些功能,因為在自主神經系統中,所有事情都是自動發生,但霍夫卻可以,因此一直視為是醫學界的奇蹟。但是他本人相信,理論上每個人都可以做得到。

二○一四年時,有證據證明他是正確的。拉德堡德大學醫學中心以二十四項測驗指標,顯示出練習過霍夫這套方法的人,全都可以控制他們的自主神經系統。

將會改變世界的發現

我們很難預料,這個發現會產生什麼長遠影響。如果人們可以影響自己的自主神經系統,這對那些受自體免疫疾病(Autoimmune disease)1折磨的人,有什麼意義?如果你有辦法控制自主神經系統,那麼你可以讓身體知道,自體免疫疾病是有害的嗎?而過重的人可以告訴他們的身體,把那些過度堆積的脂肪當作能量嗎?

如果我們真的可以控制自己的身體,將會開啟無數的可能性。目前為止,我們只提到嚴重的疾病,但是根據霍夫的說法,這也可以治療派對狂歡後,隔天產生的宿醉。即使你現在非常健康,它仍能讓你產生更多精力。

既然霍夫已經從科學上證實,他可以控制自己的神經系統,那麼他現在最想要做的,就是盡可能的推廣這個方法。曾經有位女士在上他的課時,詢問霍夫她將會學到什麼,霍夫回答:「我無法教妳任何東西,妳只是來這裡學習不要做某些事情而已。」

霍夫的意思是,善加利用我們身體既有的生理能力,但前提是,必須先找到重新發掘生理潛能的鑰匙。要達到這個目標,你只須專注於兩件事:呼吸練習與冷訓練。而要確實做好這兩件事,則需要堅定的承諾。因此,這三項要素:呼吸練習、冷訓練和意志,即構成我們所說的文恩.霍夫法或冰人呼吸法(Wim Hof Method,簡稱WHM)2。

我們將會在三個不同的章節中,詳述這三個要素,當然也會給你一些練習,讓你可以在家練習,你等等就可以立即開始,就在今天。

同時,我們也會給你這些練習的背景資訊,讓你判斷它們有無功效,以及如何影響生理機能。霍夫將會分享許多個人經驗來激勵你,並且提前說明,使用他的方法時會發生的事情,讓你有更進一步的認知。不過,他是個極端主義者,你並不需要像他一樣,到冰島的浮冰之間游泳十五分鐘,洗冷水浴就足夠了。

因此,我們會分享一些故事,介紹已經在使用冰人呼吸法的人,比如馬利安.派伯(Marianne Peper),她曾服用十二種不同的藥物治療風溼病,之前還因為過於疼痛,而無法自己穿衣服;現在她已經不再服用任何藥物,非常健康。

我們希望這類故事能夠激勵你,開始進行這些練習,只要結合呼吸練習和冷訓練,就能創造出驚人的效果。我們知道你可能很懷疑,不會將這些故事當真。但是,如果你懷疑,就表示你也很好奇而且受到吸引。

霍夫周圍也有一些批評者,但這些人不是懷疑,而是極盡所能的嘲諷他、說他是江湖術士。當懷疑變成一味的嘲諷時,就更難看出其功效與可能了。所以,請帶著適當的懷疑閱讀本書,但是別太過冷嘲熱諷。

在我們學習冷訓練之前,首先來仔細認識一下霍夫這個人,以及為什麼他能做到比其他人還多的事?

關於冰人文恩.霍夫……


由於WHM就是以霍夫為名,所以在你開始練習WHM前,我們想要告訴你一些關於他的事情,好讓你了解為什麼他決定探索「寒冷」、探索過程為何會越來越極端等,這些都相當重要。

對於內在靈性的欲望

一九五九年,霍夫誕生於荷蘭南部的一個小鎮,叫做錫塔德(Sittard),他有七個兄弟和兩個姊妹。他是在醫院的走廊出生,因為母親生出他的雙胞胎哥哥安德烈(André)之後,沒有人注意到裡頭還有第二個孩子。等到醫護人員離開後,他母親才又感覺到子宮緊縮。

他的母親是位天主教徒,她祈禱第二個孩子也能順利出生,還希望他如果健康的話,長大可以成為一名傳教士。霍夫的母親經常講述這段故事,而霍夫也相信,自己的出生環境和母親的堅強意志,對他的幼年時期有極大的影響。

