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低估的天性:地位比較,自我價值感低落的推手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很多時候都在與他人較量,並且致力尋求尊重、影響力和權力。換句話說,我們常常對自己和他人進行地位比較。此外,我們也經常透過表達感情、關懷和愛來與他人連結,從而找到融入感及安全感。我們偶爾會將地位比較與情感連結合用,例如,當我們想要改善某人的生活時,就會利用自身的位階來與那個人建立情感連結,像是教導或建議他人的時候,養兒育女亦是如此。地位比較和情感連結自始至終都與我們形影不離。

有時我們會意識到這些行為,有時則毫無察覺。無論如何,地位比較與情感連結在幾乎所有人際關係和問題中──包括自我低估──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當一個人低估自我時,給自己安排的位階會過於低下。我們通常會走往極端,認為自己一無是處或陷入強烈的羞愧感。此時的我們認同了自己平時視若無睹的自我。這個被低估的自我與現實脫節,因為慣性給予低評,所以判斷力並不精確。一旦深陷於自貶的桎梏中,不管是一秒還是一輩子,我們只能眼睜睜看著機會白白溜走,並深受其苦。

既然地位比較是自我低估的根源,最佳的解決方案便是在地位比較與情感連結之間取得正確的平衡。只要你愈發意識到自己是如何與他人進行地位比較和建立情感連結,並深入挖掘無意識和本能領域,找出自我低估的根本原因,你就可以輕輕鬆鬆避開這個窠臼。如果你這方面的能力還不夠,那麼培養這種意識對於處理被低估的自我就顯得更為重要。

研究人員在所有高等動物的行為中都觀察到地位比較和情感連結,但直到最近才發現,地位比較和情感連結是引導所有社會行為的兩個主要先天系統。「地位比較與情感連結」這個詞組囊括了所有落入「權力與愛」範疇的詞彙。地位比較是決定權力的關鍵,愛則是情感連結的部分行為。一九八三年,瑞安.艾斯勒[1](Riane Eisler)和大衛.洛耶[2](David Loye)首次將「地位比較和情感連結」用於政治心理學。一九九〇年代初期,地位比較和情感連結的相互關係在社會心理學再次被提及,但這個觀念後來鮮少受採用1。

然而,與權力和愛相關的主題一直是人類和動物行為研究的主要焦點,我自己也分別研究過,但不曾察覺兩者之間的關係。當我治療個案時,在他們身上看到幾乎相同的問題──因自卑而缺乏健康的親密關係,我這才恍然大悟權力和愛密不可分。我意識到雖然個案在各種人際關係中渴望獲得愛或情感連結,卻總是把注意力放在權力或地位比較上。

人在生活中免不了與他人進行地位比較,地位比較甚至變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我們喜歡運動競賽和良性競爭,也願意為工作、升遷甚至是未來的伴侶而競爭。但若放任地位比較全面影響我們對社會的觀點,我們就有可能在各方面都覺得自己很差勁。人生在世,失敗在所難免,而失敗會左右著我們對自我價值的觀感,並引發短暫性的抑鬱。因此,如果我們將生活視為一連串的競爭和比較,只會遭受更多挫折而非獲得成功。如果我們習慣在與他人進行地位比較時自視高人一等,一旦碰上那些不可避免的失敗,只會感覺更糟。

當然,沒有人願意抹殺自己的良好表現或優越地位,但我們在和他人比較時渴望獲勝的心態,容易讓我們對比較行為的其他方面視而不見。人遭受失敗或打擊時,除了感到沮喪之外,還有其他的負面「自覺情緒」,例如羞愧──這些都是非常不愉快的感覺。面臨這種情況時,朋友和家人的支持本來很管用,但是你的地位比較心態愈不恰當,就愈難擁有這些強烈的情感連結。

許多人確實過度比較,有部分原因是為社會環境所迫,但最主要還是因為昔日的重大失敗不斷累積,最終變成創傷,使得我們傾向於保持警惕,以防止將來遭受更多失敗和屈辱。因此,即使沒有必要,我們也會與他人進行地位比較。如果沒有充分理解地位比較和情感連結,從而找到應變的方法,我們就無法治癒這些創傷。不管是什麼原因,大多數人在生活中需要的是更多的情感連結及越少的地位比較,如果不能看清兩者,便無法創造正確的平衡。

