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規劃是有錢人才需要做的嗎?

1.1 除非定下明確的目標,否則時機不會為你而來


人們似乎習慣等待,例如:

★ 等美國總統選完,我再進場投資好了。

(結果還沒選完已經漲成那樣。)

★ 等工作比較不忙再來整理財務好了。

(結果無論何時,工作都很忙,孩子出生後,更是沒時間整理財務。)

★ 等疫情過去,我要好好的找份我熱愛的工作。

(但是找喜歡的工作跟疫情無關吧!)

在2020年12月,我做了10件財務規劃的收費個案,每個來到我面前的人,都是不想要再維持現在這種找不到突破點的無力感,因為不確定感令人無所適從,而且每個人的擔憂跟焦慮都不一樣。

有的人已經要退休了,但不知道手邊的錢夠不夠退休生活,而手頭的投資有點混亂,想要做整理。

有的人收入很穩定,但就是存不到錢,還有一些負債,想重新理債再出發。

有的人在接下來的二到三年,需要做比較大筆的財務決策:像是買車、買房、投資自己的事業,生小孩等,不知道現金流量會不會不足,或者該怎麼安排目標完成的先後順序會最安全有效。

有的人想減少工作的時間,因為家中有親人生病需要照顧,但也想準備未來親人會用到的醫藥費,不知道是否能從全職轉為兼職。

還有人從去年猶豫到今年,才終於下定決心要好好的整理自己的財務。

這些人都有個共同特點:就是想要打理好自己的財務,這個足夠的「想要」動力,讓他們展開行動。

大多數人在設定目標的時候,都會用下面這種方式,例如:

在今年,我要找個男朋友、找到我的MR.RIGHT終結單身、我要健身、要早起、要努力工作、升職加薪。

但真正具體的目標應該要這樣設定,將具體行動一併寫進去,例如:

「在二年內,我要約見100位男性。」把行動方針寫出來,才有可能往目標前進。畢竟靈魂伴侶是不太可能自己從天下掉下來的。

同理可證,如果你今年在財務上的目標是:能買房、買車、存退休金、子女教育費、付清房貸、財務自由……

那具體目標的第一步應該是:

在這一年內,找財務建築師顏菁羚,協助自己找到適合的財務管理模式,同時,算出全生涯財務模型,找到自己的財務地圖,建立財務GPS導航系統,如此一來,未來每一步要往哪裡去,該如何前進,都將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POINT
財務規劃不是購買金融商品,而是指引,是你的人生財富地圖,也是想富足的人,該往哪裡走的GPS。
1.2 財務系統的重要性:持續生存,並拿回生命主導權


我想邀請你回想一下自己的人生。我們之所以懂得一些技能,用來工作和生活,都是因為我們從小就進入了教育體系,裡面包含國語、英語、數學、音樂等科目,而後我們從筆畫、字母、數字、音符學起,循序漸進,這才有了今天的我們。

這隱藏了一個基本道理:如果不曾系統學習過一件事,很難全盤了解,不易掌握,而且會做不好。

同理可證,我們為了整理好金錢,其實是需要一套系統化方法的。

觀察周遭的朋友及學員,我發現一般人可以分為兩種,一種人具有理財的系統概念,另一種人沒有理財的系統概念。所謂的系統是:將同類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或關係,有條理的、有秩序的組成整體。

有系統的人,會一直打造自己的系統,透過系統去解決問題,如果解決不了,就去升級自己的系統。

而另一種沒有系統的人,每件事都是從頭開始,習慣見招拆招,單點式的解決「全新問題」,但解決之後就不再理會,如此一來將無法累積經驗,因為對他們而言,每次遇到的問題都是「全新的」。

有系統的人,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都會有比較穩定的邏輯,碰到問題,也可以用自己的基本邏輯應對,所以有穩定的勝率解決問題。

而沒有系統的人,因為沒有穩定的邏輯,所以是否能解決問題,主要靠的是運氣跟褔報。

有系統的人,會藉助系統回顧過去,呈現現在,並且「預見未來」,來發展自己對未來的應對之道,而財務規劃很大一部分就是在做這個。

沒有系統的人,無法回顧過去,也不知道自己現在處於什麼樣的狀態,更不能系統化的「預見未來」,所以日子過得迷迷糊糊。


從以上論述來看,「系統」能幫我們理性決策,提高行動效率,不會因為今天心情不好就罷工。而財務建築師正是提供這樣的財務規劃系統,在迷航時可以攤開藍圖重新定錨,這就是系統的重要之處。

何時我會需要系統性的財務規劃?