霍夫從很小的時候,就對冷特別著迷。七歲那年的冬天,一個鄰居發現他半夜躺在雪地裡。原來是他深受雪景吸引,就爬下床、偷溜到戶外,結果在雪地裡睡著了。如果鄰居沒有發現他,他可能已經凍死了。

霍夫小的時候也很愛看書,九歲時就已經在閱讀關於異國宗教、瑜伽和冥想的書籍。他的哥哥花了數個月,在中東與遠東地區自助旅行,帶回許多奇異又迷人的故事,這也挑起了霍夫的興趣。因為在四十年前,土耳其、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這些地區,仍籠罩著神祕的面紗。

而旅行也改變了他的哥哥,不只是內在,連外表也有所不同,頭髮和衣著使他哥哥在街上格外顯眼。霍夫很尊敬哥哥,也深受這些遠方的國度與奇異的宗教吸引,他還注意到哥哥不同於以往,全身散發的精力和喜悅,使他更加好奇。

那時起,他就從當地圖書館借了印度教與佛教書籍,來學習冥想。在錫塔德的天主教堂時,他會專注於自己的呼吸,而不是聽臺上的布道。十歲時,霍夫就以默西亞.埃里亞德(Mircea Eliade)的《瑜伽:不朽與自由》(Yoga: Immortality and Freedom)一書自學瑜伽。不過,他後來是心不甘、情不願的去上學,雖然他確實有強烈的學習欲望,但不是透過知識層面,而是親自體驗各種事物。

十七歲那年,霍夫決定離開學校,到印度去旅行。他想要找到一位導師,能真正體悟、認識生命中重要的事情,他想要尋找更深層的靈性發展。

從恆河裡游出興趣

他先搭飛機到巴基斯坦的喀拉蚩(Karachi),接著搭火車到新德里(New Delhi)。為了尋找瑜伽大師,他睡在巨大的貝拉寺廟(Birla Mandir)裡,認識了一位茶房老闆和地毯大亨的叛逆兒子,他們說服霍夫一起到恆河畔的朝聖地──瑞詩凱詩(Rishikesh)和巴德里納特(Badrinath)。

這三位有意思的人:一個強壯、大鬍子、經營茶館的錫克教徒(Sikh);一個地毯業的異類──明明想要什麼都能得到,卻受夠那個世界的腐敗;再加上霍夫,就一起結伴出發了。不過,他們覺得霍夫不太正常,因為霍夫每天都到恆河游泳好幾次,甚至會游到對岸去,而且恆河的水流十分強勁,所以這並非容易事。此外,霍夫能做到複雜的瑜伽動作,也令他們刮目相看,儘管他這輩子都沒上過一堂瑜伽課。

霍夫在印度發現,他自學的瑜伽技巧已經十分困難,他早已可以一隻腳站立、另一隻腳舉到脖子後面,這是很多人練習多年才能駕馭的姿勢。之後,他的旅伴繼續留在阿什拉姆(Ashram,靜修所)裡,但是霍夫覺得那裡不是歸屬,他不喜歡那種「黏膩」、「舒適」的氣氛,也不喜歡那些修習過各式技巧的瑜伽術士,從其中牟利的方式。當他發現再也無法從那些人身上學到什麼時,便繼續徒步旅行。

冷水:一場探索

恆河到了某一段,會從高聳山脈間傾洩而下,並形成瀑布,霍夫在那裡有過一次美妙的經驗。他感覺內在平靜,有股強大的力量正在體內醞釀,那種難以抗拒的衝動要他跳下危險的瀑布,然後他就做了。在艱困的游了一會兒後,霍夫站在雄偉的瀑布底下,思緒立即被冷水給切斷。那一瞬間,一股更加強大的力量和強勁的感覺籠罩了他,自那時開始,他就愛上了冰冷的水。

霍夫為了尋找所謂的「本體」,也就是神祕書籍背後的精神,到靈性的搖籃──印度旅行。而他在旅程中,發現冰冷對他身體的影響,以及更重要的是,對心智的影響。

經過這場探索後,他並沒有在印度停留太久,他喜愛那國家、氣候和人民,但是他想念荷蘭,便決定回家鄉。那時他還不知道自己的下一步,但是接觸冰水的體驗,讓他印象深刻,也知道自己必須採取一些行動了。