敵友清單

本書提供了一些練習和自我測試,可以幫助你理解地位比較、情感連結和被低估的自我對如何影響你的生活。為了澈底理解,請開始寫日記,記錄你的看法供日後參考。第一個練習是列出兩份清單──清單①寫相處起來通常會讓你感覺良好的人,清單②則寫讓你感覺不好的人。同一個人可能同時出現在這兩份清單上,這是正常的。在每個名字之間騰出空間,以便你回頭註記。

你會發現幾乎所有相處起來舒適的人,都與你有著情感連結──從熱情友好的問候或偶爾的電話交談,到雙向認證的愛。而幾乎所有讓你感到不適的,都是你覺得會與你比較的人,無論是隱約覺得被針對,還是你死我活的明面競爭。建立關係讓我們對自己和對他人產生良好的感覺,但當某段關係存在著大量地位比較,往往會讓我們對自己的價值產生更多的焦慮,也會讓我們更不快樂。你的清單足以說明有多少不愉快都源於地位比較。

連結和比較的交織

地位比較是指我們在社會群體或位階制度中所處的位置。權力與地位比較密切相關,因為權力來自高位階。一種較為溫和的詮釋方式是將權力視為對他人的影響力,而影響力有多種面貌,其中包括受到他人尊重。

以情感連結來平衡地位比較是人的天性。我們受他人吸引,喜歡和他們在一起,想了解他們並盡可能給予協助。愛就是一種深厚的情感連結。

我們成天都在竭盡所能平衡情感連結(付出和接受友好或關心)和地位比較,努力透過我們的影響力、能力、商業頭腦、名望、財富或朋友和盟友來贏得他人尊重。也有一些人透過外貌、財產或會員資格來尋求更高的地位。我們常常覺得自己或他人不夠平衡,似乎存在太多地位比較。有時,我們會不斷想到自己的地位,或是別人期待我們會有自知之明。但有時,我們可能根本不會想到。甚至在某些場合,我們寧可相信地位比較不存在。但只要是置身兩人或多人的群體中,往往免不了地位比較,哪怕只是在檯面下較勁。要取得正確的平衡而不被環境拖累,須有意識地去努力。

大多數人會下意識透過維持平等的感覺,藉以消除地位比較潛在的不愉快。例如,在運動競賽中,我們努力保持良好的風度並遵守公平規則。在商場上,我們尊重合約並以誠待人。

在友誼方面,地位比較也是一個須處理的課題。我們知道哪位朋友更富有、哪位朋友的工作更體面,但我們是分享而不是比較,大家一起分攤帳單而不是計較誰吃了多少東西。當一個人讚美另一個人,對方便會試著回敬。親密的朋友們可能會隨著時間淡忘彼此之間的虧欠,並且優先幫助需求更急迫的人。這就是情感連結的本質。

情感連結和地位比較在各種層面交織。地位比較有時可以用來達成情感連結。父母、教師、主管和政治人物擁有較高的地位及權力,而在理想的情況下,他們將權力用於情感連結、愛和利他主義(altruism)。我們不介意地位更高的人命令我們遵守特定規則,或把我們叫進會議室談談,因為我們知道他們是在努力提供協助。但倘若這些人運用權力時沒有考慮到他人的需要,就是權力濫用。當我們用地位比較來加強讚美的力道時,這其實也是一種運用地位比較達成情感連結的情況,譬如我們會說:「你無疑是這群人當中最聰明的。」

情感連結(Linking)

情感連結:人與生俱來的傾向,會受他人吸引並產生情感,對他們感興趣,並希望在能力範圍之內幫助他們。

愛:一種更純粹的情感連結形態,強大的吸引力讓你產生接近並密切了解對方的欲望,會盡可能滿足對方的需要,並樂見對方為滿足你的需要而努力。好比將他人變成自己的一部分。

利他主義:對素昧平生的人付出無私的愛,有時擴及全人類,並對他人的需要感同身受。

反之亦然,情感連結也可以用於地位比較,例如多人短暫結盟,以達到群體的共同目標,但這類的情感連結並不長遠。情感連結可能藏在地位比較背後,從屬關係之間產生難以忽視的吸引力──教授和學生、雇主和員工,甚至是獄卒和囚犯。而地位比較同樣會藏在情感連結中,好比一個人「為了某人好」而控制對方的生活。

地位比較有個常見且令人不安的特色──當你嘗試與他人建立情感連結時,它會悄悄潛入並喚醒被低估的自我。例如,你與一位朋友共進午餐並得知她升職的好消息。你想為她高興,也許你確實如此,但同時也不禁認為自己不如她,並且可悲地意識到你已經五年沒有升職了。從某種意義上說,與你共進午餐的不再是這位朋友,而是那個被低估的自我。