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有的人最近可能被迫轉換工作,未來的收入將不穩定,面臨很大的變化。這時候,一般人的想法會是:等到一切都穩定下來,再來好好做財務規劃或安排,這樣好像比較有依據。

也有些人會跟我說,有錢人才需要財務規劃。這個觀念就像覺得健康的人才需要看醫生是一樣的道理,觀念完全錯誤,現在已經是科學理財的時代,如果可以事先預見自己的財務模型,發現未來有錢不夠用的問題,那麼現在就可以提前因應,而不是坐以待斃。特別在你的金流越不穩定時,越需要「完整的財務規劃」來衡量自己目前的財務能力,例如:

★ 我想換工作,如果不能騎驢找馬,多久內必須找到工作?

★ 我剛創業,但是遇到疫情衝擊,靠手上這些現金可以能支撐多久?

★ 我需要買車或買房,現在家裡的現金流能夠支撐嗎?

在收入不穩定的情況下,這些事情更需要事先評估,千萬不能等到「事情發生了」再來討論。

有人會跟我說:「我不用財務規劃,因為我現在的支出和收入都動不了,收入就那樣,支出也無法減少,而且也都剛好,這樣算是收支平衡了吧?」乍聽似乎很有道理,但是在我的經驗裡,這些他們口中無法減少的開銷,如果能讓他們看到自己未來現金流量的變化時,大多數人,都可以瞬間針對某些支出項目,大幅刪減,因為看見全貌,知道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除了評估轉換工作所需要的時間,手邊的財務資源能支撐到哪裡,還有如果轉換工作之後,收入至少應該要有多少,才能讓自己或家裡的財務計劃不被影響。像這樣擁有明確的目標,在工作的時候也會更有動力。

再者,如果轉換工作後,收入不如預期,對家裡或個人的財務會造成什麼影響,如果可以事先全盤「預見」,把未知變成已知,從現在開始做一些調整跟準備,並盤點資源,那你還會焦慮嗎?

最近,我也針對新的退休跟稅務的內容在做進修跟學習,以前覺得談退休離我好遙遠,但現在感覺越來越近了,越早弄清楚自己的財務,直面它,找出對策,面對未來就不會不安了。

每個人都有理想的生活跟財務目標,有的人想買房,有的人想換房、換車、旅遊等,其實在每個人的人生目標背後,都有真正的價值觀存在,例如:「想要升職加薪」的背後,其實是想要「做著有價值的工作,得到很多人的認可和尊敬」。

目標為結婚生子,代表著想要「付出很多愛,也得到很多愛,體驗到愛的珍貴與溫暖」。

努力的考到榜首,其實代表想「精通專業,並且成為這個領域中的箇中高手」。

而你想要換大房子,要的並不是房子本身,而是想要一個體會愛與溫暖的介質;而豪華車子也是個介質,真正想要的是家人一同出遊,擁有在車上快樂的時光與回憶。

有足夠的錢,讓自己跟喜歡的人在一起,做喜歡的事,在喜歡的地方生活,這是每個關於錢的目標背後的真正目的。

但在你還沒擁有心目中足夠的錢時,你還是可以好好的把握你和親朋好友,孩子,家人,老公相處的每分每秒,因為體驗這些愛與溫暖,才是最珍貴的。

成為一個內心豐盛富足的人,了解自己,讓你的人生走在正確的藍圖上,能夠不用花太多時間,輕鬆不費力的就把投資理財和財務管理做好。這樣,多出來的時間就能去做其他人生中也很重要的事,這才是你要的對嗎?

關心你愛的人及愛你的人,將時間用在他們身上,對我來說是非常值得,畢竟「關係」在我們生命中,才是一輩子都需要修練的課題。

POINT
做好財務管理和投資理財後,生命才會有餘裕和餘力去做那些我們喜歡做的事情、去關心我們心愛之人,也才能不枉此生,活出最燦爛的自己… 閱讀完整內容
越痛快花錢,越能把錢留下來:不想降低欲望,還想實現未來?

本文摘錄自‎

越痛快花錢,越能把錢留下來:不想降低欲望,還想實現未來?

顏菁羚(Lidia)

由 布克文化 提供