邂逅西班牙女孩

一九七九年,那時霍夫二十歲,住在阿姆斯特丹的一個非法住所,那是從他哥哥的朋友那裡得知的。在維林根(De Wielingen)有個老舊的孤兒院,霍夫就跟其他九十個擅自住進去的人,一同住在那裡。他過著苦行僧般的生活,吃很少東西、做很多瑜伽,他的生活方式跟其他人非常不同,那裡多是像嬉皮的學生,他們會使用迷幻藥LSD、抽大麻、吃太空蛋糕(Space Cake)1,達到調整過的意識狀態。

霍夫會在馮德爾公園(Vondelpark)裡,跟任何有興趣的人分享他所精通的瑜伽姿勢,也喜歡解釋這些姿勢背後的原理。一個晴朗的秋日,霍夫在公園的池塘裡游泳。因為全身溼透的關係,所以他坐在太陽底下晒乾,接著他感覺到一雙手在背後替他按摩。霍夫繼續維持著瑜伽坐姿,並沒有抬頭或回頭看。按摩結束後,他轉過身,看著幫他按摩的女子雙眼,她令他露出喜悅的微笑。


▲霍夫不斷打破一個又一個的紀錄,因此得到「冰人」這個稱號。

那名女子叫歐拉雅,是名西班牙人,或更精確的說,是巴斯克人(Basque)2。自那一刻起,他們就形影不離了一整年,深深沉浸在愛中,歐拉雅也搬進那個非法住所,和霍夫同居,但他們並沒有發生性關係,即使兩人同睡在一張單人睡鋪上,他們那種柏拉圖式的關係既溫暖又自然。霍夫將人生全都奉獻給瑜伽,而他的西班牙女友很尊重這一點。

一年之後,歐拉雅開始想家,所以回到家鄉。而霍夫想要更進一步的觀覽這個世界,於是和雙胞胎哥哥一起騎自行車去塞內加爾(Senegal)。

透過呼吸將恐懼化為能量

兩兄弟騎著市區的普通自行車,從錫塔德出發到塞內加爾。在這趟旅程中,霍夫發現陽光會影響他的情緒。雖然他們是在秋天出發,陽光還是持續照耀,因此不好的回憶和令人沮喪的想法便消失在旅程中。霍夫經常在想,如果梵谷生在法國南部,憂鬱症或許就不會那麼嚴重了。而霍夫再一次體驗到「正常」的自然現象,所帶來的重大影響。

騎自行車旅行的過程中,霍夫也感受到深刻的靈性體驗,他的身體和心智合而為一。原本那種身心分離的感覺似乎消失了,這對霍夫而言是種全新突破,他的身體現在不只是個工具,而是種載體。

他是在某天早上做完密集的瑜伽訓練之後,突然產生這種感覺。與此同時,這對兄弟在庇里牛斯山(Pyrenees),遇見了一位德國人沃夫岡(Wolfgang)。沃夫岡想跟霍夫學瑜伽,但因為沃夫岡下一站要前往阿爾及爾(Algiers),而不是塞內加爾,因此課程必須相當快速與密集。霍夫向他解釋瑜伽的效果,並教導許多技巧,後來證明,在他們的練習中達到的深度,對霍夫而言又是另一次重要的進展。

結束這次充滿啟發性的單車之旅後,霍夫又回到印度。這一次,他尋找的不是瑜伽術士,而是大自然的力量。他在極端的自然環境中,訓練自己的身體與心智,有時候他會在高海拔地區待上好幾天,在沒有食物的狀況下,忍受零下二度的氣溫。

他發現在極度寒冷中存活的新方式,就是控制呼吸;透過呼吸練習,他可以將恐懼和對寒冷的負面經驗,轉化為一種極為強大的能量形式。他以全新的方式看待身體,發現呼吸是極重要的工具,而這裡也是他學習呼吸練習的地方。

此時你心裡可能正納悶:「我想要看一本關於寒冷和科學知識的書,這些靈性、瑜伽、二元性3、修行到底是什麼東西?」別擔心,在接下來的章節中,這一切都會有詳細解釋,不過既然科學已經接納了霍夫的方法,知道他這些知識的起源相當重要。你不需要到印度去,用一些不可能做到的瑜伽姿勢,坐在寒冷的高山裡。

在我們繼續討論寒冷之前,先要講述霍夫的妻子──歐拉雅的悲傷故事… 閱讀完整內容
冰人呼吸法

本文摘錄自‎

冰人呼吸法

文恩.霍夫 (Wim Hof), 庫帝永 (Koen de Jong)

由 大是文化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