地位比較(Ranking)

地位比較:人與⽣俱來的傾向,會在社會等級制度中定義並提⾼自⼰的地位、尋求個體獨立性和獨特性,並努⼒爭取公平對待。

權力:你對他人的影響⼒,由你的社會地位所決定。可透過心靈或⾁體對他人施加權⼒,⽅式嚴厲或溫和、明顯或隱約。

用於情感連結的權力:運用自己的地位和權力來滿足別人的需要,推己及人或捨己為人。

權力濫用:運⽤權⼒完全是為了一⼰私慾。

用於地位比較的情感連結:形成友善合作的聯盟,純粹是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並為自己或所有盟友獲取更多權力。

追求整體自我價值感

我在前面提到,過多的地位比較會直接導致自我低估,只要澈底明白個中道理,就能幫助你避開這條彎路。人類演化成群居動物以確保生存和福祉。群體將知識代代相傳,所以個體無須重新發明石斧或電腦。群體保護所有成員,確保每個人都能得到生存所需,並且抑制自私的行為。為在群體中鞏固良好的地位、過上更好的生活,部分人類祖先演化出自發反應。時至今日,這些自發反應仍舊深深刻印在我們的骨子裡,會時不時出現,但其存在已不再像從前那般必要。我們可以學會控制這些自發反應,而第一步就是去了解其作用。

如果你像祖先一樣生活在單一群體中,就會在明確的社會階層裡擁有特定的地位。你的地位愈高,對群體決策的影響就愈大。如果有人挑戰你或想要超越你的地位,就會發生衝突事件。其中一方將贏得這次衝突,另一方則被逼退。為了避免危險的失誤,你必須即刻甚至下意識去掂掂自己到有底有幾斤幾兩重,全面評估自己的整體實力、社會支持、信心、技能、智力和其他特質2。此外,如果你近期或時常有被擊敗的經歷,也會在面臨衝突時傾向先自我低估。畢竟,人生最常遇到的便是舊事重演,你覺得最好保存精力,不要投入戰鬥。因此,你的整體自我價值感(overall self-worth)往往偏低。

然而,現代人生活在許多群體中──家庭、朋友圈、同事、隊友等等。在每一個群體中,我們根據不同特質在不同時刻進行地位比較,很少須考慮我們是否在某種整體意義上比他人優秀。在這些群體中,追求整體自我價值感的先天傾向已成為一種障礙,因為它總是存在著某種程度的認知偏差。

被低估的自我(The Undervalued Self)

整體自我價值感:無論是否具備特定競爭所需的具體能力,你都認為自己勝券在握。

失敗反應:⾯對失敗時的反應,傾向於感到沮喪和羞愧。為了避免失敗,你會更輕易接受低地位,而不是繼續競爭。

被低估的自我:從失敗反應的傾向中發展出來的一部分自我。你遭遇過的失敗愈多,這個部分的自我就愈活躍。即使現實中不存在地位比較,你仍會不自覺與人一較高下,並將自己的地位排得很低,認為自己不配與他人競爭。

對失敗的本能反應

除了過度認真看待失敗以及自我低估之外,我們還有另一種先天傾向叫作失敗反應(defeat response)3。你可以在動物身上觀察到這種反應──牠們失敗時會躲開,看起來很沮喪和羞愧。牠們似乎感到絕望,對生活失去興趣,表現出抑鬱的所有生理指標。突然失去熱情意味著牠們不會繼續關心自己的地位高低,不會感到自信,也不會允許進一步的戰鬥危及自己。

你對失敗有同樣的本能反應,會感到羞愧和沮喪。人失敗時往往會沮喪,缺乏活力、熱情和信心,也傾向於感到羞愧,認定核心自我不好。當你遭遇慘重的失敗,可能會連續多日感到沮喪和羞愧。如果你覺得自己被人拒絕,羞愧和沮喪就會以膽怯的方式表現出來。也就是說,你害怕遭到更多的社會批判和失敗。

如果你的失敗很慘重或頻繁,或者發生在敏感的年輕歲月,你大多時候會感到無能為力、一文不值、羞愧、羞怯和缺乏熱情。你會覺得一切都是你的錯,並且長期自我低估。這種感覺是重度抑鬱的本質,通常來自地位比較時出現的「自覺」情緒… 閱讀完整內容
不和別人比較的自信心理學:卸下重重心防,用愛化解比較心態

本文摘錄自‎

不和別人比較的自信心理學:卸下重重心防,用愛化解比較心態

伊蓮.N.艾倫

由 方言文化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